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面馬云,雙面IPO
時間:13-07-2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雙面馬云,雙面IPO
在阿里IPO之前,就已經注定,它將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按照各大投行預估,大約在1000億美金上下。它也將成為全球市值第三大的互聯網公司,僅次于3000億美金的谷歌和1380億美金的亞馬遜,并有望在3年內超過亞馬遜。
雖然馬云經常接受采訪,但是接受香港專注財經報道《南華早報》的采訪,仍然是精心選擇的;馬云在受訪中對若干爭議問題直言不諱,甚至頗具爭議的說法,也與他很多時候“滑不留手、云山霧罩”的演講頗有不同。對馬云的言論,洞察世事的老江湖柳傳志都說看不懂,但是,這次卻有意讓更多人看得懂。
在整個采訪中,馬云一如既往氣定神閑中揮斥方遒,也似乎少了很多顧忌,對記者的各種問題來拒,極少打他所擅長的太極。媒體上的馬云,和真實的馬云可能本來就非常接近,但是也可能差之千里,讓人捉摸不透。
而這,也是阿里所具有的特質,即將到來的阿里IPO也充滿了玄機。
五大戰役后的帝國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即將選擇在香港上市,差異僅僅在于最近哪個季度的問題。其實,你很難想象,阿里是怎么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出色打完這“五大戰役”的:
第一,2012年阿里解決了最大的股權的問題,把支付寶成功剝離后,利用各種斗爭手段把雅虎從大股東的位置上“請下來”,解決了阿里生來就有兩大炸彈,這是阿里實現上市的必要前提。
第二,2013年阿里解決了股權結構問題后,又進行了新的利益安排和融資安排,目前阿里的股東結構里,有曾經叱咤風云的雅虎和軟銀,有外資巨頭投行,也有背景相當深厚的國內PE;債券人結構里,有國開行這樣的國家級銀行,也有大型的外資行~~~你幾乎很難在全球找到這樣的公司,成分如此復雜、利益如此均沾——但是,這也意味著上市前的平衡。
第三,2013年阿里再度完成了人事更迭和全新的戰略布局,讓出CEO崗位。
第四,馬云退而不休,從菜鳥網絡、金融完成了物流、資金流的兩大布局,又大肆收購高德地圖,入股新浪微博、UC、陌陌等企業,完成了移動化布局。
第五,也是眼下最值得關注的,阿里正迎來黃金盈利期,這直接成為IPO的催化劑。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季度營收同比激增71%,達到13.8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兩倍,達到6.69億美元,超過了此前一直領跑的騰訊。其實,這是一個相當“震撼”的業績,因為eBay第二季度的利潤也只有6.4億美金,同比下滑8%。無疑,這種快速的增長,將為阿里上市提供絕佳的估值。
這種商業戰場上大開大合,又妙手連珠的做派,其實是以一種很強大的戰略能力和執行能力作為后盾的,也無怪乎馬云自稱阿里的管理能力強于騰訊和百度,并非虛言。這背后也不僅僅是馬云一個人可以落實的,而是體現了組織能力和組織外的生態能力。歷史上可資借鑒的,或如漢光武帝劉秀曾經摧枯拉朽的全國征戰,或如解放戰爭里的三大戰役。
不論你是否喜歡這個公司,是否喜歡馬云這個人,阿里這兩年的戰略和執行能力,都讓人敬畏。阿里已經成為一個帝國,并且正在繼續快速擴張,1——2年后你如果去回望,會發現,在全球的互聯網版圖上,它前面可以仰望的只剩下Google,亞馬遜也只是等量齊觀,騰訊、Facebook、eBay則處于其后,百度則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阿里生態的另一面
