
彼得·蒂爾的世界觀
時間:24-08-29 來源:李翔
彼得·蒂爾的世界觀
1.
喬·羅根(Joe Rogan)8月份采訪彼得·蒂爾的播客一開頭,羅根就問蒂爾,如果你要從美國搬走,你會搬到哪兒去?
蒂爾回答,很難,因為“美國有很多問題,但大多數其他地方的情況可能更糟…每次我告訴別人我在考慮離開這個國家時,他們都會說,每個地方的情況都更糟。這種說法不知不覺中分散了我們對美國問題的注意力,我們無法深入討論美國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因為總有人說其他地方更糟?!?/span>
這個回答真是親切。因為我在中國也經常聽到類似的討論和回答,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國有很多問題,但是其他地方可能更糟。
接下來就是兩個人關于各種陰謀論的扯閑篇,從杰弗里·愛潑斯坦聊到肯尼迪被刺殺的各種可能,再到特朗普在演講中被槍手打破耳朵。
其中一個很開腦洞的陰謀論是關于比爾·蓋茨的。蒂爾說:“比爾和梅琳達在1994年結婚,他們沒有簽署婚前協議,婚姻出了問題。也許梅琳達在離婚時可以得到一半的財產,但他不希望她得到這些錢。于是,他制定了一個替代計劃——將婚姻資產轉移給一個非營利組織。這樣一來,梅琳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對這段婚姻提出異議……我認為梅琳達最終得到的財產不到她應得的一半,可能只有十分之一。這令人驚訝,比爾竟然能將分割的財產降到如此低的水平?!?/span>
簡單總結下,比爾·蓋茨為了不想離婚時分給梅琳達蓋茨一半的財產,所以把財產轉移到了蓋茨基金會。
三個小時的播客里,蒂爾沒有討論自己的投資項目,也沒有跟商業相關的討論,似乎美國和中國一樣,當下有太多比創業、投資更重要的事情要關心。
2.
在彼得·蒂爾的非官方傳記《逆勢者》里,作者說,蒂爾對如今主導硅谷的根本觀念要負很大責任,他對這個觀念形成的影響力,要大于那些看似更顯赫的科技界人士,比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谷歌兩位創始人佩奇和布林,以及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
蒂爾參與塑造的這個觀念是:“應該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技術進步,而不要有哪怕一點點對于可能對社會造成潛在傷害或導致其付出代價的顧慮?!?/span>
然后,正是在這個觀念的影響下,科技行業成長為一股“貪婪且貌似不道德的力量”。
蒂爾的第一桶金來自于PayPal。曾經在PayPal工作過的科技業人士被稱為PayPal黑幫,成員除了蒂爾還包括今天的世界首富馬斯克、領英創始人里德·霍夫曼、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等。
作者說:“Paypal的黑幫哲學成為整整一代科技公司的創立原則”。這個原則中最重要的就包括扎克伯格推崇的“快速行動,打破局面”,“與其請求許可不如請求原諒”。后來批評者們認為,包括Uber、Facebook在內的公司任意破壞規則、只為尋求增長,就是因為相信這套理念。
早期PayPal即是如此。
早期PayPal通過發送垃圾郵件和補貼用戶來獲得用戶增長,這個策略后來被稱為“增長黑客”;早期的PayPal直接向賭博和色情行業推銷,這些行業也更有動力去使用一項可以繞過銀行的新的支付和轉賬系統。在線賭博這一項收入能占到當時PayPal利潤的30%左右,因為PayPal向賭博用戶收取每筆4%左右的交易費用,向一般賣家只收取2%的費用,此外,Paypal還要另收一筆費用,以彌補潛在欺詐行為造成的退款。
在PayPal上市之前,作為CEO的蒂爾還要求董事會給他更多的激勵,讓他的股權從3%增加到了5.6%。
所有這些舉動后來在很多科技公司都上演過。
當然,質疑蒂爾的人還會再加上一條:蒂爾一直是PayPal董事會和創始成員里主張把公司賣掉的人。日后他指導的年輕創始人扎克伯格會更堅定地拒絕大公司發來的收購要約,堅持要把公司做到更大。(事實證明獨立的PayPal有更大價值,后來eBay把PayPal又單獨拆分了出來,如今PayPal市值約為750億美元,是eBay的兩倍還多。)
蒂爾和馬斯克在移動支付時期一直是競爭關系,當時兩個人關系并不好。兩家公司合并之后,蒂爾的支持者發動公司政變把馬斯克從公司CEO位置上趕走,讓蒂爾接任。當時兩個人對彼此的看法是:蒂爾認為馬斯克做事莽撞,好吹牛;馬斯克認為蒂爾就是喜歡賺錢,只是把技術當作賺錢的工具。
3.
