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十大好的苗頭
時間:15-05-18 來源:眾籌觀察
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十大好的苗頭
導語: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先生在“華僑銀行(中國)春天論壇”演講中格外提到了中國經濟已經出現的十個好苗頭。要對中國經濟保持信心。
首先是產業結構已經出現改善的苗頭。2013年第三產業同比增長7.3%,2014年第三產業同比增長達到了8.1%。到了201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8.0%,高于2014年第一季度6.4的增長。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2014年達到了51.7%,2015年第一季度進一步上升,上升到了56.8%。“這是一個好苗子,就是一產,二產,三產這個結構在慢慢地改善。”夏斌說。
其次是需求結構在改善2014年最終消費與GDP的貢獻比達到51.2%,比2013年高了1.2%。消費在增長,出口在減少。
第三個就是工業的內部結構。傳統的制造業發展緩慢,鋼鐵,水泥,玻璃等等。但是高科技行業的增長速度比工業增加值快四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比工業制造業高2.2%,互聯網的速度增長更快,還是要從高科技行業,裝備制造行業在工業結構當中占很大分量的行業來看,代表了我們的先進生產力。
第四個講利潤結構,在經濟速度下行,整個工業利潤不是太妙的情況下,2015年第一季度工業利潤增長速度是同比負增長,而裝備制造業的增長速度是4.2%,其中計算機等通訊設備制造業的增長速度高達48.4%。
第五個就是看投資結構,民間投資遠遠快于政策投資,國有企業的投資速度達到12.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2.9%,民間投資的增長速度達到13.7%,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65%。國退民進,就是在投資領域已經慢慢體現了。
第六個收入分配結構,去年一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民意增長10.1%,實際增長8%,扣掉兩個點的物價上漲,仍然跑贏了中國GDP的增長速度,投資者在2012年之前這個問題很嚴重,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長慢于GDP的增長,現在這兩年開始慢慢跑贏GDP的增長。
第七個單位GDP能耗。數據顯示,去年2014年單位GDP能耗下降4.8%。今年第一季度又下降了5.6%。
第八個就是講就業,2014年GDP增長7.4%,城鎮就業人數1322萬。“我們原來知道保八,就是為了保就業,保1000萬,現在我們速度下來了,7.4%,我們就業1322萬,當然我們的壓力很大,壓力大是結構問題,不是農民工的問題,更多的是大學生畢業的問題。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從總量角度來說,我們就業問題的壓力在速度下行,加快轉型,咬緊牙關,加快調整和轉型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就業形式還可以。”夏斌說,“2015年第一季度就業增長7.5%。全年來看,鼓勵創業,鼓勵科技創新,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業的壓力以全年來看還是能夠完成。”
第九個從CPI。2014年全年CPI同比增長2.0%,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間,物價沒有上漲。我們在進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我們的物價沒有漲起來,201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也是才1.2%。
第十是在經濟減速過程當中,未發生系統性風險。
“對中國經濟要有信心。對中國經濟要看到困難,看到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希望,看到信心。”夏斌說。
摘自—眾籌觀察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中國經濟到了最困難的時候 | 北京日報 | 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第一股:*ST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