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外部因素沖擊中國經濟
時間:10-02-08 來源:世紀海翔
警惕外部因素沖擊中國經濟
中國努力抑制資產泡沫進一步擴大,但也要防止破裂
2月4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遭遇重挫,道瓊斯指數盤中一度跌破萬點大關,投資者拋售股票和大宗商品等高風險資產,并涌入美元市場尋求避險。這又進一步打擊了國際油價和金價。倫敦股市4日也大幅收跌。受此影響,2月5日亞太股市也是一片慘跌,上證綜指數跌1.87%。
此次全球金融市場暴跌主要與歐美兩地的壞消息有關。美國財政部2月3日曾表示,美國政府的負債額最快將于2月底觸及法定上限的12.374萬億美元,奧巴馬正推動國會盡快將負債上限提高1.9萬億美元至14.3萬億美元,4日美國公布的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上周也意外增長。而在歐洲,多國主權信用惡化。希臘陷入債務危機,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等國無力承擔已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約10%預算赤字,這些國家的主權債務違約保險成本在過去一段時間大幅上漲。
這意味著全球金融危機過后,脆弱的復蘇可能被主權債務信用危機打破。在過去一年,為刺激經濟復蘇,沒有節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使得很多國家的政府資產負債表出現大幅擴張。在新的財政年度來臨之際,所有過多的透支正在影響到這些國家的金融系統穩定,源自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第二波探底。
事實上,中美之間在匯率上新近的爭執也是導致全球投資者離場以規避風險的原因之一,相互的貿易懲罰已經開始。奧巴馬3日發表演說時表示,會以更強硬的態度和中國等國家商討匯率問題。較早前,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時曾宣布,計劃在未來5年內讓美國的出口翻倍。若想達到這一目標,他必須做到讓人民幣升值。
這些不期而遇到外部因素為中國經濟穩定帶來重大變數。首先,中國務必做好全球經濟二次觸底的準備,而這恰好與中國打壓資產泡沫與抑制通脹重疊。因此,中國努力抑制資產泡沫進一步擴大,但也要防止破裂。與美國基本實現資產去泡末化、金融去杠桿化不同,中國當前資產泡沫較強、信貸風險較高、地方債務規模過大。當前的海南地產瘋狂需要立即制止,這一泡沫如果膨脹過大而破裂,或將產生連鎖反應。
其次,中國務必在匯率問題上早做決斷,便于掌握主動權。如果世界經濟進一步惡化且美聯儲仍繼續保持利率政策不變,美元套利資本將涌向人民幣及其相關資產,人民幣釘住美元的做法也將使中國承受來自世界各國的壓力,較高的出口順差必會引來更多熱錢。現在已經有跡象表明,在美國政府有計劃的施壓中國之際,美國的金融獵手也開始配合包抄。
2月5日,美國高盛透露已開始增持亞洲貨幣資產,市場預計人民幣升值3%,高盛認為漲幅會超過5;正在考察香港的索羅斯計劃派駐兩位重量級對沖基金經理入港,有消息說,其已建倉10只港股。國際炒家豪賭人民幣升值,香港將是最重要一環。如果人民幣升值,釘住美元的港幣貶值將令香港資產價格飛漲與通貨膨脹,給國際炒家翻云覆雨的機會,并波及內地金融市場。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在美元可能大幅貶值的情況下,釘住美元的人民幣也難以繼續堅持,中國將迎來高通脹并引起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不滿。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下一個大泡泡:美元利差交易 | 新生代創投崛起 品牌、影響仍處創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