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蟻可以干掉大象,但請留下真相
時間:20-10-29 來源:雪球
螞蟻可以干掉大象,但請留下真相
馬云在外灘金融峰會驕傲的宣布,23號晚上在上海敲定了螞蟻定價,幫助中國創造了兩個第一:人類歷史上規模第一融資定價,上海第一次從紐約搶到天量IPO定價權。這是馬云的勝利,是螞蟻的勝利,也是互聯網的勝利。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螞蟻A+H上市后市值將毫無懸念超過工商銀行(宇宙行、外星人兩個詞就像冥冥之中的一個預言)。螞蟻將大象一腳踩到腳下,有人鼓掌,有人唏噓,這都是正常的社會現象。我在這里想說的是:螞蟻可以干掉大象,但請螞蟻留下真相。
互聯網的價值在于,提高效率,讓信息更透明。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毋庸置疑提高了中國經濟運行的效率,但同時在互聯網上制造了不少奇怪的信息,讓人莫名其妙,有時甚至黑白顛倒。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or讓自己沒有收不到的錢
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12個月,中國的GDP是14.5萬億美元,消費是5.7萬億美元,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GMV是1萬億美元。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通過復雜的股權和業務關系,做成了一個天大的生意。天經地義,做生意就要賺錢。阿里卻喊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還上來就免費,淘寶免費,支付寶免費,前不久宣稱進入房產經紀行業,也免費,說是要把前幾年賺的錢全部反饋用戶。
十幾年下來,線下商戶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難做,大多搬到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阿里電商平臺了。消費者買東西無比方便,阿里帝國實現的其實是—讓天下沒有難買的東西。
商家在阿里平臺開店,不僅要付錢,而且要付很高的錢,付很多名目的錢。從淘寶、天貓體系看,競價廣告模式就包括按次計費的直通車、按受眾規模計費的“鉆展”“聚劃算”、按銷售額計費的“淘寶客”。傭金、手續費模式下,天貓的傭金比例為3-5%、聚劃算為1%-5%,天貓國際為5-8%。賣家保證金由每年3000元漲至1-15萬元;技術服務年費由6000元漲至3萬、6萬元不等。餓了么商家自配送收取5-8%的傭金,餓了么配送則是15-25%。國家一直號召減稅降費,降低商品流通成本,阿里電商平臺是否也響應一下?
消費者買東西付錢,只能通過支付寶付錢。在我從事的行業,銀行系一直節節敗退,線上在阿里的場景,消費者付錢,銀行卡前面必須攔一道支付寶,在初期的時候可以說是市場選擇,但當電商行業變成兩三家頭部平臺本身的時候,還強制用戶付款只能通過支付寶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只能通過支付寶付錢,線上獨立商家開門做生意,就要抽至少1%的支付手續費,開通排隊,童叟無惠。而被群眾詬病猛噴的銀聯和銀行,在線下商戶的銀行卡手續費除了免費的小微商戶,最高是多少?我告訴你,不到0.5%。1%就是支付寶全部的收費了嗎?不是,所有的擔保交易,在買家確認收貨之前,資金都沉淀在支付寶,就是說除了收1%之外還要占用商家的資金。支付寶這樣的互聯網公司特別在意給消費者提供方便,但像我這樣替商家著想的用戶(畢竟商家花錢請了阿里系在內的快遞公司送貨送的飛快),想確認收貨付款,支付寶這時候操作起來可真是不方便。最近國常會總理又呼吁降低支付費用,支付寶是不是也對越來越大體量、越來越高費率的線上商戶降一點費率,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科技or金融
互聯網誕生在美國,金融美國最發達,但前幾年互聯網金融卻是中國最火熱,互聯網公司和打著互聯網旗號的人功不可沒。隨著P2P毀滅了價值萬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的財富之后,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變得沉寂。外灘金融峰會上馬云舊事重提,讓人忍不住回憶。
科技還是金融,這是個問題。互聯網公司迭代和進化非常快,不僅在產品和業務,還包括產品和業務的命名上,從互聯網金融到fintech,到techfin再到tech,螞蟻上市前夕開始要求投行安排科技板塊分析師覆蓋研究,馬云外灘金融峰會講話也透著點中國未來的金融監管應該從一行兩會移到工信部科技部的意思。
螞蟻究竟是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呢?
