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幣政策目標與工具回到起點?
時間:09-12-24 來源:世紀海翔
貨幣政策目標與工具回到起點?
轉軌要求運用轉軌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但這不意味轉軌性工具優于市場化工具
12月22日下午,在中國金融學會主辦的2009“中國金融論壇”上,央行行長周小川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是多目標的,目前實際采用的“四大目標綜合平衡”做法是合適的;貨幣政策工具多多益善,有些工具即使現在不用,也應該保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在1995年以前,中國的貨幣政現目標與宏觀調控目標完全一致: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但是,追求多目標導致貨幣政策顧此失彼。轉變發生在1995年,在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的設計過程中,對貨幣政策目標的認識發生了轉變。1995年通過的《中國人民銀行法》將貨幣政策目標都被限定為“保持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第三條)。這一條在2003年修訂版中被完整保留下來。它的含義很清晰:首先,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不包括在貨幣政策目標之內;其次,貨幣政策的“雙目標”并不具有同等的地位:保持幣值是直接目標,促進增長是間接目標。
然而,《中國人民銀行法》應有的法律約束力仍然很不夠。其次,根據周行長在演講中透露的消息,即使作為改革的目標,實現得也不夠。最后,如果周行長的講話中包含著輿論導向的話,具有轉機時期過渡性質的多目標貨幣政策還會繼續維持下去。
央行也許可以自主選擇貨幣政策目標,但無法選擇貨幣政策工具。這就像趕馬車的人無法用腳踩剎車一樣。市場化的工具只能在邊際上改變銀行和企業的預期收益。而在影響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決策的變量當中,經濟收益只是一個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因此,正如周行長所說,再貸款利率在中國“確實沒有多少人注意?!倍D軌性質的數量型工具,例如周行長特別提到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直接產生效果。在轉軌過程中,這樣的工具當然必須保留。
其實,還有比存款準備金率更具轉軌性質的工具,例如信貸規??刂啤5谝淮稳∠幠?刂频臅r候,被當成了市場化的改革,沒有顯示出擴張效果。但是,這個取消是暫時的。時而取消、時而恢復的規模控制,成了轉軌時期最有力度的貨幣政策工具。去年年底再次取消規??刂频臅r候,恢復規模控制的預期十分強烈。銀行為了抓住難得的機會而拼命貸款,因此產生了極大的擴張作用。其他轉軌性質的工具包括:監管力度、對商業銀行不透明的窗口管理,以及有管理的浮動匯率。
然而滿滿的工具箱并不能保證就能實現貨幣政策目標。首先,多目標之間必然會出現不相容的情況。例如在短期,通脹和失業此消彼長(菲利普斯曲線),貨幣政策必然顧此失彼。其次,轉軌體制中的制度缺陷會使貨幣政策在某些情況下失效。例如保羅·克魯格曼指出,在固定的匯率、資本自由流動和獨立的貨幣政策三者之中,至少要放棄一個。這就是所謂“不可能三合一(impossible trinity)”。中國不會讓匯率自由浮動,又不能完全管住跨國資本進出,因此實際上放棄了“不可能三合一”的最后一條,使得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松緊直接影響到中國國內的流動性,中國公開要求美聯儲而不是人行管理好貨幣。
總之,轉軌過程中特殊的經濟體制要求中央銀行制訂適應性的貨幣政策、運用轉軌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多目標的貨幣政策放之四海而皆準,更不意味著轉軌性的工具優于市場化的工具。馬車夫的韁繩與汽車司機的方向盤沒有多少可比性。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百家上市房企融資狂飆圖! | 高赤字弱化房價“護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