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值難抑通脹
時間:08-05-15 來源:世紀海翔
升值難抑通脹
如何逆轉當前導致短期資本流入加速的人民幣升值預期,應是央行下一步政策考慮的出發點
最近一兩個月以來,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加速的態勢明顯,年化升值幅度已經從去年四季度的11%提高到15%。隨之而來的,是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強化和短期資本流入的加速,一年期無交割人民幣遠期匯率已經上升到了10%。
一段時間以來的流行觀點是:由于升值可以降低食品和能源的進口價格,因而升值加速有助于抑制通貨膨脹。但這一觀點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即因為中國已經是國際市場上最大的能源和大宗商品需求方之一,中國需求的變動必然引起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相應波動。人民幣升值雖然能降低進口商品的價格,但這是在給定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實現的。更何況,進口成本的下降本身也直接刺激了國內需求,上升的需求又將進一步推高國際市場價格,并影響全球商品需求和價格預期。因而,加快升值對于抑制輸入型通脹的作用,并不如大多數人所想的那么大。
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加速的同時,還難免帶來另一個麻煩——更多預期人民幣進一步加速升值的投機資本的流入,其大量增長對于國內流動性過剩的局面無異于火上澆油。
市場對于未來人民幣升值幅度預期的強化以及短期資本流入的加速,表現為一季度外匯儲備增長1539億美元,月均外匯儲備增長大到513億美元,遠高于2007年月均380億美元的增長速度,而短期資本流入占據了月度外匯儲備增長的一半左右。這還沒有計算自去年8月以來,對國有銀行和主要股份制商業銀行利用外匯上繳存款準備金凍結的外匯流動性。這種措施今年以來共進行三次,估計約凍結600億美元。
目前,國內市場流動性充裕,短期資本流入加速,單方面強調人民幣升值在降低輸入型通脹方面的效果,無異于抱薪救火。
我們以為,如何逆轉當前導致短期資本流入加速的人民幣升值預期,應是央行下一步政策考慮的出發點。預計如果未來幾個月出口增長明顯放緩,央行將放慢人民幣升值的速度。
我們認為,人民幣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很小。雖然這樣可避免預期強化引起的資本流入加快的問題,但由于目前市場上人民幣升值預期已經到了10%——15%,一次性升值要升多少才夠,是一個問題。有人說20%,但這樣的升值幅度在目前外需下降、出口回調的背景下,可能導致失業數字成百萬上千萬地增加,有悖于中國經濟就業和增長的根本目標,因而并不可取。
摘自財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勿誤讀次貸危機教訓 | 信中國、希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