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的估值偏差能持續多久
時間:08-05-14 來源:世紀海翔
投資者的估值偏差能持續多久
目前市場上相當多的投資者都有“玫瑰色”憧憬,出現較大的估值偏差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了近五年的資本市場的盛宴終于進入了尾聲。去年11月初阿里巴巴在香港以超過100倍的超高市盈率定價,并且在上市第一天創出逾300倍市盈率的收盤價,現在看來無疑是過去幾年牛市的巔峰之作。在此之后,不管是歐美市場,還是新興市場,包括中國A股市場,都經歷了相當大程度的調整。
而這種調整,不僅反映在二級市場上的平均市盈率的顯著下降,而且也反映在一級市場上的新股發行上市步伐的大幅放緩。從2008年初以來,香港市場上的新股發行就接二連三地鎩羽而歸,與去年同期相比,順利完成上市交割的首次發行項目數目下降了80%-90%,而且有相當多的公司是在已經開始路演之后迫于市場反應不佳才被迫中止上市發行的,這種現象在以往相當少見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發行人和投資者的估值預期出現了比較大的偏差。目前,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心態已經從牛市向熊市偏轉,而對上市企業的估值預期也已經大幅下調。與此相反的是,目前市場上相當多的準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由于他們是在去年的牛市末期開始著手準備上市發行的,或多或少都還是對自己企業的估值帶有一些玫瑰色的憧憬。因此,他們的估值預期就顯著高于目前市場上投資者愿意接受的估值水平,這就造成了以上局面。
不過,在正常情況下擔任承銷商的投資銀行理應能夠提前預見這種估值偏差情況,并且通過與發行人的充分溝通來調整偏離市場的不合理估值預期。不過,由于過去幾年IPO市場的激烈競爭,恐怕有不少投行迫于客戶的壓力而只好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以并不合理的定價區間進行市場推廣,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這種估值偏差的情況還會持續多久呢?這主要視乎兩方面因素的發展變化,一方面是二級市場上平均估值水平的變化,另一方面是潛在上市公司對于資金需求的迫切性。從二級市場估值水平來看,雖然目前海外各主要股票市場乃至A股市場較二三月份的低點已經出現一定反彈,但這種反彈到底能夠持續多久,還是僅屬于熊市中的技術性反彈,恐怕大多數投資者心里并沒有底。無論從全球宏觀經濟情勢還是投資者信心來看,期望股市能夠馬上重新走牛、出現V形逆轉,恐怕都是不太現實的。
另外,現在籌備上市的公司,不論從公司質量,還是行業地位,可能都不如前幾年已經上市的同行業可比公司,因此,即便二級市場上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出現顯著反彈,投資者對于未經市場考驗的新上市公司,恐怕也會要求股值折扣。因此,在今后一兩年內,恐怕很難期望市場對新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能夠恢復到去年那種高水平。至于潛在上市公司的資金需求,由于中國的信貸體系尚未能夠對中小企業提供充足的信用渠道,而宏調又緊縮了銀根。因此,今后這一兩年有很多企業會面臨相當緊張的資金供應。由此,相信不少企業恐怕在今后幾個月就會開始接受市場估值水平的限制,愿意降低自身的估值預期以換取股權投資或者上市發行的融資機會。
在估值偏差有效降低之前,無論是股權投資還是資本市場融資活動,都會處于一個相對遲緩的瓶頸期。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抗震救災生死時速 民吾同胞共渡時艱 | 勿誤讀次貸危機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