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T專欄
時間:11-08-02 來源:世紀海翔
CBT專欄
欠更多的錢反而可以維持美債評級?
據目前談判雙方布的協議片段信息,該協議的基礎框架是分三階段把債務上限上調2.4萬億美元,其中立刻提高約9000億美元債務上限,同時在十年內削減9170億美元政府支出;然后由參眾兩院的兩黨議員組成特別委員會制定進一步削減1.5萬億美元的預算方案,并在
坦率地說,即便
我們認為,盡管已初步達成共識的基礎框架在債務上調和赤字削減上采取匹配性策略,但當前美國經濟羸弱境況和美國政府的赤字依賴癥,很難讓市場相信美國政府削減赤字的誠意。具體而言,當前美國經濟二次衰退帶有明顯的基于基欽周期(存貨周期)的去庫存化特征。2007年至今已近五年正好接近一個基欽周期,最新的經濟數據佐證了基欽周期的可能性。其一,美國6月份耐用品訂單下跌2.1%,美國產業資本凈流出累積超過2000億美元(一季度同比下降51%),以及蘋果和GE等都持有超過600億美元現金而不愿投資等,反映美國正面臨新一輪去庫存化風險。其二,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3%低于市場預期的1.7%,一季度GDP由1.9%下調至0.4%,表明美國經濟羸弱趨勢已難以逆轉。
目前奧巴馬政府依然把希望寄托在赤字刺激計劃上,但市場擔心,是次通過的債務上限談判若缺乏可信的債務削減規劃,鑒于赤字刺激計劃更多的是增加支出,無助于扭轉經濟回落勢頭,那么政府收入增長的不確定性而支出卻激增將使美國政府更依賴于不斷的上調債務以避免違約。這將意味著美國債務風險將趨向長期化,標普等信用評級機構將不得不響應市場擔憂,依據美國政府資產負債結構等下調其信用等級。這將抬高國債收益率曲線和美國政府融資成本,從而正好迎合伯南克出臺QE3以壓低國債收益率。然而,若在美國國債信用評級被調低下,國債收益率曲線被壓低至與目前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伊伊,等你長大的時候 | 海外IPO窗口暫閉 中國公司受挫財報新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