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比人更重要
時間:13-03-25 來源:經濟觀察報
制度比人更重要
上周,歷經20多年的中國證券市場迎來了第七位證監會主席—一位有著豐富金融領域從業經驗、當年被稱為“改革猛將”的原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歷來請在監會掌舵人的更迭都是證券市場高度關注的大事,這次郭樹清去職肖鋼上位也并無例外,各方都在猜測和評估,新主席會給證券市場帶來什么樣的重要影響。
市場中的人們經常都在批評證券市場諸多不規范和不正常的行為,事實上,我們認為這種對于證券市場的領導人風格會對這個市場帶來多大影響的期待也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中國證券市場的前途和規范發展不能再寄托于某一個人的魄力和影響上,也不能寄望于證監會主席的更迭帶來革命性的進步。我們這個市場需要的是方向正確、穩定可期的一系列政策來為它保駕護航,而不是指望一人之力,這才是保證證券市場“三公”的長效機制。
因此,新主席肖鋼上任伊始,即表態“將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深得人心。證券市場是一個對信息和政策高度敏感的市場,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帶來山呼海嘯的影響,投資者也將會有巨大的損失。因此不管誰走誰來,這個已經逐漸成熟的市場要漸漸杜絕朝令夕改的做法。為政者也更不能因一已之好惡,抑或為了彰顯自己的風格與性格,而輕率行事。
當然,我們不是死硬頑固派的擁躉,證券市場的改革還要繼續,因為這個市場還存在著諸多不合理和沒有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的地方。不管是郭樹清還是肖鋼,要做的都是要改變這個市場的金融生態環境,放松那些不該有的管制,讓這個市場的機理更加完善健康。
有人說,肖鋼第一天上任股市就大跌,這是市場對新任者的不信任。這更像是半開玩笑的語氣話,即便確乎如此,也是市場和投資者仍遠不成熟的表現。事實上,市場的起起落落本該有自己的規律,我們要求監管層做的角色歸位,成為成熟的監管者,真正讓“市場的歸市場”,真正讓監管者的權力“關進籠子里”,讓他們真正成為這個市場中的一個環節,成為他真正的自己。
過去郭樹清在位的一年半時間,A股股市可謂“熊霸全球”,股指也創出了五年來的新低。但是我們認為,對于監管者的關注應該更多集中于他們對這個市場的規范做了些什么,包括“郭氏新政”—180天出臺的65個各項政策、法規和辦法—到底有沒有在正確的方向上為這個市場帶來推動。那么我們對于肖鋼的期待也應該聚集在這個方面。對于有些政策我們確實需要“郭規肖隨”,當然我們也更希望肖鋼這位昔年的“改革猛將”能帶給這個市場更多的良性變化。雖然有這種寄望與期待,但是我們卻不希望這個市場成為肖鋼的市場,而是希望肖鋼成為這個市場的肖鋼。
中國證券市場經過20多年的摸索,有缺陷,有進步。比如我們看到一直困擾監管層并改來改去的發審制度正在朝正確的、成熟的方向發展,監管層更為重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真實性,其實投資者在這方面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希望能一眼看到這些公司最真實的東西。這樣的方向也是我們希望肖鋼未來的施政中應該做到的。事實上,誰也不能保證肖鋼兩年或三年后不會變動,但希望到時這個市場不再因肖鋼的走而陷入迷茫。我們需要的是監管常態化的證券市場,更希望是制度在保證這個市場的良性發展,而不是哪一個人來保證。
摘自—經濟觀察報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尚德作繭自縛 | 沒有好模式:微博、微信是新浪騰訊們自掘墳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