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美國國債違約
時間:11-07-28 來源:世紀海翔
假如美國國債違約
最近美國國債上限問題被炒得沸沸揚揚,甚至被部分評論家與歐洲債務危機相提并論。眼下各評級機構對美債評級下調傾向也成為市場一大話題。實際上美債上限問題早在年初就被市場認知,眼下的喧嚷更多來自對美國國會在這個問題上的爭執為市場帶來嚴重的不確定性。
因為美元是全球貨幣體系的基軸,不僅貿易甚至大量的金融交易都是通過美元結算。一般而言,美國政府一旦違約,對金融體系的沖擊僅在直覺上也會讓市場參與者產生莫大的恐懼。雖然這個問題早在年初就在海外市場被不斷提起,但半年過去了才引起莫大的關注,而一旦美國違約究竟能帶來多大和多深的影響,市場參與者都有種臨時抱佛腳的感覺?;蛟S人們在心底就沒有認真思考過美國會否真的違約,畢竟這是過去不曾有的事,當它一旦真的擺在眼前,自然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
就目前而言,人們能想到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評級機構的下調威脅,或是不能發國債美國政府將無法支付包括社會保障費用等等。美債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都獨步全球金融市場,持有美國國債的投資者不僅多,而且是全球最有力的投資者。如中國、日本等外國政府持有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很大部分是運用在美債市場。在歐洲金融市場風雨飄搖的世界,如果GDP世界第一的經濟大國也出現違約,對市場參與者信心的打擊程度誰都心里沒底。
由于人們廣泛的認為投資者無法找到更好的可代替美債的金融資產和市場,甚至會出現大筆資金找不到去處的難堪局面。但這個想法實在是有些自相矛盾,因為當資金找不到出口時它們就只有留在原地,會成為美元最后的底部支撐。比如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大國,顯然不會也無法跟隨市場狂拋美元,巨大的存量只會讓這種愚蠢的行為成為自殺的加速器。
實際上更為現實的影響恐怕將是全球的大型金融機構必須要面對和警惕的,比如利率的變化帶來的影響在理論上也存在巨大的潛在威脅。目前據專業金融媒體報道,不少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準備更充分的現金頭寸來預防可能出現的市場變動。因為美國可能出現的技術性違約會導致很多金融機構可能被迫為持有的各種金融資產支付更多的保證金。期貨市場上已經出現美國短期國債(所謂的T-Bill)擔保交易的保證金上揚。而且市場上存在一系列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與美國國債掛鉤,違約帶來的連鎖反應,其惡性傳導可能會比預想更為深刻。
雖然市場在心底認為美國國會會在最后關頭保持清醒和良心,但由于時機上的不確定因素會給厭惡風險的投資者帶來不必要的壓力,短期市場的波動加大將是不可避免的。同時利用這種不確定性進行套利的資金也將進一步加大這種市場體系的風險。日本央行的政策委員就在最近表示了對美國違約風險的擔憂,畢竟日本的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和美國金融市場的相關度極高而深,每次金融危機都非常被動多次出現金融機構被迫用所謂的Japan Premium(比市場利率高很多的差別性成本)獲取外匯的屈辱局面。日本央行首腦近日表示一旦出現問題將全力支持日本金融機構獲取外匯與此不無關系。
美資金融機構更為過分,早開始在行動上體現自己的“愛國心”。根據路透的報道,在六月末僅高盛的現金頭寸達到1660億美元,占資產負債表的18%之多。JP摩根大通銀行同期的“全球流動性準備金”更是比第一季度增加28%,達到4040億美元。起初市場對此的批判此起彼伏,不到一個月,現在評價來了個大轉彎。本來,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燒錢的視頻“江湖”:剛跑了第一棒 | 金融管制下的致命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