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述:中國股災對實體經濟沖擊有限 但令中產階層夢碎
時間:15-07-09 來源:路透社
綜述:中國股災對實體經濟沖擊有限 但令中產階層夢碎
路透北京7月8日 - 中國股市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危機。面對仍在延續的股災,部分券商分析報告預期其對中國實體經濟的沖擊有限,而且也不會給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但蒸發的數萬億市值卻令中國中產階層夢碎。
根據路透匯總,包括光大證券、海通以及瑞銀等投行報告都認為,股市暴跌對經濟的整體負面影響有限,由此引發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也極小,并相信本輪政府救市的重要目標就是降低股市的高杠桿。
“中國股市在經歷了長達近七年的熊市之后,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了新一輪活躍時期,本輪的活躍是在穩增長的寬松政策下開啟,在移動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下前行,特別是一些投資者是在加杠桿的基礎上進入市場,其承擔的市場風險也更大?!泵裆C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稱。
他認為,總的看資本市場的活躍期還在延續,中國牛市的上半場已經暫時謝幕,下半場正在醞釀開啟,近期大調整就是一個必然的事情。
“但即便調整,也還不會改變發展的邏輯,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發展的市場,也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市場?!鼻駮匀A稱。
海通證券的報告也認為,2013年中國債市去完杠桿后迎來長期慢牛,當下股票市場在擠兌效應下悲觀情緒彌漫,以史為鑒,相信只要去掉高杠桿這個毒瘤,中國資本市場的明天依然充滿希望。
緣于清查場外配資及去杠桿,中國股市滬綜指<.SSEC>自6月中旬以來累計暴跌30%,加劇了外界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憂慮。盡管中國政府近期已祭出多項救市措施,但目前仍未止瀉。
周三包括中國央行、國資委等部委均紛紛發聲,表態支持中國股市穩定,提供流動性支持等,滬綜指在開盤重挫7%后雖一度收斂跌幅,但午后再度下行,目前跌幅仍逾6%。
中國股市的狂跌亦動搖了投資者原本就受到希臘債務危機困擾的信心,并累及亞洲股市周三下挫。其中MSCI明晟亞太地區(除日本)指數<.MIAPJ0000PUS>延續盤初跌勢,下跌2.5%;日股日經指數<.N225>下滑1.5%。
**股災尚無礙實體經濟**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股災,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指出,盡管此前股市大漲、股票投資者迅速增加,但股票資產在家庭金融財富中占比僅有大約20%,遠低于存款占比54%;如果把不動產財富納入進來,股票資產在家庭財富中占比會進一步下降到12-13%。
瑞銀在周三最新報告中認為,中國股市震蕩對實體經濟的沖擊有限,而且應不會給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該投行維持對中國2015年經濟成長6.8%的預估不變,并重申資本賬戶可兌換不應加快進行,除非在國企和金融業改革領域取得更大進展。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基于中國股市震蕩風險在金融體系內部的傳染性,以及金融風險向實體經濟的傳導路徑的估算結果表明,股市暴跌雖然會讓經濟增長略微減速,但整體負面影響有限。由股市暴跌引發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極小。
在光大證券所做的壓力測試中,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上證綜指跌到2,000點,融資盤一直不平倉),融資盤可能給券商帶來約3,000億的損失,給銀行帶來不超過4,000億的損失,還不至于威脅到金融體系的穩定。
徐高并認為,從金融風險向實體經濟傳導的資產負債表和信貸兩個渠道來看,股市動蕩對實體經濟的威脅也不大。但如果此次股市大跌后金融活動趨向萎靡,全社會GDP增速可能因而損失0.6個百分點。
**股災擊碎中產階層財富增值夢**
對于寄望通過股市實現財富快速增值的中國中產階層,此輪股災無疑于噩夢一場。
中國股市在過去三周蒸發的市值已達23,600億美元,相當于希臘去年GDP的10倍,也將全球原本聚焦于希臘債務危機的目光轉移到了中國股市。
“您都已經抗了這么久,不如就再堅持一下吧。”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一位理財經理周三早晨開盤不久在電話中力勸要求贖回基金并清倉的客戶。但在勸說無效后,該位女經理無奈地接受了客戶的要求。
而微信上一則“剛通知一個客戶平倉,一個大男人哭了,上周自己平掉還有150萬人民幣,今天被強平只剩19萬,虧了600多萬”的貼子,也讓不少割肉后心痛不已的投資者心理略感平衡。
按照中登公司截至6月26日的期末持倉人數5,076.6萬進行計算,上周人均虧損約15.17萬元,近三周累計人均虧損近41.3萬元。而按照2014年全國人均年工資49,969元計算,每人近三周約虧掉八年工資。
“這次股災直接自發改善了中國收入分配的格局,大家都從中產一下子變成貧農,估計今年的基尼系數貧富差距不會那么大了。”一位投資者調侃道。
摘自—路透社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阿里巨資收購奢侈品閃購魅力惠 葫蘆賣啥藥 | 關于傘形信托,你們看到的都是表象,真相在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