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的故事才剛剛、剛剛拉開序幕(格隆匯—港股那點事)
時間:14-11-21 來源:格隆港股那點事
阿里的故事才剛剛、剛剛拉開序幕(格隆匯—港股那點事)
世紀IPO只是一個開始
上周五(11月7日),上市不足兩個月的阿里巴巴(BABA)在美國在美國再創歷史新高,收盤價114.56美元,這個價格較公司68美元的招股價已上漲68.56%,公司市值已達28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7829億元——這個估值已經超越了當初上市前市場上哪怕最樂觀的投資者的估計——這其中也包括了格隆——8月31日,在阿里上市前,格隆把對阿里的定價調整為1950億美金(參見格隆匯官網文章——“格隆對阿里巴巴上市前的最后解讀”),這個定價當時招致了市場幾乎一致的批評,但現在回過頭看,阿里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9月19日阿里上市塵埃落定后,很多朋友都躍躍欲試,試圖做空阿里,并詢問格隆意見。格隆在9月21日的文章中(請參閱格隆匯官網文章——“格隆對阿里巴巴塵埃落定后的若干反思”)明確表達了意見,在此一字不改抄錄如下:“這是個長期看好的品種。沖著短期的略微高估去做空,這是在和自己內心的不忿在較勁(人多少都有不忿他人太風光的內心情節),沒必要,也不是賺錢的合理邏輯與正當路數。如果中國經濟不出大問題,阿里不犯大的錯誤,阿里市值總有一天會上4000億乃至6000億美金”。
如果阿里占股比例20%的陌陌,以及占股比大約30%的螞蟻金服上市進程不發生什么意外,格隆的以下兩個判斷是大概率成立的:
1、阿里市值會輕松突破3000億大關并向格隆預計的4000億進軍;
2、念念不忘做空阿里的人,會因為戰略上的錯判而不得不去重新買底褲;
對競爭對手而言,阿里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以企及
阿里上市時,有句經典的廣告詞是:昨天你對我愛理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這句廣告詞一度讓無數被心目中女神拒絕了的屌絲熱淚盈眶,并激勵了一批人義無反顧擼起袖子干革命。
沒錯,馬云是屌絲出身,但,阿里從來都不是——電商這個商業模式天生就是貴族。
阿里選擇的商業模式是電商,電商是直接做買賣和支付的生意——格隆前期的文章專門強調過,人類所有的經濟行為最終都會歸結到支付環節——你的商業模式距離支付環節的遠近,決定了你離屌絲更近,還是離貴族更近——所以我們看到銀行一直是中國經濟體系以及證券市場最賺錢、市值最大的行業,因為他們把持了最關節的支付節點并坐收買路錢(所以我們的股市一直沒有起色,因為貢獻股市主要利潤和市值的永遠是這批的死而不僵的老面孔,而沒有空間留給新誕生的facebook、特斯拉這樣的新崛起公司)。騰訊的微信社交看似熱鬧(用戶在線時長、用戶粘性等都遠遠優于淘寶用戶,格隆身邊很多朋友白天第一件事就是開機打開微信,晚上睡覺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瞄瞄微信朋友圈),但,社交說白了就是聊天,99%的人聊完天后做的下一件事是洗洗睡,而不是掏出銀行卡付賬。
這很類似中國足球隊,所有隊員無比勤奮地帶著球滿場跑,無比熱鬧,但就是不射門。阿里不跑,阿里只做一件事:把球放在十二碼的罰球點,然后,射門!
