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動性告急?貨幣市場利率漲勢蔓延
時間:10-06-01 來源:世紀海翔
流動性告急?貨幣市場利率漲勢蔓延
“當前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趨勢,不過是機構將資金壘在短端開始向中長端大規模配置的累積效應顯現。”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正委直言。導火索即為規模央票、新債的繳款,以及存款準備金數次上調后需繳款,凍結了銀行大量資金。
利率漲勢加速傳導
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正在縮緊,貨幣市場上短期利率的漲勢正在加速向中長期品種傳導。
融入機構對7天、14天品種的資金需求繼續旺盛。
與回購利率的急速跳漲相應,
興業證券周報統計,上周SHIBOR 3 個月以下期限升幅均超過50BP,3 個月及以上期限也出現較明顯上升,其中,3 個月上升13.83BP,1 年期上升4.61BP。
西南證券分析師邵宇說,自 5 月第三周以來,以隔夜和7 天、14 天拆借利率為動力,一周多以來,利率上升趨勢正由短端傳導向中長端傳導,各期限利率全線上升,SHIBOR 從隔夜至1 年期,全部升2%以上,這是市場流動性吃緊再上一個臺階的信號。隔夜融入的需求難以滿足,銀行不得不轉向14天、21天品種。
據央行公告,
多名分析人士稱,央行在5月份已有兩次實現單周資金凈投放,顯示其在釋放流動性。6月公開市場操作有望繼續放松回籠速度,緩解流動性壓力。
資產配置壓力驅使
銀行間市場資金在此時點驟緊,各機構的資產配置壓力是重要因素。
“前幾個月沒有好的投資機會,而半年時點又即將到來,各行都在近期加大了配置力度。”一大型銀行資金交易部負責人稱。前4個月,商業銀行投資債券的規模分別為2277億、-435億元、3968億元、2765億元。
按照年初制定的增長計劃和考核計劃,各銀行均要求相關部門要達到一定的存款增速,同時債券投資增速要與存款增速保持一致。不過,出乎多數銀行人士預料,存款增長普遍艱難,央行又不斷抽緊銀根,銀行自身流動性受到極大考驗。
“債券投資資金來源減少,而投資增速業績要求沒有改變,銀行只有選擇投資收益相對較高的品種,所以中長債受到追捧。”前述銀行資金交易部負責人表示。此前,由于加息的預期,大行的債券投資多集中在短期3個月央票等品種上,而最近隨著外圍經濟環境惡化,加息預期已趨于消散。
近期一級市場上,50年國債及30年國開債受到市場瘋搶,雙雙獲得2.6倍以上的踴躍認購。3年期央票行情亦火爆,自4 月8 日發行以來,發行利率持續走低。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的統計顯示,4 月末5 月初,中長債收益率出現了明顯下降,顯示出這些期限的債券受到強勁買盤的追捧,而1 年期為代表的短端收益率則出現了上升,顯示市場對該期限的債券需求不旺。
“當前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趨緊,不過是機構將資金壘在短端開始向中長端大規模配置的累積效應顯現。”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直言。導火索即為大規模央票、新債的繳款,以及存款準備金數次上調后需繳款,凍結了銀行大量資金。
南方一家股份行交易員還稱,市場資金趨緊,亦是部分機構套利投機的結果。
保險公司、券商等機構以往會向國有大行融入資金,再轉而投向高收益長端利率品種,從中賺取利差。而目前國有大行不再融出資金,投機機構的資金渠道斷裂,一定程度上造成資金面緊張。
不過,一些市場人士并不看好中長債。海通證券債券分析師姜金香擔憂,機構可能接了中長債“最后一棒”,配置時機不佳。她根據歷史環境下信用債與國債收益率的對比關系測算,當前債市收益率長端已經隱含了降息9BP的預期。從6月開始,長端收益率很可能上行,流動性有所緩解。
從外匯占款來看,西南證券分析師邵宇認為,由于外貿的季節性特點,6、7 月份出口會再次增長,外匯占款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性較大。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金巖石:中國經濟增長的貨幣推動 | 蔡澈階段性賭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