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購并沃爾沃:不僅要“大”更要“強”
時間:10-03-30 來源:世紀海翔
吉利購并沃爾沃:不僅要“大”更要“強”
并購是公司通過股權收購或資產收購獲取目標股權、資產或直接吸收合并,實現公司快速發展的擴張行為。直觀地看,公司通過并購手段能夠迅速獲得規模經濟效應,并可以在隨后的整合中聚斂其協同效應。全球經濟危機為中國一些具有奮進精神的大企業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并購機會,吉利就是其中一員。中國企業的世界影響也越來越大。可以肯定,吉利并購沃爾沃是一種具有理性的企業行為,它是基于市場而所做的并購決定。我們也期待中國企業的世界性并購最終能夠有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因此,現時在肯定這種并購所蘊含的企業精神之余,還應該多思考一下吉利可能面臨的一些困難與挑戰。只有未雨綢繆,未來方能從容應對。
由于并購市場本身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高委托代理成本以及整合難度太大等問題,并購市場類似于二手車市場交易,存在明顯的檸檬市場特征—原股東和管理層對出售公司和資產具有明顯的信息占優,而并購方搜集有效匡算被并購對象價值的信息成本相對較高,從而導致并購市場較低的資產配置效率。諸多國外研究顯示,85%以上的并購存在著明顯的并購股東損益之謎—并購方股東很難在并購行為中獲利。國內長期關注并購市場的學者也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中國并購市場也存在相當突出的并購股東損益之謎。
所以,吉利并購沃爾沃之后,也需要在一些方面進行努力以盡可能真正讓并購行為產生最大的正面效應。比如,雖然吉利可以通過在國內新增沃爾沃制造廠以利用國內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廉價優勢擴大沃爾沃在國汽車市場的份額,但吉利仍需要有效地對沃爾沃進行有效重組,從而避免海外業務可能蠶食吉利在國內市場的業績,應該認真分析和避免TCL和聯想并購的失敗之處。由此角度,吉利需要積極面對的問題包括強勢工會壓力、業務整合和文化整合等。
此外,分享沃爾沃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的外溢效應,是吉利希望在中國市場脫胎換骨地進入中高端汽車市場的重要考量,但對并購產生的技術外溢的期望值應該合理估計。從日前公布的協議看,吉利只是與沃爾沃轎車、福特三方間簽署了知識產權和研發方面的重要協議,且這些協議只是保證沃爾沃轎車的獨立運營。同時,有消息稱早在出售沃爾沃之前,福特就開始對沃爾沃的一些關鍵技術進行拆解進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獨立運營。諸多跡象顯示,吉利至少沒有獨立獲得完全意義上的知識產權。但也并不完全令人悲觀,最終,研發機構能否助推吉利技術創新,取決于吉利自身對技術外溢的關鍵,吉利需要通過并購聚斂新的研發能力,才能使得并購有效地釋放技術外溢效應,從而避免近年來中國許多行業出現的技術重復引進現象。
并購在做大規模方面很容易,但更需要在做強方面進行努力。要有效消除并購市場中的檸檬市場效應,一個有效的辦法是相對控股并購,即要求被并購方管理層參與并購等方式,以利益紐帶降低對并購方的不確定性風險。吉利需要在并購之后,從風險管理、整合企業以及技術整合方面未雨綢繆。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收編谷歌資源 淘寶“藍鯨”出水 | 債券泡沫將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