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應對未來“雙赤字”階段
時間:09-03-24 來源:世紀海翔
提前應對未來“雙赤字”階段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財政部副部長王軍表示,“中國的財政赤字是可控的”,盡管今年中國赤字額達到前所未有的9500億元,但“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只有2.9%左右,低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
一般來說,遭遇全球金融危機這樣罕見的沖擊,各國啟動凱恩斯式的財政刺激幾乎是“必然反應”。但歷史證明,在罕見的危機沖擊下,一旦財政赤字連續兩年突破3%,那么隨后至少5年都必然是比較嚴峻的赤字狀態,概無例外。原因很簡單,大規模財政刺激在穩定大的經濟滑坡方面是欠缺的(尤其是全世界的投資乘數都低于1.4,亞洲的政府投資效率更低),經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稅收來幫助當局優化財政赤字規模。
中國政府已經表示,4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如果不夠,還要繼續“加碼”,無疑此話語將提振人心。但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理論有一個盲點:不能分辨拯救的成本和拯救的收益之間的比較。美國最保守的經濟學家費爾德斯坦也表示,“在經濟危機狀態下財政赤字是值得容忍的——那種在任何狀態下都保持財政平衡的胡佛教條是不切實際的”,但“如果為了保持一個比較高的GDP增長速度而不惜創造天量的財政赤字是值得商榷的,因為有可能用治療傷寒的重藥來針對一場必要的發熱”。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未來5年不僅可能存在財政赤字,也可能出現一種新的狀況——外貿赤字。今年中國的外貿變動令人震驚,從去年的月順差300億美元左右突然降低到今年2月份的48億美元。即使我們考慮到2月份的外貿順差有點過低,但未來數月的月度順差額應該很難超過百億美元,同時FDI流入急劇降低,如果考慮到全球GDP今年會有兩位數的負增長由此帶來的需求低迷,那么中國的FDI流入很可能會繼續衰竭(甚至為零)。相反的是,資本項目的逆差開始出現,短期國際資本的流出額在不斷擴大,從去年下半年的月度200多億美元增加到400多億美元。
我們簡單地考察一下中國最大的出口國美國市場的變動情況。美國今年的財赤估計要超過1.75萬億,達到2.5萬億(這大約是美國總儲蓄額的1.5倍),而政府的總債務是美國儲蓄的8.5倍。而能維持財政只有3個途徑,一個是加稅。奧巴馬現在還是大幅度對中產階級退稅,并嚷嚷未來會對富人加稅,但估計2010年最多能征到6400億美元;一個是繼續向中國等債主國借錢。美國國債市場一半份額是被外國央行和外國投資者所持有,而最近10年,80%的國債被外人所“瓜分”,美國人持有份額僅為20%。現在的問題是,外國人購買美債的動力正在削弱。
那么美國人最后的招數是美聯儲印刷貨幣來購買國債。事實上,伯南克已經打通了“貨幣”和“財政”的管道,但是這個冒險的做法是很容易讓伯南克“上癮”,而這意味著美國國債的價格已經高度不真實,這也讓外國債主非常憂慮“集體性砸盤”出現的概率。總的來說,在這種狀態下美元肯定是長期貶值的,而美元貶值將弱化中國對美的出口。再考慮到嬰兒潮一代的退休金在泡沫崩盤中遭遇嚴重的縮水,即使日后美國金融系統穩定下來,未來美國人的消費能力也會非常萎靡。中國的外貿將很難享受美國消費等外部需求的好處,外貿赤字將很快出現。而一旦中國顯露“雙赤字”苗頭,這將是危險征兆的起點,因為幾乎所有新興市場國家危機都同“雙赤字”有關,它是一個必要條件(盡管不是充分條件)。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我們在懼怕什么 | 華爾街的權力沒有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