所以騰訊需要面對流量變現的問題,所以張小龍需要絞盡腦汁考慮怎么讓龐大的微信聊天人群從口袋里掏出銀行卡,所以騰訊試圖采用微信紅包、嘀嘀打車、微信電商,入股京東等各種手段試圖偷襲阿里的電商老巢,但效果不大——用一句粗話,騰訊這些動作是試圖黑虎掏心,一把拽住阿里的睪丸,但最后卻只是扯到了阿里的褲襠。對于BAT三家巨頭來說,各自的老巢(騰訊的社交、百度的搜索、阿里的電商)都足夠穩固和強大,很難被偷襲。所以我們看到馬云做“來往”去南極燒企鵝,但最后明顯南轅北轍去到了北極。所以我們看到騰訊搞微信紅包,做電商的各種嘗試,最后傾力支持劉強東這個“打手”,效果都不明顯。倒是阿里注冊“雙十一”商標反戈一擊,讓劉強東義憤填膺:這個由阿里巴巴一手打造出來的不是節日的節日,從此京東等其他電商不能想用就用,想參和就隨便參合了。
對于劉強東的憤怒,網上對此最捧腹的評論是:馬云說,我只是把別人喝奶茶的時間,用來去注冊商標了。
所以我們能夠理解騰訊在7月7000萬美金入股丁香園,10月又一億美金入股掛號網這兩家總部都在阿里老巢杭州的在線醫療公司——惡心馬云也罷,打冷槍也罷,總之騰訊已經明白與其去做掏阿里電商老巢的無用功,還不如抓緊在類似移動醫療這些大家起點都差不多的領域盡早做些戰略布局。騰訊入股網絡彩票供應商華彩控股(1371HK)也是這種務實思路的延續。
對BAT這幾家競爭對手而言,阿里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以企及。我們不知道阿里會膨脹到多大,但對于百度和騰訊而言,與阿里已經越來越不是一個級別:這如同金磚五國一樣,大家當初都是一起玩的好基友小伙伴,但幾年后就滄海桑田,俄羅斯已經根本沒有資格繼續呆在金磚五國內(請參閱10月12日格隆匯官網的格隆文章“全球化的終結: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那些忽悠去投俄羅斯股市的,應該先給自己洗個冷水澡),巴西的滯漲繼續演繹下去,遲早也神話褪盡,泯然眾人。
很多故事是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但阿里不是。阿里的故事剛剛拉開序幕:阿里上市與融來錢后的批量收購只是第一步(我們拭目以待阿里的收購),第二步是螞蟻金服,第三步才是大數據。所以很多看馬云不順眼的人都在告訴格隆一件事:隨著萬達年內香港上市,中國首富會重新變成王健林——在格隆看來,談首富之爭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1、馬云的錢是不借助任何非市場以外的手段賺回來的,這樣的首富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首富;
2、你忘了,馬云后面還有另一個龐然大物:螞蟻金服。螞蟻金服上市的估值樂觀一點到1000億美金完全不算過分(請參閱格隆在本文后面對螞蟻金服的分析);
你看過“動物世界”嗎?知道螞蟻大軍跨越叢林的恐怖陣仗嗎?
所以,格隆在善意提醒一下:看馬云不順眼,罵罵馬云就好了,他不會對你跨省的。但不要試圖做空阿里。格隆還是堅持自己的判斷:阿里會變成一個很恐怖的龐然大物,一個地跨全球的商業帝國——除非他自己犯錯,自毀長城!
阿里已經渡過PC電商向移動電商轉型的陣痛期
本周阿里巴巴公布了上市之后的第一份季報。因為很多投行已經開始正式覆蓋阿里,相信各位已經看到不少關于阿里本次季報的點評,格隆就不在此過多討論季報中的細節。格隆只提醒季報中有幾個關鍵的運營數據:
首先是三季度GMV仍保持同比48.7%的高速增長,手機端GMV的增長尤為迅速,高達262%。
其次是移動端的貨幣化率由二季度的1.49%提升至三季度的1.87%,基本可以消除移動端貨幣化率在上市后會出現回落的擔心。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中解釋移動端貨幣化率的上升是因為移動端流量的提升使得更多的客戶愿意為移動端廣告付費。由于移動電商GMV占比的提升和貨幣化率的提升,三季度移動電商營收已經占到中國零售營收的29%。
當移動電商走上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認為阿里已經渡過PC電商向移動電商轉型的陣痛期了。
另一個比較顯著的運營指標變化是運營利潤率的下降,即使以調整后的NonGAAP運營利潤率來看(把期權費用和無形資產攤銷全部加回),調整后運營利潤率也從二季度的51.7%下降到三季度的47.3%。影響運營利潤率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是UC Web和高德的營收在三季度并表,拖累了利潤率,電話會議上管理層透露并表對利潤率的影響有3.5個百分點。
第二個因素就是阿里巴巴對新業務的研發投入,包括手機操作系統,本地化服務和數字娛樂。
第三個因素是本季度阿里增加了市場營銷的投入。由于阿里管理層表示會持續對新業務進行投入,運營利潤率的下降恐怕是未來一段時間無法避免的趨勢。
最后一點讓格隆印象深刻的就是季報中披露的阿里對員工的股權激勵。在上市后的第一個季度,阿里對全體員工發出了30億元人民幣的股權激勵。如果按照阿里招股書中披露的2.2萬員工計算,平均每位員工在三季度收到的期權紅包就有13.6萬人民幣。今年以來阿里累積發出的股權激勵已經達到50億人民幣,平均每位員工22.7萬元,盡顯土豪公司本色。
據說應女嘉賓強烈要求,“非誠勿擾”節目組遴選男嘉賓時,對阿里男員工,只要未婚,就直接通過:嫁人只嫁阿里郎!
