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投機家利弗莫爾
時間:08-07-31 來源:世紀海翔
紀念投機家利弗莫爾
利弗莫爾是一個致命的吸引
7月27日是市場投機家利弗莫爾(Livermore)誕辰131周年。生前,善于做空的他被稱為“華爾街巨熊”。
我們對利弗莫爾的懷念并不是由于目前蕭條的中國股市所觸發起來的“看空情緒”,而是來自對這位英雄人物真正的“通感”,豐富人格的確證并不是靠一系列不敗神話所塑造的、市場智慧之巔并不能賦予給那些沒有經歷過大時代的股神——無論是被津津樂道的巴菲特、科斯托拉尼、彼得·林奇等老家伙還是現在的新銳“油神”Boone Pickens,而是顯現在經歷過1929年-1933年股災的老骨頭身上(巴菲特、科斯托拉尼在這個時候還是資寡博小的淺薄后生),實際上也正是當時這些資金豐裕、不惑之年的老骨頭們構造了投資——投機最迷人的策略和規則:格雷厄姆引領了價值分析;江恩構建了時間因素分析術以及倉位動態控制;利弗莫爾則發掘人的非理性一面,將貪婪、害怕、無知和希望糅合進獨特的技術分析中(尤其體現在阻力線和支撐線的轉換和運用上),從而使投機學煥發出一種真正而富有人性味道的神采和理智。
坦率地說,仔細閱讀和考究之后,我們認為利弗莫爾的傳奇最具沖擊力。格雷厄姆在股神弟子巴菲特的極力推薦下閃爍著容易誤解的光芒(價值投資在中國滑稽地成為機械式地永久持有股票,并幻想不斷享受價值高潮),而復雜的“江恩輪中輪”幾近于古老的占星術(圓圈上套著不同的時間流),印度式的數字巫術被夸耀成一種神奇的操作法則。一種可信的質疑是,江恩賺大錢不是來自他機靈的投資,而是高昂費用的股票技術授課班。只有偉大的利弗莫爾,他的低智力起點、少年背叛農夫命運的艱辛、聽股票小道消息蝕本的慘痛、不懈總結正確行為模式的辛勤、在市場直覺和操作紀律之間的心理沖突、戰勝市場后的窮奢極欲和妄自尊大、多次破產后的信譽重建、天性風流與善變舞女(Dorothy)婚姻的累心糾葛之間的對立、從自卑到自傲已經重歸幻滅的抑郁引發的拔槍自戮……這一切使我們覺得,利弗莫爾活出了真正的“人味”,而不是面具般的股神人生;利弗莫爾擁有真正的投機大智慧,而不是表象式的金融煉金術。雖然他個人是以悲劇為終點,但卻提供了一種持久的真誠智性。理性投機以及追逐趨勢,而不是所謂穿越時間玫瑰的長期投資,更適合中國的土壤。巴菲特會屈死在中國道路,而利弗莫爾則普適性地扎根下來。
利弗莫爾最著名的語言是“割掉虧損、讓利潤奔跑”(贏錢加倉輸錢斬倉)以及“通過價量的變化來尋找關鍵買點”,這套語言的支撐系統及支援意識都是來自心理學層面。他在早期對賭交易的時候(Bucket Shop),就發現強者恒強的哲學。在他抽象出百試不爽的交易鐵律前,他就敏銳地觀察到時間、資金管理和情緒之間的復雜離合:市場投資者總是在相互傳染樂觀情緒中形成交易快感、如果多頭不遭遇到強大的對手盤(空頭),那么它就不能繳得籌碼,從而推高股價也就沒有意義(量在價先原則)、最大利潤段往往出現在股票得到合理估值之后……
令人吃驚的是,他似乎又經常觸犯自己的原則,遁入一種神秘的直覺論。他的違背只有一次成功,1906年他大量做空股票(太平洋聯合),該股隨后一直上漲,按照“割掉虧損、讓利潤奔跑”,他應該住手,但是他說有一種聲音在召喚他繼續做空。在他幾乎破產出局的時候,大地震出現,利潤出現并開始奔跑,他大賺25萬美元。也許正是這次奇異的成功擾亂了他的精神因素,在以后的歲月里,每一次對原則的輕佻,都帶來慘重的虧損。
這也許同他農民出身有關,他痛恨自己的低起點,這痛恨不能消融而成為內心永久的自卑陰影。他惡毒嘲笑大眾錯覺和集體癲狂,但是自己又忍不住陷入其中。他精確猜測1907年股災的走勢狂賺1億,并迫使華爾街最權勢和最殘忍的摩根家族哀求其停止做空,使之虛榮心達到頂點,他經常懷疑世俗判斷,但卻輕易地將巨額資金托付于“小道消息”,甚至在止損位上不斷增加籌碼最終導致破產;他時刻都感到孤立無援,但卻又在某個時刻莫名其妙地匯入蕓蕓眾生。他幾乎折射出我們這些散戶投資者所有的毛病、弱點、渴望和自負,希望獨立但又害怕孤單,雖然他的人生不夠完滿而夸耀,但是卻是一個致命的吸引,指引我們如何理解自己和戰勝自己。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適度修改保薦人制度 | 狙擊國際熱錢 保護糧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