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市場迎來第二投資時點
時間:24-11-28 來源:陳李lichen
香港市場迎來第二投資時點
港股市場近期疲軟,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下跌到9.26(當日政治局會議公布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之前位置。鑒于此,我們對港股市場變得樂觀,當前是年內第二個最佳投資時點。
其一,香港市場估值低于歷史平均,屬于全球估值最低的股票市場之一。
其二,人民幣匯率弱勢當前是戰術性,或許是應對未來關稅挑戰。如果關稅稅率上漲,人民幣可能再次升值。
投資者,包括政策制定者,都在擔心未來的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對中國加征60%,甚至更高稅率。為了應對潛在關稅挑戰,我們認為人民幣現在的貶值可能是戰術性的。為了未來貿易談判后的升值,人民幣提前戰術性貶值。
其三,9.26政治局會議刺激政策出臺,對于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一方面,部分經濟指標開始好轉。比如,一線城市房地產成交量大幅回升,深圳、上海地區的二手房成交套數創出今年以來新高;
社會零售總額也有明顯的增長,同比增速有一定回升。
另一方面,部分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體感上升。部分地方政府財政部分反饋,財力最近有明顯提升。不少電動車、快速消費品和新能源的企業的收入、利潤指標,也在改善。
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在12月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還會出臺更多刺激政策。盡管市場預期刺激規模有限,但投資者普遍認同刺激消費內需是有效的方向。
其四,我們觀察的資金流動,出現微妙的變化。一是,此前的獲利回吐資金基本已經結束了對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二是,最近有一些北美資金對香港市場越來越感興趣,只是還在等待國內12月的增量政策,再做決定;三是,當前香港市場的成交量,基本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市場行動基本以機構為主,與A股相比,買賣行為趨于合理化。
行業配置上,我們繼續偏好,受益于內需政策刺激的大消費,互聯網科技,以及低PB央國企。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風險,國內經濟政策刺激不及預期,發達市場依舊強勢。
摘自-陳李lichen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百億私募“火拼”,投向“隱蔽”投資戰線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