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順預期調控”逐漸成熟
時間:12-05-14 來源:FT中文網
央行“順預期調控”逐漸成熟
市場預期的中國央行調降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終于到來。中國人民銀行5月12日宣布,從2012年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2012年2月24日第一次正式下調存款準備金以來,今年央行第二次下調存準率。此次調整后,中國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金融機構將分別執行20%和16.5%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中國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超84萬億元人民幣,市場估計,此舉將釋放4000億到5000億元左右的流動性。
對這次中國央行調降存準率,市場并不感到意外。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曾公開表示,從理論上講,(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可以非常大,但還是要針對具體的流動性狀況。這是央行官員今年明確釋放的政策信號。實際上,市場本來預期此次調降存準率在4月份就該進行。但考慮到4月份中國經濟運行數據的公布周期,在5月中旬調降存準率,無疑有著更好的政策效果,也卡準了時間點。
調降存準率的最大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了放緩跡象。上周公布的4月份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處在繼續“轉涼”之中。在貨幣來看,4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6818億元,不僅低于3月份的1.01萬億元,還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7500億元。4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較上年同期增長12.8%,增速低于3月末的13.4%,也低于經濟學家預計的13.3%。
從投資來看,今年前4個月,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75592億元,同比增長20.2%,增速較1-3月回落0.7個百分點。1-4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46869億元,同比增長27.3%,增速也比1-3月回落了1.6個百分點。
從工業生產來看,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3%,比3月份回落了2.6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5%。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這比一季度11.6%的增速放緩了0.6個百分點。
在外貿方面,4月份的情況同樣不妙。經過季節調整后,4月份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速分別為6.1%、7.2%和4.8%,這比3月份的7.3%、7.6%和6.9%的增速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放緩。
在物價方面,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7%,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4個百分點。在國內仍存在諸多漲價事實的情況下,CPI漲幅下滑顯示出經濟活力在明顯放緩。
宏觀政策分析的關鍵是準確判斷經濟形勢。在中國經濟全面“轉涼”的情況下,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必然進入一個“放松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從中國央行近兩年的貨幣政策操作來看,決策層采取了“順市場預期”的調控思路,即根據宏觀經濟形勢,采取與市場預期同向的政策操作,在政策變動的時間上也盡量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這不僅使貨幣政策在操作上顯得從容不迫,還給市場帶來了穩步、漸進放松的預期。
相比過去的突如其來、出市場意料的調控,現在的貨幣政策在操作上更加成熟了。央行的政策工具籃子里有什么工具?可能的操作尺度是什么?優先選擇哪些工具?央行對這些信息都盡量提前與市場溝通。實際上,成熟的貨幣政策操作方式,是以最適度的調整,提前引導市場預期,讓市場提前、自發地進行平穩調整。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正在朝此方向變化。
安邦研究團隊此前曾提出,今年“保增長”的重要性在增加,一旦經濟出現下滑跡象,宏觀調控就有“松一松”的必要。此次央行降準,就是政策操作的直接反映。就目前而言,央行的操作還是非常謹慎的,釋放的資金額度只涉及到4000億、5000億元。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下滑,央行還會繼續釋放資金。
最終分析結論:
隨著國內經濟持續放緩,貨幣政策已進入持續放松的通道,而存款準備金率這類數量型政策將是主打的政策工具。今年“十八大”之年,平穩的貨幣政策操作對于保持經濟穩定、維持國內穩定的市場環境,有著特別的意義。
摘自—FT中文網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窗外的Facebook | 油價暴跌折射全球緩慢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