首先看牌照,從進入支付領域開始,螞蟻通過新設和并購不斷擴大金融業務版圖,已經擁有覆蓋支付、銀行、保險、基金、小貸、保理、消費金融等領域的13塊金融牌照,超過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包括征信這樣的銀行系未持有的稀缺牌照。
再來看收入,17年螞蟻利潤不足80億元,預計20年達到450億元。短短幾年,大增幾倍。螞蟻的業務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主要是新拓展了花唄、借唄類的資金業務(花唄用戶6億大過任何一家銀行信用卡發卡量,花唄、借唄貸款余額近2萬億超TOP3銀行信用卡未償余額總和),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分流了生息資產、低成本類存款、金融產品銷售收入。資金類業務收入,螞蟻在招股書描述的是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的技術服務費:包括消費信貸及小微經營者信貸余額相關的利息收入一定百分比的技術服務費、資產管理規模一定百分比的技術服務費和保費的一定百分比的技術服務費。螞蟻的技術技術服務費特別的創新,沒有包年或按照項目收費,而是按利息、保費、資產管理規模的百分比。
我們命名一個事物的時候,是看其結果和實質,還是看達成結果所利用的手段?如果說螞蟻應用了科技做金融業務就是科技,那么多少年前就用上了大型機的商業銀行全都是高科技公司。馬云認為中國沒有金融系統,中國不僅有,還非常科技化,支付寶快捷支付綁定的商業銀行所發的銀行卡是科技,早年商業銀行給支付寶發備付利息是科技,幫螞蟻發行花唄、借唄ABS的交易所也是科技。中國是妥妥的全世界第一科技大國。
銀行變好了or螞蟻變壞了
馬云曾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幾年過去,銀行和螞蟻都變了。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銀行收費一減再減,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持續下降,小額賬戶管理費取消,手機銀行轉賬全免費,銀行系的銀聯云閃付APP信用卡還款免費。支付寶線上商戶費率高企,從C端免費起家開始返回頭向用戶收費,信用卡還款要收費,余額提現要收費。銀行貸款利率大概5-8%,而花唄這樣的金融科技貸款的利率高達15-20%。這只能怪銀行技不如人,大數據都在支付寶,快捷支付銀行卡從支付寶拿不到交易明細,花唄聯合貸款銀行從螞蟻拿不到貸款信息。
金融民工在輿論抨擊聲中收入一降再降,都說銀行掙錢多,但這些年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薪酬一降再降,2019年,工商銀行員工的平均年薪為28.5萬元、建設銀行為30.5萬元??萍即a農在互聯網的歡呼聲中收入一升再升,股權激勵伴隨著所在公司的市值一漲再漲,根據螞蟻招股書數據計算,2018年、2019年螞蟻員工的平均薪酬成本分別高達88.4萬和99.5萬元。2018、2019財年,阿里巴巴員工單股權激勵金額就分別高達30.2萬元、36.8萬元。2017年,阿里系就有近50位管理層財富超過20億人民幣,螞蟻上市勢將造就更大的財富神話。要知道,招行、浦發這種只在大城市的中心區域設立網點的銀行,單個網點的平均個人存款也只有5億元左右。阿里和螞蟻一個高管的財富,秒殺了商業銀行支行的資產規模。
這不是故事的全部。通常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被認為是吸附經濟躺著賺錢,阿里螞蟻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是賦能經濟死磕創新,創造了多少多少就業。2019年,網商銀行實現收入66.3億元,員工841人,單人年均創收近788萬元,同期,工行人均創收為192萬元,建行為203萬元,網商銀行的創收能力遠高于國有大行;但同期網商銀行的稅前利潤率為23.0%,工行為45.8%,建行46.3%,為什么網商銀行更高的創收能力反而導致更低的稅前利潤率?銀行賺的絕大部分收入并沒有發給銀行的高管和員工,而是以稅收等形式交給了國家;阿里、螞蟻等互聯網公司千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通過現金和股權的形式,派給了高管和員工。
幾年前據說有銀行高管豪言“賺錢到不好意思”,今天金融民工見到科技碼農,肯定不好意思說自己也在賺錢。碼農可以很驕傲的說,自己提升了經濟效率,為國家創造了就業;金融民工上街就怕人家說自己占用資源、效率低下,附在實體經濟身上吸血。
要飯要信用or說話要信用
馬云說的好,數字時代,“要飯的也必須要信用,沒有信用,連飯都要不到”。那么說話要不要尊重真相,講究信用?“尊重真相”應該不是什么外國標準,而是普世價值觀。
不是說螞蟻不應該賺錢,賺錢是本事,賺錢是競爭力。我們支持螞蟻賺錢,無比高興看到螞蟻在今天的中國,可以站著把錢掙了。但別站著把錢掙了,還往金融機構頭上撒尿,朝監管機構臉上啐痰。
我們呼吁,馬云老師在言論自由的今天大可暢所欲言,但勿掩埋真相,馬云老師在央視上說自己不愛讀書,可能不認同歷史會挖出所有的真相,但馬云老師布道互聯網經年,一定知道:互聯網更會記錄所有真相。
我們提醒,圍觀群眾在信息俯拾皆是的互聯網行走,不能讓人掏了自己口袋的錢,又讓人將他想放的東西放進了自己的腦袋,高人不一定說的都是真話,真話也不見得就是真相,你可能不知道:在世界杯的歷史上,僅有三支國家隊戰勝過中國隊,沒有任何一個足球強過能夠逼平中國隊,巴西僅戰勝過中國隊一次,西班牙、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等強國在世界杯賽場上從未取得與中國隊交戰的資格!
摘自—雪球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活久見!萬人排隊、2小時搶光…螞蟻打新有多火... | 富途證券:史上最大IPO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