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怎么看一路一帶
時間:15-01-20 來源:悟空投資
2015年,美國即將進入加息周期,美元正從新興經濟體持續不斷的流出,油價大跌又導致原油出口國家經濟遭創,也進一步牽連以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出口為主要生計的國家。俄羅斯經濟已經步入衰退,12月15日,印尼度大幅貶值1.9%,創1998年來最大跌幅,泰國11月大米出口環比下降40%,泰國央行則把2015年GDP從4.8%下調到4%。阿爾及利亞2014年石油出口額從633億美元下降到600億美元,同期進口額則將超過660億美元,財政狀況堪憂。巴西2014年前11個月,貿易逆差達42億美元,主要原因就是石油、鐵礦石、大豆價格和需求的下降。
墨西哥則把2014年GDP增速從4%下調到2.35%,油價下跌增加了墨西哥招攬國際資本開發本國油氣資源的難度。
怎么辦?所有國家都不約而同抓住“投資”這根救命稻草,印尼總統佐科剛剛宣布未來5年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要新建1000公里高速公路,3258公里鐵路,29座水電站等。印度則宣布一項雄心勃勃的高鐵計劃,建設一條從德里到欽奈的1750公里的鐵路,這是地球上僅次于蘭新高鐵的第二長度的鐵路。
俄羅斯宣布要與中國建設一條7000多公里的鐵路,途徑哈薩克斯坦,聯通兩國首都……但問題是,錢從哪里來?
這個時候,中國金主的挺身而出,使得全世界對于未來的預期,都越來越倚重于中國的“一路一帶”計劃。這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政治,都將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或許將是驅動中國新階段增長和邁上新臺階的發動機、催化劑。
一、資金
對于印尼、印度、俄羅斯、泰國這樣的國家來說,一方面想通過投資拉動經濟,對沖美元回流,另一方面,本國制造業基礎薄弱,有限的美元儲備又要極度珍惜以維護本幣匯率穩定,很難用之于投資基礎設施。而對于中國來說,外匯儲備相對充裕,具備資金實力,且制造業體系完整。因此,一帶一路的計劃恰逢其時。本質上是對外輸出人民幣,短中長期政治經濟軍事利益巨大,最大的風險則在于國際政治。
資金方面,中國做了充分的組織和運籌。
2014年底,旨在向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的亞投行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22個創始會員國,包括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預計各國在2015年內完成章程談判和簽署工作,使亞投行在2015年底前投入運作。
2014年11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如果看當前1400億美金資金規模,是否夠用呢?簡單測算,這筆錢可以覆蓋莫斯科-北京、印度德里-欽奈的高鐵建設所需資金,中國高鐵建設的成本大概在每公里1億元,莫斯科到北京7000公里,印度德里-欽奈1750公里。另外,如果再加上未來新進入的資金,以及其他資金來源,基本上可以看出,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計劃,背后的資金支持是充分的。至少,在初期,對于項目的啟動來說,1400億美金是足夠了。
一方面,這筆資金開拓了中國巨額外匯儲備新的投資渠道,之前中國的錢都存在西方的銀行里,利息低,而這筆資金投資周邊國家,收益率會提升很多,當然風險也同時提升了;另一方面,這筆資金將換來中國的國際政治利益,1400億資金帶出去的不僅是經濟發展模式,也是政治發展模式,文化、價值觀,當前很多非洲國家都有一個認識,誰跟中國走得近,誰就有發展,這正是中國希望看到的結果。
當然,更現實的是,這筆資金,對于中國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巨大的商機。
二、2015年落實哪些重點項目?