假如不靠收購,已經膨大的阿里還有多大膨脹空間?
剩下要討論的問題是:阿里已經2800億市值了,未來奔4000億,乃至6000億市值,靠什么?
在格隆看來,阿里巴巴已經平穩渡過了移動互聯網的轉型期,我們已無需太過擔憂阿里當下的經營狀況,而是應該思考一下體量已經膨大的阿里未來增長空間在什么地方。下面格隆只討論阿里巴巴未來內生式的業務增長,也就是從阿里巴巴現有業務中延伸出來的增長,而不去考慮那些靠并購獲得的增長——比如這個季度已經并表的UC和高德,以及剛剛披露的持股20%的陌陌都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內。
討論阿里巴巴的內生增長,一定要了解阿里巴巴目前業務線的架構。在阿里巴巴的招股書中,有一張描述阿里巴巴現有業務架構的圖表。格隆覺得這張圖清楚的描述了阿里巴巴現有業務之間的關系、阿里巴巴的核心競爭力以及阿里巴巴未來業務延伸的方向,很多人忽略了這張圖的意義。
這張圖清晰描述了阿里金字塔型生態系統的三大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金字塔頂端的六大電商平臺、金字塔中間層的三大服務平臺,以及金字塔最底層的技術平臺。
最上面是阿里巴巴的六大電商平臺。這六大平臺放在圖的最上面因為電商平臺是直接面向客戶的,與客戶的距離最近,客戶對這六大板塊的感知最直接。六大電商平臺的下面是支撐阿里巴巴業務的三個服務平臺體系,分別是:
(1)提供擔保與支付功能的支付寶平臺,也就是現金流動的渠道;
(2)提供物流信息服務的菜鳥物流,也就是商品流動的渠道;
(3)為電商平臺上的賣家提供廣告服務、以及將電商流量變現的阿里媽媽平臺。
這三個服務平臺是阿里巴巴電商業務的支撐,也是阿里巴巴核心競爭力所在。圖的最下面是更加底層的阿里云平臺,也就是支撐上述三個服務平臺的技術平臺。
最上層的電商平臺、中層的三個服務平臺以及底層的技術平臺都有各自延伸的足夠空間與可能,下面格隆逐一解剖。
首先電商平臺。
電商平臺的擴展包括做廣和做深兩個維度。做廣就是增加商品的品類,比如前段時間引起在線旅游市場震動的阿里巴巴在線旅游平臺“去啊”——去哪兒不重要,重要的是去?。?/B>估計去哪兒要吐血——格隆由此聯想到的是,既然阿里土豪開始布局在線旅游,在該領域大格局既定的情況下,去啊就一定只是個幌子,手握大把美元的阿里土豪一定會收購!什么,你問收誰?我可沒說它要去收攜程,反正必須收購!)。還有以“天貓汽車節”為代表的汽車電商。這些產品都將阿里巴巴的電商擴展至新的品類。
做深的含義包括O2O電商與配送渠道的下沉,兩者都需要中間層的服務平臺做出相應的拓展來支持。O2O電商需要支付平臺能夠延伸到線下。而渠道的下沉則需要物流配送體系能夠延伸到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支付平臺延伸到線下的雛形就是手機支付寶,目前的手機支付寶已經可以通過二維碼和NFC等方式支持一些線下支付的場景。而物流平臺的擴展則是通過菜鳥來建立一個標準化的物流服務體系,并接入更多的第三方物流來實現。目前一個成功的例子就是天貓的大家電在接入日日順物流之后有效的拓展了天貓在農村市場的份額。日日順目前擁有7600多家縣級專賣店和26000家鄉鎮專賣店,在全國2800個縣擁有物流配送站。這種由菜鳥物流提供技術服務和數據支持、日日順提供配送網點的合作顯然是一種雙贏的模式。
電商平臺的擴展只是馬云在2012年網商大會上提出的(電商)平臺、金融、數據服務三大業務的第一步,金融與數據服務兩塊業務則蘊含著更大的潛力。金融和數據服務本來都是為了支撐電商平臺的中后臺服務,在上面阿里巴巴的業務架構圖中處于中層和底層。馬云的布局就是想要把自家的中后臺業務打包成標準化的產品,讓這些本來只服務于自家電商業務的服務平臺和技術平臺也能被第三方的用戶所使用。目前看起來金融和數據服務兩大業務板塊中,布局更加完善是金融業務平臺。因此余下的部分格隆就專注的討論一下阿里巴巴的金融業務布局,也就是以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為前身成立的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簡稱“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馬云花了巨大代價贖身的超級性感美女
