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聯儲開啟美元貶值之路
時間:09-03-20 來源:世紀海翔
美聯儲開啟美元貶值之路
3月18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在今年第二次例會閉幕后宣布,將在未來六個月內買入總額為3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并將旨在降低抵押貸款利率的貸款項目規模進一步提高至7500億美元。這標志著美聯儲開始實施數量寬松的貨幣政策,正式啟動印鈔機。
該消息引發了美元大幅下挫并導致投資者對通脹重燃感到擔憂,當日美股強勁反彈,道瓊斯工業指數創1個月來最高收盤水平。債券收益率也創下1987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1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一度急降47個基點,最后以2.54%報收。具有避險功能的黃金價格也出現了上漲,19日,中國A股市場的黃金概念股同樣高漲。
所謂直接購買長期國債,與在二級市場回購不同,本質上是債務貨幣化,即用印刷貨幣的方式增加貨幣供給,上演直升機往下撒錢的一幕,這顯然是通脹的前奏。聯儲上次實施這項政策是在1960年代,目前做出的這一決定主要是因為美國長期國債遭拋售而導致利率升高,這會提高市場上長期金融工具的融資成本,并打擊美國的復蘇努力。事實上,美聯儲本周正在推行一項消費者與小型企業信貸計劃,旨在刺激面向學生、汽車、信用卡和小型企業的貸款,美聯儲已經表示將擴大資產范圍并將該計劃規模擴展,而計劃成功的關鍵是更低的市場利率。
由于美國政府大規模的救市計劃需要發行海量的債券,自去年以來,美債雖然一度因具有避險功能而大受歡迎,但是,長期的美元貶值危險以及債券信用違約風險,再加上亞洲買家的外匯儲備增長停滯或減少,美債成為燙手山芋。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投資者采取了大量拋售長債換成短債的方法試圖規避風險,這推高了長期國債的利率,如3月17日,1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已經提高了80個基點。美聯儲認為自己的行動將壓低國債利率,他暫時成功了。
但在投資美國的人看來,美國國債未來一定供大于求并具有違約風險,美聯儲只有以美元大幅貶值為代價,確保債券市場的安全。此前,中國總理在兩會期間曾表達了對美元資產安全的擔憂,而美國總統奧巴馬也罕見地予以回應。目前,美國國債總余額已經高達約6.6萬億美元,據美國財政部估計,美國政府2009年需要新發債務達2.56萬億美元,為了經濟復蘇,奧巴馬隨時可能出臺更多的救助計劃,因此,債務增長將是驚人的。
相對應的是美國經濟下滑、減稅等壞消息,收少支多,美債隨時可能出現違約風險,但美國的國際地位決不允許出現這樣的結果。此外,亞洲買家如中國,2月份貿易順差已經出現大幅下跌,不可能繼續大規模購買美債,為了確保債券市場的穩定,美國只能用債務貨幣化的方法,印鈔買債,這意味著3000億美元僅僅是個開始,美元長期貶值已成定局。
本月,英國、日本等國央行先后宣布在二級市場購買大量本國國債,這意味著全球主要貨幣都開始奉行數量寬松的政策,通脹可能隨之而來。投資者可能選擇不同的資產來規避美元貶值風險,將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全球大宗商品與黃金等資產等價格上漲。
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中國面臨雙重的壓力,首先的壓力是外匯資產的保值以及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規避匯率風險是一個緊迫而又困難的問題。此外,由于國內信貸大量投放、資源價格改革等因素,已經具有潛在的通脹風險,如果國際性的初級產品價格上漲,會助推這一趨勢,從而呈現滯脹的局面。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應對金融危機的“中國特色” | 為何美國可能“咸魚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