2015年的建設重點在東南亞、南亞、中亞。
東南亞方面,首先是聯通昆明到泰國曼谷的鐵路,泰國境內中國將參與投資、修建一條867公里的鐵路,連接泰國東北部廊開府到曼谷,這樣就可以把鐵銜接上中國與老撾之間的鐵路線。中國境內,玉磨鐵路則獲得發改委批復,連接玉溪和中國老撾邊境的磨憨。這條線路修通后,昆明到曼谷,就不僅可以乘飛機,又可以公路自駕,還可以乘坐高鐵了。物流、人流極大便利。最后也可直通印度洋。
第二是,大湄公河開發。重點項目是皎漂港,1月30日將投入使用,從中東運來的原油,在這里卸下儲存,并通過中緬原油管道輸送到昆明,中國還將從這里建設一條鐵路連接到昆明,將成為中國進入印度洋最便捷的入海口,這破解了馬六甲海峽之困。
另外,緬甸伊洛瓦底江密松水電站也將恢復建設,這是中電投在這條流域上計劃修建7座梯級水電站的第一座。
南亞方面,中巴經濟走廊是重點,中國將修建一條1300公里,連接喀什到瓜達爾港的鐵路,這樣就又多了一條印度洋的入海口,直接連通中國,將降低對中緬天然氣管道的依賴。
斯里蘭卡愿意提供港口讓中國潛艇和軍艦停靠,這對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存在乃至海上絲綢之路的安全意義重大,因此,重建它的北部港口和南部港口也是重點項目。
更重要的是,拉近印度的“中緬印孟經濟帶”,這也是必將迅速推進的重點項目群落。
三、海外高鐵建設哪些公司受益?
海外建設,鐵路項目居多,那么,哪些重點公司會最受益呢?
晉億實業,高鐵扣件龍頭,也在向O2O的轉變方向。扣件跟新建里程相關,一般在開工第3-4年需要安裝,投入營運的前一年。當前中國高鐵營運里程1.4萬公里,海外1萬公里,里程的增長速度應該處于峰值下坡的階段。
晉西車軸,馬鋼-晉西子公司高鐵用車輪組,剛剛研發出來,毛利率40%之上,當前公司車軸產品毛利率僅有15%,貨車車輛毛利率僅有15%,且占比低,未來高鐵車軸和貨車占比提升,打開凈利率提升空間,且有國企混合所有改革,兵器集團改革的預期,當前凈利率僅有4左右,大大低于同行。公司一些鐵路轉向架等產品是國內唯一有出口資質的企業。車軸,每年替換需要13萬根,新增3.3萬輛各類鐵路車輛,用14.5萬根,出口需求17萬根,加到一起45萬根左右,公司年銷量14萬根,占比35%。
北方股份,貨車C80,毛利率25%,高于同行,技術優秀,下游是中鐵建和神華,出口等,海外占比18%,且訂單大幅增加,積極開拓海外,海外高鐵建設,最直接收益。當前中國鐵路貨車年銷量4萬輛左右,國內保有量68萬輛,未來總體市場還有提升空間。
中國南車2012年簽訂的海外合同約25億人民幣,2013年暴增到140億元,2014年如果算上墨西哥那一筆,則達到160億元。中國北車2014年海外合同也達到近百億。
位于吉林省的利源精制,之前負責給長春客車廠供應高鐵用鋁材,近期則引進日本三井的技術,向高鐵機車整車生產進軍,激發了新的想象空間。
四、自貿區
通路建設完成后,更重要的是自貿區。這是中國布的一個非常大的局。
2015年關鍵看能否與美國簽訂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核心是外商投資的“國民待遇”問題,中國資本占美國外商投資僅1%,美國占中國僅3%,如果BIT能夠突破,對于經濟發展和兩國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機會和挑戰。
比較起來,中國與12個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自貿協定談判,進展相對順利。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談判已經完成,韓國進展也順利。
從小區域到大區域,從亞太到美洲、大洋洲、中亞、歐洲,全部連通之后,將是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市場。
五、風險
投資風險。與馬歇爾計劃不同,當時美國投資的歐洲,本來就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人才和規則,另外,歐洲戰后經濟百廢待興,本來就是有很大的增長彈性,而中國當前要投資的地區,都是新興市場國家,不僅投資環境差,且投資項目的回報率低,且投資地區的經濟增長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文化風險。國際經驗表明,并不是一個國家對外援助越多,越能夠被其他國家接受,這背后更要依賴軟實力。最糟糕的結果是,中國花了錢,但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敵意不減反增。
政治風險。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與美國在亞太主導的TPP相競爭、對抗,這將更加助長美國國內的對華強硬的勢力,尤其是共和黨把控了參議院后,未來,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與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都會卷土重來。
摘自—悟空投資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重磅!小米+金地=?國內首個互聯網住宅即將誕... | TED演講: 如果你做的事情毫不費力 那就是在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