很多人看馬云不順眼,甚至上升到對馬云人品口誅筆伐,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馬云把支付寶(目前螞蟻金服的主要資產之一)從阿里巴巴集團剝離了出來。這件事的是非不論,格隆只想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讓馬云愿冒天下之大不韙,寧可付出巨大經濟代價(參考格隆后文的展開分析)甚至人格供給都要剝離出來的是個什么東東?
是的,螞蟻金服非常、非常性感!自古沖冠一怒為紅顏的事多了去了,就不許屌絲馬云這么干?更何況他干或許沒有節,但有理有據!利己只有的,有多損人就真不至于。在阿里身上賺了個盆滿缽滿的楊致遠計較這事,多少顯得矯情。深諳中國做生意的方法,“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亞洲首富孫正義就從沒對這事公開提出異議。
下面格隆幫諸位全面解剖一下螞蟻金服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馬長老小心翼翼藏在深宮的性感美女!
螞蟻金服的前世今生
2011年下半年,阿里巴巴與雅虎、軟銀簽署三方協議,支付寶股權轉讓風波告一段落。
2012年9月,馬云在網商大會上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將從2013年1月1日起轉型,重塑平臺、金融和數據三大業務。
2013年初,支付寶和阿里金融組織架構調整方案浮出水面:支付寶被拆分為共享平臺事業群、國際業務事業群和國內業務事業群。加上原來的阿里金融,阿里金融的四大事業群梳理完成。
2013年3月7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四大事業群為班底,以支付寶的母公司浙江阿里為主體,籌建小微金服,并任命彭蕾為CEO。
2014年6月11日,浙江阿里更名螞蟻金融,變更后的經營范圍包括接受金融機構委托從事金融信息技術服務外包,金融業務流程外包等。
螞蟻金服股權結構的演變
浙江阿里最早注冊資本50萬,其中馬云出資5萬,偉業(杭州)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業公司”)出資45萬。2005年3月,馬云與偉業公司分別增資45萬和5萬,浙江阿里的注冊資本增至100萬,兩者各占一半股份。
2005年7月,偉業公司從浙江阿里撤出:30%的股份以30萬的總價轉讓給了馬云,其余20%則轉入阿里巴巴集團18位創始人之一的謝世煌名下。
2011年的浙江阿里,注冊資本達到7.11億元,但股權結構不變,馬云與謝世煌仍舊分占80%和20%的股份。
2012年12月,馬云向浙江阿里引入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君澳”),使得前者的注冊資本擴容至12.2881億元,馬云和謝世煌的股份則被稀釋至46.2886%與11.5721%,君澳持股42.1393%。工商資料顯示,君澳的有限合伙人(LP)包括劉振飛、吳詠銘、陸兆禧、彭蕾等20位阿里高管,他們同時也均為目前已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伙人,其中4人為螞蟻金服的高管;而君澳的普通合伙人(GP)是一家名為杭州云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企業,注冊資本1010萬元,由馬云獨資持有。
2014年6月11日,馬云和謝世煌分別簽署贈予協議,將46.2886%和11.5721%的浙江阿里股權贈予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君瀚”)。至此,浙江阿里的股權變為君澳持股42.1393%、君瀚持股57.8607%。君瀚成立于2014年1月,其有限合伙人(LP)為馬云和謝世煌,普通合伙人(GP)與君澳一樣,是馬云的杭州云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螞蟻金融對外發布公告,解釋未來的股權安排,即40%的股份作為對全體員工的分享和激勵,剩余60%股權將用來逐步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告特別提到馬云的目標持股狀況—不高于其在阿里巴巴集團中的持股比例。在阿里巴巴集團中馬云持股8.9%,而他目前持有螞蟻金服的股權比例為46.2886%。
螞蟻金服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利益關系
目前阿里巴巴集團目前并不持有螞蟻金服的股份,但是阿里集團與螞蟻金服之間卻存在著緊密的業務和利益上的聯系:馬云當初剝離螞蟻,是做了很多對阿里巴巴集團承諾的!