退出PayPal之后,作者說,蒂爾在構建三個項目,“一個賺錢的項目,目標是增加財富,有時要求他接受華爾街大亨的品味和舉止;一個科技項目,讓他成為硅谷的權力掮客;一個政治項目,他需要用他的金錢和技術信譽來確立自己思想領袖的地位,并在華盛頓積蓄影響力?!?/span>
三個項目呈現出三個不同的彼得·蒂爾,”對華爾街,他是睿智的逆勢對沖基金經理;對于硅谷,他是一個只關心賦予年輕創業者權力的風險承擔者;對于華盛頓,他是能把我們從恐怖主義中拯救出來的技術天才?!?/span>
這些面對不同人群的不同形象,是蒂爾付出努力刻意打造出來的。
面對華爾街的是對沖基金克萊瑞姆,它“集初創公司、智庫和對沖基金于一身。”員工們會討論一些宏大的問題,比如,如果你要從零開始設計一個國家,它會是什么樣子。
必須承認蒂爾還是挺NB的。在2008年年中的時候,蒂爾預測市場會暴雷,還警告說對沖基金用來進行交易的券商可能會崩潰,公司將不得不轉向持有現金。當時蒂爾創辦的另一家大數據公司帕蘭提爾,管理層專門從銀行取了10萬美元備著,以防美國經濟全面崩潰,用現金給員工們買必要的食品等物資。
然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了。
但是蒂爾接下來的操作卻踏空了。雷曼破產后,蒂爾開始大舉買入股票,買了10億美元銀行股和8億美元的谷歌與雅虎。他賭的是政府出手救市,股市反彈。結果到2008年底時,因為股市持續下跌,克萊瑞姆把上半年做空賺到的錢全賠光了。
還沒等后面股市反彈,蒂爾開始拋售,結果又錯過了復蘇。然后就發生了克萊瑞姆的投資者包括養老金和主權基金在內開始撤資,讓蒂爾的基金規模從原本的60億美元縮小到20億。
不過,克萊瑞莫的表現仍然要好于大盤和大多數對沖基金。
面對硅谷的是蒂爾的創始人基金。雖然蒂爾在2004年時拒絕投資特斯拉,也拒絕投資YouTube,但是他投了臉書10%的股權,這足以證明蒂爾仍有過人的判斷力。
面向華盛頓的項目,應該是指大數據公司帕蘭提爾(Palantir)。帕蘭提爾的客戶包括美國軍方。帕蘭蒂爾這個名字來源于《魔戒》中的魔石,通過魔石,你可以看到遠方發生的事,也可以看到未來。這個大數據公司后來被用于美國政府的反恐行動。
當然,后來蒂爾做了更成功的投資,也就是在2016年的大選里押注特朗普。蒂爾對特朗普的實際影響力有多大?不好說。
按照作者的描述,蒂爾向特朗普推薦的150個行政職位候選人里,只有十幾個人得到了任命。但是,“蒂爾對特朗普任期最重要的貢獻不是提出了十幾個任命人選,而是讓美國最受尊敬、最有權勢的商人加入特朗普的圈子,盡管他們私底下都瞧不起他?!?/span>
4.
蒂爾已經通過《從0到1》闡明了他關乎投資的思考,但更有趣的是蒂爾在商業和投資之外的想法,有些離經叛道,有些匪夷所思。下面是一些。
A.蒂爾對全球化和民主的態度。按照《逆勢者》的描述,911事件之后,蒂爾已經不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自由主義者,他越來越懷疑民主、移民和全球化。大數據公司帕蘭提爾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監控資本主義。
蒂爾在自己的文章《論一名自由意志主義者的養成》里說:“我不再相信自由和民主是相容的?!彼麑ΜF有的政府形式表示悲觀,認為可能有三種希望領域:第一是互聯網,尤其是臉書;第二是外層空間,太空殖民;第三是海上家園——在公海上建立一個無政府領域。
B.蒂爾反對身份的多元化。蒂爾曾在一篇文章里把美國的衰落溯源到伍德斯多克音樂節,“這是嬉皮士接管美國之時,也是關乎進步的真正的文化戰爭失敗之時”。
C.蒂爾對言論自由的態度。馬斯克始終在以言論自由為X辯護,蒂爾則相反,《逆勢者》說,在媒體圈說要“彼得·蒂爾”某個媒體或某個記者,意思是要把他們搞破產。這里指的是蒂爾秘密資助摔跤手胡克·霍根起訴硅谷八卦媒體高客傳媒,讓后者在2016年破產。原因之一是高客傳媒報道了蒂爾的同性戀身份,侵犯了蒂爾的隱私。
擁有《華盛頓郵報》的貝佐斯也曾被報道出軌,但是貝佐斯的態度是提前主動發布聲明,然后離婚。貝佐斯說:“作為公眾人物,對于那些涉及自己而你又不喜歡的言論,最好的防御就是厚臉皮,你根本阻止不了它?!?/span>
D.蒂爾不喜歡現有的大學教育。他稱之為高等教育泡沫,認為比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次貸泡沫更糟糕,“次貸至少讓你擁有了房子,讀大學你可能照樣一無所有?!薄按髮W是一種以超高學費來強化階級差別的機制?!睘榇说贍柊l起了蒂爾獎學金項目,向20名20歲以下的年輕人提供10萬美元的獎學金,支持他們輟學創業。
E.蒂爾相信技術,他一直支持政府減少在各種社會保障項目上的支出,轉而把錢投向技術研發。蒂爾曾經在接受采訪時很開腦洞地評價《魔戒》說:甘道夫是個瘋子,他想發動戰爭,魔多是一個建立在理性和科學基礎上的技術文明。在魔多之外,一切都是神秘的,什么都不起作用。
F. 蒂爾在新西蘭買了塊地,以應對世界末日。蒂爾是個“有備者”。“有備者”指的是相信世界末日會在有生之年到來的人,因此會囤積黃金和武器以做準備。??怂沟膭撌既肆_杰·艾爾斯也是。在拍羅杰·艾爾斯的美劇里,專門講到艾爾斯會在地下室里放上足夠的水、食物和武器,以準備世界末日到來時逃生。這在普通人看來有點神經兮兮,但是在某一個圈層里很流行。
總之,他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創新者——《從0到1》的作者、Facebook的天使投資人和PayPal的聯合創始人,他有著自己很堅持的、容易引發爭議的意識形態主張,而且很高調地把這些主張通過一個一個項目的形式表現出來,以至于讓他自己的身份都變得模糊。
越來越好奇,未來的歷史會如何評價、描述像彼得·蒂爾這樣的人。
摘自-李翔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大跳水!拼多多暴跌近30%,發生了什么?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