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入法國旅游產業
時間:10-06-21 來源:世紀海翔
涉入法國旅游產業
復星收購標的“由重變輕”
“歐洲的債務危機,使資本市場很多公司價值低估,此外,復星的投資路徑由重資產轉向輕資產,我們投資的目標將鎖定在收益與中國內需市場增長的企業。”
發力高端度假村
這是中國公司首次收購法國上市公司股權,也是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第一次涉足旅游業投資。
地中海俱樂部是法國著名旅游度假品牌,此前,曾與多家潛在的收購方展開談判,而在與復星接觸80天后,即決定同意復星的入股,成為其大股東之一。
為了保險起見,地中海俱樂部董事長德斯坦悄悄前往上海世博會的民企館,了解由復星牽頭建設的中國民營企業實力,與此同時,郭廣昌也前往馬爾代夫,實地體驗地中海俱樂部在當地的商業模式。
總結此前地中海俱樂部業務狀況不佳的原因,汪群斌告訴本報,歐洲債務危機、全球資產分散、成本控制不夠,制約了其業務發展,復星下一步,將會大力幫助其發展中國業務,并為其發展政府關系、品牌拓展和人力資源建設。
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國內出游人數已達19億人次,中國國內旅游收入超過1萬億元。而地中海俱樂部去年接待的中國游客僅有2.3萬人。
地中海俱樂部希望在5年之內,中國能夠成為公司的第二大市場。作為民營企業復星的效率和專業優勢,是法國公司愿意簽約的關鍵。
此外,復星還將就已投資的公司,深化與地中海俱樂部協同效應。如復星旗下投資的豫園商城就是一個旅游集散地,而投資的分眾傳媒則可以發力俱樂部在中國的宣傳。
復星集團總裁汪群斌告訴本報:“我們希望成為其長期股東,作為戰略投資方,我們認為地中海俱樂部的度假村模式,對中國富裕階層十分有吸引力”。
汪群斌認為,當下,中國旅游業正在經歷快速增長并帶來了巨大商機,以中國國內消費升級為重要動力的經濟增長將為世界帶來新一輪的商機。
在地中海俱樂部的計劃中,中國將扮演重要角色。2003年,個人出境旅游向中國公民開放后,地中海俱樂部在中國建立了銷售機構,預計今年將接待超過3萬名中國消費者。
據了解,地中海俱樂部是一站式旅游度假村概念的創始者,于1966年在巴黎上市,目前,在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80個度假村,年收入超過13億歐元。
目前,復星集團已經收購地中海俱樂部7.1%的股權,并計劃進一步增持到10%,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將向其派駐1至2名董事,雙方將共同發力于中國高端度假村建設運營。
由“重”轉“輕”
近年,復星的投資呈現出由重資產轉向輕資產的態勢,從投資鋼鐵、礦業等“重”資產,轉向金融、旅游等“輕”資產。
“這背后是公司的投資戰略起了變化,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國成長動力的投資主題,會重點關注一些基于中國內需市場增長而收益的產業。”汪群斌表示。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增長方式轉型,為投資領域展現了新思維。”他表示,復星會首先關注海外的中國資產,尤其是被低估的資產,此外也會關注受益于中國成長的海外資產。
復星董事長郭廣昌的投資夢,自復星國際上市以來,逐漸清晰。公司旗下的產業從醫藥、地產、鋼鐵、礦業、零售等,迅速延展到消費、服務業、新能源等。
2009年,復星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20億至130億元,其中包括PE投資在內的股權投資總額約8億美元。集團旗下的投資企業已超過100多家,其中有20多家已上市。
復星公司認為,對接優質資本、發現投資機會、持續管理優化是國際化戰略的基礎。
今年6月,復星從香港銀團借出1.4億美元三年定期貸款。3月,復星與知名PE公司凱雷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中國第一家合伙制私人股權投資企業。復星希望以此對接海外資源,并享有優先權,參與投資凱雷認定的與中國有業務關聯的項目。
目前,復星主要擁有醫藥、房地產開發、鋼鐵、礦業、零售、服務業及戰略投資業務,2009年營業收入達348.6億元,凈利潤達46.5億人民幣。
摘自—經濟觀察報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鍛造“80后” | 從桑拿看文化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