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監管風暴再升級:評級新規則改變游戲模式
時間:10-05-18 來源:世紀海翔
華爾街監管風暴再升級:評級新規則改變游戲模式
二次衰退的擔憂重返市場,導致亞洲、歐洲、美國股票市場輪番走低,并創下年內新低。紐約的一位對沖基金經理向本報記者感嘆,華爾街的調查風暴愈演愈烈,美國監管和司法部門現在瞄準了整個金融行業而不只是高盛一家,每天都有新的調查案件出來,再加上歐元區危機不斷惡化,“市場上有些人想起了2008年雷曼倒閉的情形。
在接二連三的調查中,華爾街度過了不安的一周。
上周一,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披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發出警告,可能以發布虛假和誤導信息為由起訴該公司。投資者紛紛逃離穆迪致其股價當日下跌7%。
周二,紐約州檢察長科莫起訴紐約梅隆銀行旗下一資產管理公司及前高管,理由是在麥道夫案件中信息披露不全而造成欺詐。
周三,市場傳出消息,美國聯邦檢方正在對摩根士丹利進行刑事調查,以查明該公司是否在自己出售的次貸產品中誤導投資者,并做空這些產品。摩根士丹利CEO戈爾曼當天否認公司受到司法部調查,但其股價依然下跌超過2%。
周四,《紐約時報》報道,紐約州檢察長科莫已向8家華爾街銀行和3家信用評級機構發出傳票,將調查銀行是否向評級機構提供誤導性信息以幫助其次貸產品獲得AAA評級,以及評級機構是否同謀。該消息后來獲得了紐約州檢方的證實。
周五,市場又傳出SEC在調查華爾街銀行是否一方面代表一些城市和州出售市政債券,一方面又用自己的賬號做空這些債券。隨后,馬薩諸塞州政府正式向10家華爾街銀行發出信件,詢問這些銀行有多少做空其市政債券的風險敞口。
紐約的一位對沖基金經理向本報記者感嘆,華爾街的調查風暴愈演愈烈,美國監管和司法部門現在瞄準了整個金融行業而不只是高盛一家,每天都有新的調查案件出來,再加上歐元區危機不斷惡化,“市場上有些人又想起了2008年雷曼倒閉的情形”。
二次衰退的擔憂在這一關鍵時刻重返市場,導致亞洲、歐洲、美國股票市場輪番走低,并創下年內新低。
調查風暴升級:
評級機構成新焦點
在這一系列的調查行動中,紐約州檢察長科莫火力最猛。
他的傳票發給了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11家金融機構,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花旗集團、瑞信、德意志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美國銀行美林8家銀行,以及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3家信用評級機構。
科莫要求獲得銀行和評級機構之間的文檔和電子郵件資料,并在
上述調查主要關注于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關系,關注銀行是否在出售產品過程中誤導了自己的客戶。而科莫的調查范圍則更大,他將調查銀行與評級機構之間的關系,以及評級機構在這場危機中扮演的作用。
科莫想知道銀行對評級機構的模型持何種觀點,以及銀行認為評級機構對次貸證券產品的評級是否合適。《金融時報》引述一位檢方調查人員的話說,檢方還會考察“他們是否操縱了模型,從而讓抵押貸款池的相關性降低”。
穆迪公司一位資深結構證券分析師曾告訴本報記者,一個次貸CDO(債務抵押債券)產品一般會包含大量的基礎池抵押貸款。如果這些貸款的關聯度很高,就會難以獲得較高的評級。因為一個貸款出現違約,其他的也很可能違約。
為此,紐約州檢方還將調查投行是否采取措施,將高度相關的貸款放在模型中,讓他們相關度不高。
劣質貸款何以獲得AAA評級
對本輪金融危機一個質疑是:那些劣質次級房屋抵押貸款為何在評級機構那里能獲得AAA評級。
評級機構對許多次貸產品給出了AAA評級,但當美國房市泡沫破滅后,這些證券馬上都被大幅下調評級。三大評級機構為此一直頗受詬病。但評級機構與華爾街之間如何協作,一直未受到太多的關注。
按照紐約檢方的說法,他們的調查重點將關注銀行和評級機構之間的“旋轉門”是否影響了對這些產品的評級。為此,科莫要求獲得這些從評級機構跳槽過來的雇員與他們前同事的通信郵件。
依據行業協會“華爾街人”的數據,信用評級公司員工的收入水平一般大大低于華爾街投行。如果從評級機構跳槽至投行,意味著其收入將會有大幅提升。
在這些信用評級機構中,也有大量的華人定量分析師,這些擁有較好數學和物理背景的分析師主要幫助創建并維護一些復雜的分析模型,以幫助確定抵押貸款證券的評級。
華爾街銀行在制造抵押貸款證券時,其操作手法包括直接將這些模型的設計者挖過來。
以SEC起訴高盛欺詐的Abacus 2007-AC1產品為例。據高盛公司文件,該公司在創建Abacus產品時,雇傭了惠譽公司的評級專家Shin Yukawa。Yukawa是該領域一個重要人物,他在2005年加盟高盛后幫助創建了Abacus 2007-AC。該產品最安全的部分獲得了AAA評級,Yukawa工作的則是Abacus其他部分。
一些分析人士說,華爾街投行通過雇傭評級模型的創建與維護者,事先已經知曉如何獲得AAA評級的方法,然后逆向工作,幫助那些質量較差的投資產品獲得滿意的評級。
游戲規則之變:
“高盛規則”將出?
