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下一波歐洲銀行危機
時間:14-08-20 來源:
注意,下一波歐洲銀行危機
葡萄牙最大上市銀行必利勝(BES)上半年巨虧36億歐元,股價一瀉如注。對沖基金得勢不饒人,加強火力狙擊,必利勝股價今年累計暴挫八成,政府決定動用公帑挽救。
過去兩年,歐債危機已逐步淡出市場視線范圍,西班牙、意大利以至必利勝所在國家葡萄牙,主權債息無不大幅回落,政府舉債成本較歐債危機爆發前還要低。歐元區不再風聲鶴唳,對環球金融穩定無疑貢獻良多,但表面平靜非但掩蓋不了銀行業和經濟的深層憂患,歐洲央行承諾竭盡所能捍衛歐元區,更為歐洲銀行危機重組埋下伏線。驟聽之下,老畢的話好像前言不對后語,但大家只要把焦點由金融市場轉移至實體經濟,從企業、百姓、政府與銀行之間的互動思考問題,歐洲央行的承諾治標不治本,答案便寫在墻上。
治標不治本
下一波歐洲銀行危機將于何時何地爆發無法預料,但保加利亞6月出現擠提、葡萄牙7月發生必利勝風波,恐慌也許談不上,但類似事件接踵而來,銀行深層矛盾難解,警號已清楚響起。
不容否認,歐洲央行承諾必要時入市買債,成功阻止邊緣國債息狂升“沖散”歐元區,西意葡經濟困局雖半點未減,但隨著借貸成本降至歷來最低水平,融資無路舉債無門、國家違約逼在眉睫的緊急狀況,早已迎刃而解。
可是,歐債危機卷土重來的可能性下降,不等于銀行和實體經濟困境紓緩。
西意葡政府債券的投資者,主要為當地金融機構,歐洲央行金口既開,必要時入市力撐,銀行遂放心增持邊緣國主權債,以享勝于德英等大國債券的投資回報。然而,銀行在債券上配置的資金越多,向當地企業和消費者提供的信貸便越少,試問邊緣國經濟如何能穩步復蘇?歐洲公司融資極度依賴銀行,百業“五行欠水”,資金周轉尚且未必有著落,遑論擴張增聘。
在這樣的環境下,失業率超高的希臘、西班牙;未至超高卻也甚高的意大利、法國,就業市場改善談何容易?經濟不景、失業居高難下,企業、家庭的還款能力豈能不持續惡化,銀行呆壞賬問題焉能不益發嚴重?
回想歐債危機如火如荼那段日子,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若不“拍胸口”竭盡所能,世人所知的歐元區今天是否依然存在,難說得很。然而,話得說回頭,財困國水浸,正是迫使她們“洗心革面”厲行改革的大好時機。如今“雨過天晴”,必利勝陷困前,西班牙舉債成本一度且低于美國。融資既易如反掌,財困國在經改上能拖就拖,于公共財政上故態復萌能借就借,可能性不容抹煞。歐洲央行的承諾雖大大降低歐債危機失控的風險,但銀行既不會因此而活化信貸,增持邊緣國債券之舉更導致投入實體經濟的資金減少。這一切,對改善就業和紓緩不良貸款皆有害無益。
惡性循環積重難返
歐洲央行以至整個歐盟,迄今對這個深層次矛盾拿不出任何妥善解決方案。老畢無法預知下一波歐洲危機何時發生,但銀行業肯定是高危地帶,當中意大利的情況尤其值得關注。
意國銀行業協會上月發表的數據顯示,不良貸款總額從2008年的870億歐元,急升至2900億歐元水平;過去三年,意大利四十家主要銀行集團平均計算錄得經營虧損。隨著失業高企經濟疲弱,銀行為控制資產質素,信貸條件持續收緊,惡性循環就此形成。
美國金融危機最黑暗時期,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約在5.6%水平見頂。意大利銀行整體呆壞賬高達2900億歐元,折合港元接近3萬億。老畢相信,意大利當前境況,較金融海嘯時期的美國差得多。
歐洲央行的承諾治標不治本,而歐盟正在推動的銀行業聯盟(banking union),一則遠水難救近火,二則主要針對銀行出事后如何安排投資者和儲戶分擔拯救成本,借此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對帶領實體經濟與不良資產走出惡性循環并無明顯幫助。
歐洲銀行業下一波危機,一時三刻未必便全面爆發,但不及早處理,矛盾只會愈積愈深,最終必再度禍延全球。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對話 | 熊曉鴿: 投資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90后會... | 標普1000點到2000點過程中的前二十大牛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