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領導層第一道關
時間:12-11-20 來源:FT中文網
中國新領導層第一道關
此次中國領導層換屆正值世界經濟處于不穩定時期。歐洲仍在試圖尋找一個富有政治智慧的解決方案來化解歐元區危機,美國瀕臨財政懸崖。發達國家的調整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也許需要持續到本十年結束。對中國而言,這種外部形勢意味著出口的高速增長將永遠成為過去。
中國國內的挑戰也同樣嚴峻。中共“十八大”承諾,要讓居民人均收入在2020年底前翻一番。以過去的增長速度衡量,這個目標并不過分。然而,有幾大因素可能讓這個目標在本十年內實現變得富有挑戰性。面對出口增長減速,中國必須擴大國內市場。然而,十多年來,家庭消費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在下滑,沒有明顯跡象顯示未來這個比重會擴大。中國的勞動人口將在2015年見頂,在那之后,中國將只能依賴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來實現經濟增長。作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制造業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可能會在2015年至2020年之間的某個年份見頂。形勢正在發生變化。
中共新一代領導層似乎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十八大”強調了幾項改革措施,以求應對這些挑戰。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是改革戶口制度。戶口制度建立于1958年,目的是限制勞動力流動,特別是限制農村居民向城市流動。這項制度事實上是將一個人的合法居住地限定為其出生地。然而,如今中國有2.4億流動人口,其中1.6億人屬于農村戶口。
實際上,中國在2012年2月就宣布了新的戶籍政策。其中提出,小城市的外來人口如果在當地有穩定的工作和住房(包括租房),可以申請落戶。中等城市的外來人口如果在一個城市連續工作和居住三年以上,同樣可以落戶。
如果這項政策得到實施,將極大地促進國內消費,原因有兩點。首先,工人把大部分收入儲蓄了起來,因為他們必須為將來回老家做準備,如果讓他們在城市里落下戶口,將穩定他們的預期,促使他們增加消費。根據粗略估算,如果中國農民工消費水平提高至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中國家庭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增加4.2個百分點。
其次,一旦入了城市戶口,工人會把他們的孩子和父母接到城市,而城市人口增加將為服務業打開更大的市場。中國服務業嚴重發展不足,因此很有希望填補2015年-2020年期間制造業占比下降造成的缺口。
中國領導人并非選舉產生,但仍然存在政治周期。在1978年至2002年期間,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提高了中國經濟的效率,但也讓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土崩瓦解,同時也忽略了農村地區的發展。在過去的十年間,胡錦濤和溫家寶領導的政府出臺了重大舉措,重建社會保障體系,并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尤其是在教育領域。
在某種意義上,這屆政府可以說有些左傾。因而有理由預期,以習近平和李克強為首的新一屆政府將重返改革軌道。“十八大”的政治報告沒有提及工資改革。現任總理溫家寶推行了工資改革,以期扭轉中國日益加大的收入差距。新一屆領導層顯然不想延續現任政府的左傾政策。
如果新一屆領導層希望推行“十八大”期間闡述的改革措施,他們將面臨艱巨的挑戰。在宣布戶籍改革8個月之后,中國仍未出臺具體實施計劃。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本地居民都反對此次改革。地方政府認為,接納外來人口將極大地增加地方公共財政負擔,而城市居民認為,外地人會危及自己子女的受教育機會,并擠壓他們本已緊張的生活空間。與以前那些為社會帶來明顯益處、只增加個別人群負擔的改革不同,戶籍改革不會立即帶來益處,卻會明顯、而且立刻威脅到大多數人口的利益。
新一屆領導人將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政治智慧,才能為“十八大”期間承諾的改革爭取到適度的支持。姿勢已經擺好了,現在我們等待真正的行動。
摘自—FT中文網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翻一番” 亟須金融業支持 | 不是劉易斯拐點, 是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