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巴菲特歷史上三次糾錯:當我們改變主意時,
時間:20-08-26 來源:云鋒金融
回顧巴菲特歷史上三次糾錯:當我們改變主意時,
不會采取折中的辦法,會整個都賣了
近日,伯克希爾披露了二季度持倉變動,報告顯示,伯克希爾減持了摩根大通、富國銀行、萬事達、Visa、PNC金融、M&T Bank、紐約梅隆銀行,清倉了高盛、西方石油、Restaurant Brands及航空股達美航空、西南航空、美聯航和美國航空。
這份報告最大的亮點,是巴菲特買入了巴里克黃金公司,也是伯克希爾二季度唯一建倉的公司。
巴菲特并不是黃金的擁躉,實際上,過去他每次提到黃金時,都認為是雞肋,遠遠比不上他鐘愛的公司股票。他甚至曾把黃金看作是郁金香一類的資產,認為黃金實際不產生任何收益。
他說:“黃金有兩個顯著的缺點,用途不廣且不具有生產性。
確實,黃金有一些工業和裝飾的用途,但此類用途的需求優先,且不足以吸收新的產量。同時,如果你一直持有一盎司黃金,到最后你將仍然只擁有一盎司。”
在巴菲特看來,激勵大部分黃金購買者的動機是他們相信恐懼的等級將會增長。
但這次,巴菲特卻罕見地買入了黃金股,可以看出,即便是巴菲特,也還是在與時俱進,不斷糾正自己過去的看法。
這不是巴菲特第一次糾錯,今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宣布,自己已經清倉了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的所有股票,一度引發市場熱議,因為早在3月的雅虎財經采訪,巴菲特還表示,不會賣出航空公司股票。
而在巴菲特清倉后,航空公司股價又開始反彈,這更是讓巴菲特陷入爭議,有人質疑,短短幾個月前后矛盾的操作,是否違背了巴菲特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
實際上,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從來不只是簡單的買入持有,長期持有只是一種手段,巴菲特的判斷也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旦發現了對公司未來長期有影響的問題,會立刻毫不猶豫地糾錯,絕不拖泥帶水,這才是巴菲特的正常操作。
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你在錯誤的路上,奔跑也沒有用。
如果站在現在的時點來看,巴菲特及時賣出全部航空股的操作,無疑是正確的,自那以來,標普500航空公司指數已從6月初的高點下跌了26%。
站在現在,看巴菲特二季度買入黃金這一操作,毫無疑問也是抓住了金價這波上漲。
回顧巴菲特歷史上的投資經歷,很多后來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投資案例,也不是從最開始就非常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巴菲特買入了伯克希爾這家紡織公司,最后成功把它變成了一家投資公司,這無疑是巴菲特最成功的糾錯之一。
當然,糾錯的方式也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賣掉股票,還包括調整董事會成員或CEO,巴菲特都曾做過,且做得毫不猶豫。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巴菲特這些年及時糾錯的案例,分享給大家。
當我們賣某個業務的時候
我們會整個都賣了
4月初,美國證監會披露的資料顯示,伯克希爾已經出售了其持有的約18%的達美航空股份和4%的美國西南航空股份。
這一度讓很多巴菲特信仰者大跌眼鏡,因為就在今年3月的雅虎采訪上,巴菲特還非常肯定地說:“我不會賣出航空公司的股票。”
在5月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正式宣布,他對航空公司的判斷全面逆轉,清倉了其持有的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的所有股票,他說
“需要解釋一下,我們對他們所經營的業務和管理一點也不失望,但我們確實有點不同的看法。
他們是最大的四家航空:美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
我認為總體來說,他們可能至少80%的客運里程是在美國飛行的,還有國際的(業務)。
