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錢抄底地產”之說炒作過度
時間:08-08-18 來源:世紀海翔
“熱錢抄底地產”之說炒作過度
近日,“海外熱錢抄底中國房地產”之說頗有甚囂塵上之勢,并以此告誡國人下半年房價有暴漲可能,甚至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將被外資控制等。沖擊我國市場的房地產投機是必須限制、打擊和警惕,但我們對不同形式的外資流入不應采取一刀切的限制態度,否則,可能將付出損失吸收先進房地產開發模式和產品、服務的代價,我們需要限制、打擊的應該是通過炒賣地產進行投機的資本,只有明確這一點,我們就不會混淆房地產投資與投機而高估投機資本的規模。
即使不考慮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障礙,倘若果真有海外熱錢大規模抄底中國房地產,其從何而來?即使不考慮人民幣匯率可能逆轉的風險,在目前形勢下,可供動用的海外熱錢來源也是有限的。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熱錢相當一部分來自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投行和投資基金,然而,他們在次貸危機中普遍遭受重創,究竟能夠動用幾多資金抄底中國房地產?須知,美國次按危機遠遠沒有如同有些人樂觀估計的那樣已告結束,而是仍在繼續深化。
國內外股市的疲軟進一步削弱了海外游資籌資的能力和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沖擊力。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各類海外投資者主體中,以境外房地產投資基金的投機性最強,基金在境內的主要運作模式是購買房產、項目合作、參股房地產公司3種,這3種模式中又以購買房產模式對房地產市場泡沫推動作用最強。購買房產模式的對象主要是租金回報高且預期收入現金流比較穩定的中高檔寫字樓、住宅、工業房產,其預期收益來自以下4個部分:持有時可以獲取高于基金母國的租金收益;如果日后選擇脫手,可以獲得該項目自身升值收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收益;在完成交易后,境外房地產基金往往進一步將相關物業打包,或直接向國外銀行、保險公司私募發行套現,或通過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在海外公開上市,從而在較短周期內完成投資套現,既規避風險,又通過加快資金周轉提高收益率。而在有快速套現渠道的情況下,投資者有能力、也有意愿承受更高的房地產收購價格。
可是,目前國內外股市都相當疲軟,房地產股更是重災區,截至8月上旬,內地A股市場絕大多數地產股都下跌50%以上,香港股市房地產指數也下跌1/3以上,以至于新鴻基地產、合生創展、眾安房產、信和置業等眾多香港上市房地產公司需要通過回購股份或大股東增持來支持股價,既然喪失了快速套現的渠道,又能有多少熱錢敢于顧頭不顧尾大舉投入。
聲稱大量海外游資即將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由此可以引申出的一個結論是應該維持甚至進一步推高房價,以免外資低成本攫取中國資產;在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日益加劇、房地產泡沫破裂壓力日益加大、一些開發商大呼小叫“救市”的情況下,這樣的言論難免令人猜疑背后的真實動機。而且,既然不可能消除一切投機,那么,為了限制我們本來可以容忍的少數幾個投機者而犧牲絕大多數國民的基本居住人權,犧牲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得失如何,不言而喻。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順差下降無需憂 熱錢撤出應警惕 | 摩根大通版經濟刺激方案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