換句話說,馬云拿走支付寶,不是搶,而是花了巨大代價贖身的——格隆帶諸位看看這些承諾和代價。
首先,阿里巴巴使用支付寶提供的服務必須向螞蟻金服支付費用,因為支付寶是螞蟻金服旗下的公司。
根據2011年支付寶股權問題達成的協議,支付寶公司必須向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其稅前利潤的49.9%作為知識產權使用費和技術許可費。這筆費用在支付寶被螞蟻金服收編后由螞蟻金服支付其稅前利潤的37.5%給阿里巴巴集團。另外螞蟻金服需要支付給阿里巴巴集團相當于旗下“微貸”業務日均貸款規模2.5%的年費。
在螞蟻金服上市后,阿里巴巴集團有權一次性獲得螞蟻金服37.5%市值的現金補償或者是繼續享有螞蟻金服37.5%的稅前利潤。另外,阿里巴巴集團還有權在螞蟻金服上市后收購其33%的股權。一旦33%的股權收購完成,阿里巴巴在螞蟻金服中享有的權益也將從37.5%變為33%。
螞蟻金服的六大業務板塊
(1) 支付業務板塊。支付寶作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2014財年的支付額為14000億人民幣。總的支付次數與同期國內刷卡消費總的筆數相當。
(2) 小額貸款業務。微貸作為螞蟻金服旗下的小額貸款平臺,截至2014年六月累積服務小微企業80萬家,累積貸款額超過2000億人民幣。
(3) 理財業務。余額寶作為中國最成功的貨幣基金,對中國基金行業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截至2014年六月,余額寶規模為5742億人民幣。
(4) 保險業務。螞蟻金服旗下的眾安在線是全國第一家基于互聯網的保險公司,于2013年11月開業。公司的在線保險業務對所有保險公司開放,同時推出有特色的自營保險品種。一個成功的例子就是在淘寶購物時的退貨險。
(5) 銀行業務。阿里網絡銀行注冊資本10億元,堅持純網絡形式,無線下網點。提供小微金融服務,業務范圍涉及存款、貸款、匯款等業務。
(6) 征信服務。芝麻信用是螞蟻金服目前正在布局的一個征信服務平臺。因為阿里巴巴手中積累了海量的用戶消費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就可以評估出每個用戶的資產情況和信用等級。
令六宮粉黛無顏色的螞蟻
如果您懂得螞蟻做的這6大業務布局的含金量,就不難理解這公司未來會怎樣風姿綽約,會怎樣回眸一笑百媚生!如果中國有一天放開金融管制,或者至少部分取消那些死而不僵的國有銀行的特權,你就會發現在螞蟻面前,他們就如同侏羅紀的恐龍,多么不堪一擊。
這如同格隆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如果給騰訊頒發一張電訊牌照,這幾大所謂的國有電訊運營商不死也會脫層皮。
當螞蟻金服的6大業務線布局完畢并最終IPO的時候,格隆相信,這又會是一家市值千億美金級別的公司。
目前各大投行給出的估算大概都是螞蟻金服為阿里巴巴每股貢獻4美元的價值,隱含的螞蟻金服的市值僅為300億美金左右——格隆把這話撂在這:如果是這個估值,你最好放棄一切娛樂,包括泡妞,去搜索你的所有社會關系,打通七大姑八大姨的所有關系,入股螞蟻金服——賺錢很重要。
格隆想說的是,不要一錯再錯:錯過了阿里,不要再錯過螞蟻。低估過阿里,不要再低估螞蟻!
摘自—格隆港股那點事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投資鐵律:凡超額收益,必有高深壁壘 | 雷軍最新演講:小米將開創互聯網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