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沉淪 上海互聯網怎么了?
時間:15-03-10 來源:騰訊新聞
整體沉淪 上海互聯網怎么了?
曾經,上海為何出不了馬云的討論火熱一時,這代表著上海上下希望發展好互聯網的殷切希望。不過,8年時間過去,上海不但沒有出現馬云,整個互聯網產業發展反而讓人憂慮。
近些年,上海雖然出了類似餓了么、洋碼頭等新銳互聯網企業,但不僅企業數量偏少,發展規模還不算大,反倒是一些曾經火熱的互聯網企業消沉得很快。
比如,盛大、巨人、九城、久游等曾經耀眼的企業快速衰落。少數幾個相對大的成熟互聯網企業還被并購,最近2個月,萬達3億美元控股快錢,58同城2.67億美元收購安居客。
而這兩年北京崛起了小米、美團、京東等企業,深圳產生了華大基因、大疆科技等企業,靠智能硬件再度雄起,廣州也誕生微信、唯品會等,杭州則是產生了阿里周邊生態鏈。
PC互聯網時代還算領先的上海,卻在這一輪移動互聯網浪潮中逐步被邊緣化,以至于很多人感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上海互聯網產業都在沉淪,上海可能不再是互聯網創業圣地。
上海互聯網的2014:大面積潰退
最近58同城以現金加股票方式并購二手房電商安居客,交易結束后,安居客原CEO梁偉平將開始二次創業。據騰訊科技了解,梁偉平早在2014年6月已在積極籌備出售安居客。
其原因在于,安居客與房地產中介鏈家等客戶關系緊張,又沖刺IPO失敗,梁偉平一直考慮安居客轉型,但轉型挑戰太大,干脆另起爐灶輕裝上陣,投身到更火熱的O2O創業中去。
而此前不久,萬達集團斥資逾3億美元控股安居客的同城兄弟、第三方支付企業快錢。快錢這一老牌企業在保持多年獨立運營后,最終也投入到萬達的電商和金融生態系統懷抱。
更堅決變化來自盛大。整個2014年,盛大持續出售旗下原有的3塊核心資產——游戲、文學、視頻。尤其是游戲曾是盛大起家的行業,但盛大互動已不再持有盛大游戲任何股份。
上海互聯網企業數量本就不多,在九城落寞、巨人網絡私有化后,來自盛大、快錢、安居客的一系列動作,更宣示上海互聯網界的落寞,上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比PC時代更落伍。
這引發上海的互聯網創業者感嘆。名片全能王CEO鎮立新對騰訊科技表示,上海的互聯網也有段時間輝煌過,當年盛大《傳奇》非常紅火,九城代理的《魔獸世界》也很流行。
鎮立新說,當年上海也曾有過很好的互聯網創業氛圍,只是非常可惜,盛大沒保持一直輝煌過去。“如果盛大繼續輝煌下去,可以起到一定帶動作用,我相信會給上海帶來一些改變。”
滬江網CEO伏彩瑞18歲來到上海,如今36歲,其在上海待的時間已跟在老家待時間一樣長,上海是其揮灑青春熱血的地方。伏彩瑞創業時就是聽著盛大和陳天橋的故事在民房起步。
盛大最早走通在互聯網上賺錢的模式,陳天橋又最早成功,激勵了一大批的想在互聯網淘金的年輕人。雖然盛大最初只是做游戲,但大批的上海互聯網創業者能從盛大取經。
伏彩瑞說,滬江網2009年來到張江,盛大就在張江邊上,這幾年下來,看到張江的變遷,心中有很多感嘆。當盛大去互聯網化時,再看看上海的互聯網創業者,不免唏噓不已。
“這是我們揮灑青春創業的地方,大家會說,以后上海還是不是互聯網創業圣地。盛大退去的時候,代表的不是一個企業的行為,而是上海的一個時代,是時代非常大的變化。”
伏彩瑞指出,當身邊互聯網產業紅火時,勤奮又努力思考的創業者,企業很難做得不好。反過來講,當上海互聯網創業環境不行,都跌得很厲害時,會有一種唇亡齒寒的感覺。
這讓很多人懷念當初那個陳天橋豪情萬丈,準備打造網絡迪斯尼的時代,盛大到處并購,到處招攬人才,勢頭遠遠蓋過當今如日中天的BAT三大互聯網巨頭。