對航空業來說,世界變了,我不知道它將如何改變,我希望它能以一種合理而迅速的方式自我糾正。我不知道美國人現在會改變他們的習慣,還是過段時間依舊。
不知道是不是很長時間后,美國人會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我不知道將來的趨勢,經濟目前處于半關閉的狀態。我在七周多之后,今天才(再一次)佩戴了領帶,我這么長時間都沒有理發。
(現在的情況下)一定會有一些行業會被傷害到。航空業很不幸就在這其中,損失巨大,卻超出了它的掌控范圍。
我們有可能機緣巧合下再買別的航空公司,但這四家(航空公司)的情況就是這樣。
會有這樣的問題——有些低概率的事件,它就發生在航空業中,我是那個做出這個(賣航空業)決定的人。當我們賣(某個業務)的時候,我們會整個都賣了。這是我們做事情的方式。
我們喜歡一個企業,我們會盡可能多地收購持有它,并盡可能長時間地持有它。
但是當我們改變主意時,我們不會采取折中、或者類似的方法。我們不會賣出一部分,留下90%?80%。
我們以比我們支付的價格低得多的價格賣出了,我們已經賣掉了所有的頭寸。”
巴菲特拋售航空股,一度引來市場質疑,因為在拋售后的一個月時間里,航空公司股價反彈。
但拉長時間看,自那以來,標普500航空公司指數已從6月初的高點下跌了26%,這表明巴菲特也許在長遠看來并沒有錯。
即便清空了航空股,但伯克希爾收購的精密機件公司依舊帶來了負面影響。
在二季度財報中,伯克希爾哈撒偉公司計入了與飛機零部件制造商、精密機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相關的約100億美元的資產減值開支,伯克希爾在四年多以前以37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公司。
現在,受疫情影響,精密機件不得不進行重組,包括在上半年裁員1萬人。該公司第二季度稅前虧損達78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4.81億美元。
在伯克希爾8月7日提交的一份討論二季度業績的監管文件中表示:“航空公司的反應是減少或取消飛機訂單,這導致飛機制造商的生產率大幅下降,PCC(精密機件)的客戶正在實施大量的庫存削減舉措。”
數次更換可口可樂CEO
很多人都知道,可口可樂是巴菲特最成功的一筆投資之一,無論是買入點時間點,還是后續帶來的收益,無疑都是成功的投資。
巴菲特在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之后,就一股沒有賣。到1997年底的時候,不到10年,可口可樂已經給巴菲特帶來了超過10倍的收益,遠遠超過同時期標普500不到3倍的漲幅。
但到了1999年,可口可樂出現股價暴跌。
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也出現了很大的下跌,巴菲特開始擔心,究竟是什么讓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出現了這么大的波動。
后來,他找到了原因,可口可樂新的管理層能力不行。
巴菲特買可口可樂的時候,郭思達是可口可樂董事長,巴菲特的老鄉基奧是總裁。郭思達后來早逝,基奧后來是半隱退狀態,郭思達生前把公司交給了愛華仕。
有段時間,有媒體報道說,可口可樂公司產品出現了一些不明物質,導致了法國和比利時多名兒童中毒。本來,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麻煩。
如果按照基奧以前的做法,肯定是第一時間出現在事故現場,慰問眾多兒童,然后向孩子們的父母表示歉意,再送上大批的可口可樂飲料作為賠償,再通過媒體之口來表明自己的態度,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但當時,可口可樂的掌門人愛華仕并沒有這么做,他明明人在法國,卻一句話也沒有說,直接飛回了美國,讓當地的瓶裝商來解決問題。
可口可樂董事會有一位投行人士叫艾倫,當時他給可口可樂掌門人愛華仕打電話,問他為什么不去慰問中毒兒童呢?
愛華仕振振有詞地說,那些孩子也不是真的中毒,他們的身體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時艾倫就火了。
他說,你要想明白,可口可樂所依賴的是品牌。
如果那些孩子不再叫嚷著說“我要喝可口可樂”,而是說“我因為喝了可口可樂生病了”,不管說法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們的父母會怎么想呢?他們還會讓自己的孩子喝可口可樂嗎?