馬云多次說,阿里不想做帝國,而是做生態。那是因為,帝國終究有其難以回避的致命缺陷,征服者就算推行王道,也往往因為組織老化而變得失去活力,或因宮闈之亂功虧一簣。
但是,很少有人問的是,人們常說的所謂生態,就是“健康”的嗎?恰恰不是,無論是草原生態、海洋生態,還是森林生態,里面的統治者都是極少數。你不可能不讓獅子在草原稱王,它是生態的統治者,也是生態的一部分——那么,阿里就是電商生態里的獅子,這也是阿里極少的“阿喀琉斯之踵”。
阿里的電商平臺極像商業地產模式。按照阿里13.8億美金的營收,也就意味著阿里從這個平臺上收取了85億人民幣的“地租”,加上阿里平臺上各種營銷公司的推廣收入,這些賣水的收入超過100億人民幣。就全年而言,以阿里很快的環比增速看,這個數字應該超過600億人民幣。
與此同時,2012年阿里平臺的全年總交易額超過1萬億,今年將超過1.5萬億。也就是說,阿里和上面的營銷公司的“地租成本”將占到總交易額的4%!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夸張的數字。
不要忘了,這是零售業。線下百貨式零售的毛利率大約在15—20%,家電類零售的毛利在10%左右。阿里平臺上面主要出售的都是服裝、家電、數碼等產品,服裝的毛利在40%以上,家電和數碼往往都在10%上下,平均毛利率應該與線下百貨相當。也就是說,在阿里平臺上的營銷成本已經占到了全部商家毛利的20%甚至更高。
問題是,在淘寶上付費推廣的商家只是其中一部分,在上千萬的商家當中付費推廣的主要是幾十萬家大店,還有相當流量不大的商家,所以這個占比無疑更高,絕大多數商家很難真正從這里賺到錢。
以毛利率最高的品類之一化妝品為例,據統計,國內在淘寶做化妝品B2B、B2C業務的商家近30萬家,但年經營流水在30萬元上以的約8000家,100萬和1000萬以上的僅為2000家和136家。按照10—20%的凈利潤計(其實很難,國內知名化妝品廠家80%的毛利也只能實現10%—15%的凈利潤),其中,30萬的人可以算個體戶,100萬營收對應10—15萬利潤,可以相當于二線城市線下一個小店,只有0.04%可以算得上“生意”。這些大店鋪中,部分是原廠商的天貓店,部分是靠營銷推廣起來的草根大店,也是購買阿里廣告的主力。
帝國是阿里的,生態也是,生態不過是更大的帝國,這很殘酷,但是事實。就像當初的蘇寧、國美加強版,它們可以有足夠高的定價權,讓你參與促銷你就要參與,讓你返點你就要返點—除非,你是真正的全球大牌廠商,那是用來吸引客流的,你是三星、歐萊雅嗎?當初樹立的“淘品牌”也曾經起到這個作用,現在都已經難以尋覓了,現在天貓上主打的也是三星、歐萊雅嗎?
當然,這時候有另一個好聽的故事,你來京東吧、當當吧,這樣才能制衡!其實,豹子也好、狼也好,拉攏兔子的時候,都是以獅子的殘酷為借口的。
這是阿里的另一面,也是電商的另一面,商業地產的本質,決定它的對手是萬達、沃爾瑪。記住,獅子沒有朋友,兔子也是。黑的一面,阿里帝國,與小商家無關,與新增就業無關,收稅后甚至也與便宜無關,只與阿里的股東利潤有關;但是,紅的一面,它與消費者的便捷性有關,它順應了互聯網大趨勢,而贏家通吃,這是一個頂級商人應得的。
回到阿里的IPO,它成長的天花板,主要取決于商家線上成本和線下成本之差,取決于中國的網購人中滲透率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至于給它多高的估值,還得市場生態來定,所謂市場生態,主要取決于莊家阿里、投行。如果估值超過1000億美金,小散恐怕還是要小心。當初阿里巴巴上市套了無數人,區別在于,今天阿里巴巴集團上市,不再有人能私有化。
因為,你面對的是雙面馬云,雙面阿里和它的雙面IPO,他們都極為成功,但是不要自我“代入感”太強了。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利率市場化單邊提速 貸款利率下限全線放開 | 超級電視?還差得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