當年盛大在上海一度云集眾多知名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如酷6創始人李善友、啪啪創始人許朝軍、前盛大游戲董事長譚群釗、前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前盛大云CEO季昕華等。
這些人曾經在盛大奮斗,如今又都離開,如同那些花兒,曾經開過,卻也凋謝。所不同的是,散落在各處的“盛斗士”在各自所在的領域又開天辟地,而煙花散去,空留下上海的惆悵。
上海的互聯網到底怎么了
陳天橋時代的結束也在開啟上海互聯網另一個時代。2014年底,一直跟隨哥哥創業10多年的“隱形人”、盛大COO、陳天橋弟弟陳大年開始從幕后走向前臺。
2015年春節前夕,陳大年更動作驚人,向WIFI萬能鑰匙團隊發放年終大獎,不論職位高低,入職時間超過四個月的每一位同事獲得一臺價值近百萬的特斯拉跑車作為年終獎。
陳大年年終獎發放特斯拉跑車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外界有贊譽,有羨慕,有質疑。不過,陳大年則指出,這一切背后有更重要原因,是自己對人才的尊重和渴望,是“千金買馬骨”。
陳大年特別談及關于上海和北京兩地網絡產業發展現狀的見解,稱上海互聯網行業是全國互聯網業的一抹亮色,在這里產生過很多優秀的公司,優秀的產品,以及優秀的商業模式。
“作為上海互聯網從業者,我清楚知道上海互聯網行業不缺努力、不缺創意、不缺資金。但是,有一個短板不容忽視,上海互聯網從業人員數量和北京相比差距非常大。”
陳大年說,這是上海與北京兩地互聯網行業的重要差距之一。這也是愿意送給所有員工每人一輛特斯拉的動力,希望以此體現公司對人才的尊重,用誠意吸引更多的人來到上海。
為何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亞洲、甚至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上海反而缺乏互聯網從業人才?
原盛大影視CEO、現“微樂手機動態壁紙”合伙人趙雨潤的經歷可能更說明問題。趙雨潤是上海人,但他卻來到北京創業。趙雨潤說,上海互聯網創業存在幾大核心問題:
1,格局問題,上海地區的人一向以精明著稱,喜歡計算投資回報率,尤其看重前期1到2年的投資回報率,若收益率不高,甚至虧本,不如投資到房地產、汽車等更保險項目。
這使得上海的互聯網創業者偏重于離錢近的行業,如游戲、互聯網金融等細分領域,這也是上海為何能誕生盛大、九城等企業,而不是騰訊、阿里、百度這些企業的原因。
不過,游戲等企業雖然來錢快,但具有周期性,很容易遭遇挑戰,騰訊、阿里、百度這些企業雖然前期不賺錢,但后期卻能有非常豐厚的回報,這一切也決定當前行業的格局。
2,上海人的特點是喜歡“買辦”文化,上海500強企業眾多,當地人喜歡進入世界500強工作,每天喝咖啡,人生優先級也是先買房和車,創業是有風險的事,不被大多數人接受。
上海人更注重生活品質,工作時間也自然要落后其他地方。名片全能王CEO鎮立新對騰訊科技表示,上海人注重生活品質,大部分人平均工作的時間比北京、深圳的人要短。
“作為個體可能覺得影響不大,但作為群體對群體,上海與北京、深圳每天差個小時問題就是很嚴重。”鎮立新說,互聯網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競爭的勝負可能就在幾天時間之間。
這產生了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北京3W、車庫咖啡、貝塔咖啡周圍已形成很濃厚的創業氛圍,海淀圖書城快變成創業一條街,到處是創業者和投資人,逢人推薦項目或想找人融資。
上海則不一樣,上海也曾誕生一些創業咖啡館,但很多面臨倒閉。如滬江網CEO伏彩瑞所說,上海的互聯網創業氛圍沒北京濃厚,彼此聯系很少,都埋頭做業務,忽略了其他。
作為上海人,長期做互聯網生意的華興資本CEO包凡也有話說。包凡對騰訊科技表示,上海人沒創業激情,外地人也不愿到上海創業,即便到上海,也會被上海當地文化同化掉。