艾倫的意思說得很明白,最重要的不是事實是什么,而是消費者眼中的事實是什么。
但愛華仕沒有聽明白艾倫到底在說什么?他認為自己并沒有錯,接下來的好幾周,可口可樂瓶裝商想用各種方式去說服公眾,說可口可樂的產品沒有問題,但是沒有任何效果。
后來,孩子們中毒的原因基本上查清了,包裝或儲藏有點衛生問題。可口可樂堅持說,這些并不會引起中毒,拒絕收回公司的全部產品。公眾認為可口可樂太傲慢了,可口可樂品牌在消費者心里一落千丈。
幾周后,愛華仕終于到了歐洲向公眾道歉,但所有人都認為他沒有誠意。
之后,媒體對可口可樂的批評慢慢減少了,可口可樂也在努力奪回市場份額,但是金錢損失卻很大,另外,公司形象受到的影響更是難以用金錢計算。
巴菲特開始著急了,更著急的就是跟巴菲特站在同一個戰線的投資銀行家艾倫。
自從郭思達過世之后,可口可樂的銷售量一直在下降,這個時候可口可樂公司不僅沒有裁員,反而在增員。
艾倫擔心,可口可樂過去一直推進人海戰術,通過增加員工數量,來擴大市場占有率。現在看來,這個營銷方式可能行不通了。
愛華仕一直承諾會增加可口可樂銷量,但一直沒有做到。2000年,巴菲特和部分董事一起推動可口可樂裁員20%。
2000年,巴菲特還從他的老鄉基奧那里聽說了一個壞消息。基奧1993年就已經從可口可樂退休了,但他仍然是可口可樂公司董事會顧問,也是可口可樂公司那些瓶裝商們最信賴的朋友。
基奧告訴巴菲特,愛華仕向瓶裝商下達了一些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指令,導致可口可樂公司和瓶裝商之間出現了一些摩擦,這就讓巴菲特覺得很麻煩了。
可口可樂主要賣的不是可口,而是為瓶裝商提供可樂濃縮液和負責廣告營銷,可口可樂的銷售很大程度與各地瓶裝商的關系有關。
原本郭思達過世之后,可口可樂的銷售一直在下滑,現在剛剛有了一些起色,就是因為跟瓶裝商的關系得到了改善,結果愛華仕又跟瓶裝商發生了摩擦,這讓巴菲特對愛華仕的信任度一點點降低。
2000年的感恩節之后,巴菲特和投資銀行家艾倫決定讓愛華仕下臺,他們直接約了愛華仕交談,明確表示已經不再信任愛華仕了。
愛華仕知道,拖下去沒有意義,他匆匆忙忙趕回亞特蘭大,通知四天之后召開緊急的股東會議,在緊急股東大會上,愛華仕說自己自愿離職,但他當時沒說原因。
后來,愛華仕在一些小范圍的私人聊天里,說出自己離職的原因。其他董事會成員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因為自己都沒有投票,巴菲特和艾倫就私下把愛華仕打發了。
這些董事很憤怒,媒體也開始報道各種愛華仕的離職內幕。
巴菲特聲譽大跌,可口可樂的股價也大跌,在巴菲特趕走愛華仕之后,股價跌了接近1/3。
愛華仕4天之內離職,可口可樂到哪里去找下一任CEO?人們想起之前愛華仕寫過的一個名單,如果自己不幸遭遇意外,就由可口可樂公司亞洲和中東地區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達夫特接任。
因為沒有其他人選,也沒法慎重考慮,巴菲特和艾倫在內的所有的董事會成員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就直接任命了這位新的CEO
可口可樂新的掌門人達夫特也不爭氣,他上任之后,一些資深管理人員就選擇了辭職離開;他為可樂產品精心設計的所謂推廣妙計,效果平平。
2000年,可口可樂并購桂格燕麥沒成功,但百事可樂卻并購佳得樂,取得了巨大成功。
有人舉報說,可口可樂為了吸引長期客戶漢堡王,對于冷飲料的營銷測試結果進行了舞弊操作;還有人舉報說,可口可樂搞財務欺詐,在財務報表里控制收入,美國證監會、聯邦調查局紛紛開始調查,可口可樂公司股價一路下跌。
巴菲特再次忍無可忍。
他公開表態說,控制收入的做法其實就是小不改釀成大錯,就好像從收銀機里偷了五美元,對自己說,我一定會還回來的。
你肯定不會還回去,而且下一次就會偷十美元,一開始這么做,慢慢的,就會越做越多。
可口可樂董事會還有一些重量級人物也無法接受達夫特了。后來,達夫特宣布辭職,這導致可口可樂公司的公眾形象進一步惡化。
可口可樂公司想在內部選一個新的掌門人,但是董事會并不支持內部選拔,提出從公司外部選擇新任的CEO,各種謠言此起彼伏。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可口可樂召開股東大會,巴菲特來參加會議。
結果,到處都是抗議的人群,抗議人群甚至超過了股東人數。這是可口可樂公司歷史上最糟糕的一次股東大會。
在這次會議上,股東們要求大幅調整公司管理,建議投票確定下一屆董事會成員。
巴菲特也被提名董事。但當時有機構要求不要投票選舉巴菲特,理由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有兩家公司購買可口可樂公司產品,如果產生利益沖突,巴菲特可能會站在那兩家公司那邊,而不是代表可口可樂的利益。
巴菲特反駁說,我擁有可口可樂8%的股份,把更多的錢投在可口可樂的股份上,怎么可能在持有這么多股票的時候,不支持可口可樂,跑去支持那兩家公司呢?