美國前財政部長斯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評級機構將許多壞賬視為好的貸款,因此制造了很多需求。他說,評級機構在這場危機中責任重大,其失敗的運作幫助造就了這場崩潰,因此“評級行業的規則必須改變”。
上周四,美國參議院就投票通過了一項議案,改變了評級行業的游戲規則。
依據這項新議案,SEC將建立并自我監管一個擁有實權的信貸評級委員會,它將充當發債公司和評級機構的中間人。這個委員會將對選擇哪家評級機構來為結構化債券評級給出“初始評級”。
美國一些媒體稱,此舉是迄今為止美國國會在改變華爾街運營方式上采取的最重大行動。此前,發行證券的公司可以隨意挑選自己中意的評級機構。
在同一天,美國參議院還通過了另一項議案,將限制銀行收取信用卡和借記卡的交易費用。
這兩項投票表決對金融服務業來說無異于切膚之痛,但這還不是全部。
美國參議院調查委員會主席萊文上周四發表聲明,稱他正牽頭起草一項法律,要求銀行不能在賣產品給客戶的同時,又用自己的賬號做空這些產品。
上個月在參議院拷問高盛高管時,萊文反復強調,他的關注點是高盛在創造次貸證券產品的同時,也在做空這些產品。萊文說,高盛在這些交易中扮演者承銷商的角色,那么在披露產品細節方面應承擔更多的責任。萊文稱他將最早于本周一提出一份修正案。
目前已有許多專家對萊文的法案提出質疑,但如果其法案獲得通過,人們或許可以將之稱為“高盛規則”。
和解可能與巨額罰金
調查風暴升級也導致美國國會的金融改革風暴不斷升級。在美國失業率依然高居不下的情況下,華爾街面臨著強大的政治壓力。
一些金融人士擔心,持久的法律戰可能會逼迫華爾街銀行與監管部門和解,并為此付出數以億計的賠償。
監管部門如此大規模整頓華爾街還是在10年前。當時,科莫的前任斯皮策曾經對美林的分析師部門展開過類似的調查。美林的內部郵件顯示,當時其明星分析師Henry Blodget對股票的評級不是基于公司基本面,而是受到公司投行部門的壓力,他因此將一些可疑的科技股保持“買入”的評級。
華爾街后來支付了14億美元來和解,并且在公司內部的分析師和投行部門設置了防火墻。當時整頓華爾街的斯皮策后來當上了紐約州州長。
科莫預計在今年11月份也將參與紐約州州長競選。他的調查再次導致銀行和評級機構局促不安,銀行股一周來出現了較大規模的下跌。
不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John Coffee表示,這么多銀行同時受到調查,更加提高了和解的可能性。監管部門要對所有調查發動起訴并不現實。
即便和解,華爾街付出的成本可能也會相當巨大。福克斯電視臺預計,光SEC起訴高盛一起案件,和解罰金可能就高達10億-50億美元。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流動性猝緊:錢呢? | 流動性調控的總量與結構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