包凡說,大部分上海人的想法是,畢業后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做一個高級白領,根本不愿意去創業公司,當然,上海相關部門對創業支持力度也不大。
“上海不缺市場,上海是中國O2O最大市場,O2O又這么熱。按理說上海人才也不缺,上海的高校每年產生很多人才,上海更不缺錢。”包凡說,那只能歸結為文化的問題。
上海人的精明可體現在很多細節上。一次一個北京做互聯網的朋友到上海做客,在一家餐廳與朋友吃飯,正巧旁邊桌子上兩名上海人在高談闊論科技產業,于是幾個人一起聊天。
談完后,兩邊分別結賬,來自北京方面的人很爽快的拿出錢包直接付款,另一邊則拿出手機低頭刷半天后,其中一個人對另一個說,把你的手機借給我用一下,我的大眾點評刷不開。
北京的朋友在一旁看著頓時感覺“傻眼”,兩個上海人一共吃飯不到200元,為能用大眾點評省10多塊錢,前后磨蹭了10多分鐘,對方不禁感嘆,這也是為何大眾點評在上海誕生。
或許上海人的這種精明會讓外人覺得是小聰明,反而誤了大事。這種風氣反過來又對互聯網產業不利,當行業發展狀況不利時,上海的人往往習慣將創辦的企業如一樁生意一樣處理掉。
比如,同樣是公司遇發展挑戰,安居客CEO梁偉平選擇是,甩掉安居客的舊包袱,再次創業,“反正熱錢多,新項目也不缺錢。”但搜房CEO莫天全的態度是,帶領公司繼續前行。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上海的企業家更尋求財富的安全,而非銳意進取。再以陳天橋與百度CEO李彥宏為例,同樣是通過互聯網創業致富,晉升為中國頂級富豪,雙方邏輯完全不同。
如今陳天橋偏好非互聯網行業。上述人士指出,在非互聯網行業,陳天橋只需雇傭人幫忙打理財富,可省很多心。“到陳天橋那個程度,其對財富首要要求是安全,而非更高回報。”
現在的問題來了,當上海的互聯網創業者都偏向保守,上海的人很多都不傾向互聯網創業時,那么,上海又如何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沉淪?上海還能呼喚出馬云式人物出現嗎?
附:上海互聯網興旺大事記
1999年8月
易趣在上海創立,主營電子商務,由邵亦波及譚海音所創立。
2001年9月
盛大正式進軍在線游戲運營市場,開啟大型網絡游戲《傳奇》公開測試序幕
2002年
易趣與eBay結盟,更名為eBay易趣,并迅速發展成國內最大的在線交易社區。
2004年2月
九城獲得《魔獸世界》獨家代理權。
2004年5月
盛大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成功上市。
2005年
分眾在納斯達克上市。
2007年11月
巨人網絡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2008年5月
eBay時任首席執行官約翰-多納霍承認,eBay中國業務失敗。
2008年7月
“1號店”正式上線,開創中國電商“網上超市”先河。
2008年12月
新浪和分眾宣布達成協議,新浪將合并分眾旗下戶外數字廣告業務。
2009年6月
九城痛失《魔獸世界》代理權,從此一蹶不振。
2009年9月
新浪分眾合并案流產。
2011年11月
盛大網絡從納斯達克退市。
2013年5月及9月
分眾傳媒、巨人網絡分別退市。
2014年2月
騰訊入股大眾點評,大眾點評獨家接入微信支付。
2014年
盛大去互聯網化,相繼剝離游戲、文學、視頻資產,轉型成投資控股公司。
摘自—騰訊新聞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美國一基金公司80年不調倉 | 彩生活要怎樣營造社區生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