最后,董事會的選舉結果公布,其他被提名的董事都得到了96%的支持票,而巴菲特只得到了84%的支持票,在公開選舉中成為可口可樂董事會最不受歡迎的董事,這是一種恥辱,巴菲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后悔自己參加了董事會的工作。
但巴菲特一直到2006年4月,才在可口可樂股東大會時辭去已任職17年之久的董事。
巴菲特通常不會干涉管理層,實際上,他反而希望優秀的管理層能夠長期留任,越久越好。
但當公司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出手,換掉CEO。
巴菲特曾說:“我們基本上不做盡職調查,我們的盡職調查就是看著他們的眼睛。”
而在經歷了幾次更換可口可樂管理層之后,這家公司終于又在大牛股的路上一路奔跑……
更換CEO,派索科爾救火
巴菲特一生有很多成功的投資,被投資者當成經典案例來學習,但即便是巴菲特,也不是每一筆投資從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成功的,只是每次,巴菲特都能及時糾錯。
1998年,巴菲特以7.2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利捷公務航空公司,但在那之后,發現連賺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本錢都困難
2009年8月中旬,利捷公務航空公司的資金和客戶都不斷流失。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圣圖利草擬了一封辭職信,巴菲特接受了他的辭呈。
隨后,巴菲特派出了自己的干將索科爾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
索科爾發現公司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首先,新購買的飛機太多了,導致公司債臺高筑。其次,據索科爾說,公司的組織形式太不規范,以致影響了工作效率。
索科爾入主公司后,試圖改革,但發現阻力重重,他在會議上提議賣掉飛機或者削減成本,高管們卻極力反對。
盡管如此,索科爾還是努力推進,他取消了新飛機的訂單,出售舊飛機,將債務從19億美元減少到13億美元,他還削減了大約1億美元的成本,這足以讓公司運營實現盈利
他的改革從易處著手:取消免費使用飛機的措施為公司節約了近3000萬美元的開支。舊的管理體制經常允許電影明星、歌星或公司的朋友免費搭乘飛機,或者出于宣傳目的給他們升艙。
緊接著就是裁員。
圣圖利此前已經削減了約4%的工作崗位,又裁掉5%的員工,并且暫時解雇了近500名飛行員,員工總數因此降至6400人。
整肅了高管團隊之后,索科爾又從下層管理者中提拔了3名進入高管團隊,還從外部聘請了3位。
索科爾還把客戶服務、銷售和市場營銷集中到一個團隊內,創建了綜合功能團隊,以便更熟悉每位飛機主人的需要。
不過,令索科爾大吃一驚的是,公司某些心懷不滿的前管理人員對他發動了一場言論攻擊,當時,公司共同創始人吉姆·雅各布斯是最嚴厲的批評者之一
他認為,索科爾削減成本的措施是以犧牲服務標準為代價的,而且飛機所有者牢騷不斷,很多人還離開了公司。他還聲稱,取消新飛機的訂單是個巨大的錯誤。
索科爾反駁道:“在所有我經手過的收購交易和轉型改革中,從未見過哪個高管在離職之后還跳出來散播謠言,給客戶打電話,不顧一切地試圖中傷公司。這簡直令人無法容忍!他們這樣做只會傷害他們自己以及公司的員工。”
在種種爭議聲中,巴菲特認可了索科爾的成績,他說:“公司現在的盈利狀況很好,而且不是通過賣飛機獲得的。”
“看起來公司今年的稅前利潤有望達到2億美元。這是我所見過的一項偉大的管理成就。當航空業東山再起時,公司的年利潤可能會達到5億美元。”
摘自—云鋒金融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新印”的21萬億元人民幣,都被誰拿走了? | 拼多多,市值一夜消失1000億:黃崢王興開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