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投資需要自律性管理
時間:10-12-20 來源:世紀海翔
創新投資需要自律性管理
這一波創新投資機構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財富效應。由于對各類創新投資成功故事的片面傳播,誘導不少人盲目進入這一行業,忽略了風險投資的真正含義,忘記了創新投資行業絕對不是一個暴富行業
混亂,幾乎是所有新興行業的共同特征。面對一個新的事物,人們無法取得共識,在這種無成法、無成規的局面下,人們只能嘗試不同的方法,尋找不同的路徑。但必須承認,這種混亂現象背后,自由生長力量正是一個新興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然而要從“快速發展”轉型為“長遠發展”,將混亂整治成規范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如今創新投資行業獲得了飛速發展,而行業自律就日漸成為當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快速發展帶來行業混亂
創新投資現在的發展速度,令我們這些最早從事這一行業的“老人”驚嘆。十多年前,在國內創業投資還是曲高和寡,人們對這行業所知不多,勉強成為一個行業也是規模極其有限。而這幾年,創新投資逐漸被社會認識,而隨著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開設,創業投資呈現了爆炸式的增長。據清科集團的行業分析報告,國內這類創新投資機構已由前幾年的數百家發展到今天的3000~5000家,并且人民幣基金規模和投資項目數量已大于國內的境外美元基金,這種快速發展的勢頭仍在持續。
然而,伴隨著快帶發展的行業日漸混亂。目前國內VC、PE私募股權投資遭遇諸多非議,如被指責為制造泡沫、破壞行業長遠發展;只搞突擊入股不搞增值服務;顛覆企業家價值觀;甚至在募集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等。有文章稱,在上市或準備上市的創業板公司半數以上有PE“潛伏”,我想“潛伏”一詞用于此處絕非褒揚。
用一哄而起形容目前VC和PE等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現狀是比較恰當的,媒體也經常用全民PE形容國內私募股權投資發展情況。盡管我并不同意全民投資的說法,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說法反映了部分現實。國內對這一行業進行長期研究和分析并定期出相關報告的機構有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和清科集團,他們承認很難準確完整地拿出國內VC和PE行業的統計資料,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一行業發展得太快了。
快速發展難免產生問題,而問題的產生正是來自行業的快速發展。我過去曾說天下同行是冤家,唯有創投行業是例外,原因是過去創投機構少、投資資金規模有限,而需要創投資金支持的中小企業到處都是。但今天實際情況倒過來了,投資機構多了,好項目卻顯得不并不那么多。競爭在VC和PE創新投資行業不可避免地發生。經常一個好項目吸引了大批投資機構去爭搶,結果是投資價格上去了,審慎調查等基礎工作做少了。10年前投資PE倍數通常在7倍左右,而現在10倍左右已是常態,15倍以上也是常有的事。搶項目不但導致投資成本上升,經股權投資行業未來發展埋下禍根,也給社會留下以權勢謀股和突擊入股的不良印象。
另外,行業快速發展,從業人員勢必增加,而國內這方面專業的培訓和資格認證機構幾乎沒有,由此留給很多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的增值服務工作不到位和服務質量下降的感覺。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一波創新投資機構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財富效應。由于對各類創新投資成功故事的片面傳播,誘導不少人盲目進入這一行業,忽略了風險投資的真正含義,忘記了創新投資行業絕對不是一個暴富行業。據清科集團報告,至今為止真正獲得成功的創新投資機構占全行業總數的10%左右。
創新投資需要自律性管理
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著管理,創新投資也不例外。《公司法》或《合伙企業法》等相關法律,對創新投資的設立、籌資、投資、管理、退出等都有明確的要求。但是這種針對所有企業的管理要求,往往不能細致地解決那些具有行業特征的問題。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除了法律規定的基本要求之外,還需要更多的行業管理。不過,就我看來,行業管理并不意味著通過某個官辦機構去管理,而是可以完全依靠行業協會的力量。行業協會是一種民間性組織,它不屬于政府的管理機構系列,它是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而國內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方面發揮著很好的作用。
坦率說,這幾年也常與各種協會打交道,感覺全國各種行業協會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但是,真正能發揮作用,并受會員歡迎的行業協會不多。有些行業協會有名無實,很少有像樣的活動,有的行業協會官氣太重,有的協會商業化運作味道太濃。前不久我參加一個協會組織活動,感覺不是很好,協會排名、上臺發言等都講一個錢字。
我曾拜訪過日本證券協會、臺灣創業投資公會等行業協會,感覺他們在服務、咨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等方面的工作做得比我們好。而國內創新投資真正的全國統一協會目前還沒有,目前僅有中國投資協會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這一協會也是不久前在北京成立的,它能否真正起到全國性創新投資行業組織的作用,還有待時間考驗。
深圳早年做法可以借鑒
深圳創業投資同業公會是我國較早成立的省市創新投資行業協會,至今也是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市級行來協會,我認為深圳早年利用行業協會對創新投資行業管理的做法值得借鑒。
1999年至2000年,深圳出現創業投資行業發展的一個高潮,全市先后注冊成立了幾十家創業投資公司,有本市的也有其他省到深圳注冊的,行業管理問題突現出來。在當時深圳市分管金融市長莊心一的協調下,由當時我所在的創新投資公司牽頭成立行業協會。
協會成立后把握的原則是盡可能少收費、多服務。當年深圳創業投資同行公會在政策調研、上下協調和內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與美國、香港、臺灣等創業投資協會都保持了很好的交流渠道,每年高交會期間,主動把境內外不少同行請到深圳,通過論壇等不同形式開展交流。同業公會為引導深圳創來投資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行業培訓、從業資格和創投高管資格認證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在行業協會剛成立那幾年,針對業內創業投資的經驗不足,協會在投資大廈連續舉辦了幾期培訓班,從基本業務知識、基本業務制度、基本運作規范等方面著手進行全行業的培訓,每次開班參加者踴躍,每次培訓后都要進行考核,合格者獲創業投資從業或高管資格證書。
深圳市工商注冊分局對同業公會這項工作很支持,規定凡在深圳注冊標有創業投資字樣的投資公司或投資管理公司,必須有兩個高管資格和若干個從業資格,對一些已成立的創新投資機構,則在企業年審時出示這方面資格證書。這項工作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行業從業人員的質量。當年行業內對這項工作很認真,業內高管和從業人員都很重視這兩個資格的獲得。
《詩經·七月》有言,“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要想收獲更多的桑葉,就得在三月天桑樹生長最快速的時候,砍伐掉那些“遠揚”的枝條,對桑樹進行修整。如今國內的創新投資行業發展很快,而我堅信,以VC和PE為主要形式的私募股權投資在我國還會有更大的發展,不過,為了這個美好的未來,每一個從業者都應當加強行業自律,“以伐遠揚”!
摘自—經濟觀察報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回歸中性貨幣政策越快越好 | 李寧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