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諾亞財富2021上半年投策之私募專題︱
時間:21-01-06 來源:諾亞財富
“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諾亞財富2021上半年投策之私募專題︱
三浪共振,擁抱白馬
與歐美私募股權市場百年的發展史相比,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剛剛走過20年,時間很短,卻也因此更加波瀾壯闊。
自2020年初以來,COVID-19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不僅影響了宏觀經濟的增長,也干擾了各行業的經營活動,對國內外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形成巨大影響。
2021諾亞財富上半年線上投資策略會之私募股權專場中,多位私募股權界的管理人針對市場如何變化,存在何種危機與機會,以及面對風口又將如何把握分享了獨到見解。
以下是諾亞財富為您精選的部分嘉賓精彩觀點:
“資本市場,前所未有的被重視。未來十年,一定是PE投資黃金十年。”
——肖冰
達晨財智執行合伙人、總裁
現在是一個危機共存的時間點,“危” 是全球的經濟衰退,“機”一方面是中國最先經濟復蘇,另一方面則是2020年是過去10年中資本市場最活躍的一年。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管理資本量接近12萬億,募資總額達到4318億,投資總額為2670億,退出數量1145筆,其中IPO退出數量856筆。
從市場總量看,中國私募股權呈現螺旋向上的增長態勢。從投資機構發展來看,目前活躍機構數量達到了4000家以上,企業創投(CVC)入場,本土機構發展迅速,市場更加多元化。
同時,市場競爭加劇促使馬太效應更為顯著,主流機構的更迭推動著市場的前進。諾亞研究認為,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經歷萌芽與起步期后,正處于快速的發展前期,有些趨勢值得關注。
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把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作為抵御經濟下行、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實現科技強國的重要抓手,“全面注冊制”的資本時代很快會到來。對PE行業而言,是重大利好。尤其是注冊制在科創板與創業板的成功運行,使大部分頭部基金在2020年都有不錯的斬獲,私募股權投資成為市場關注熱點。
中國資本市場完全具備長牛基礎,一是因為上市政策的變革,使得A股資本市場的大門更為開闊,相信未來中國的“好公司”、新經濟龍頭公司會首選A股上市;二是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深化,原本大量投放在房地產中的居民投資,會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源源不斷的向A股市場流入。
這兩點結合,應堅定對中國資本市場投資的信心。
現在中國已進入PE投資黃金時間窗口,PE行業經過前幾年劇烈洗牌,淘汰了不合格選手,現在市場上剩下的,是比較專業和長期的投資人,行業競爭漸趨理性、專業,市場秩序和行業格局初步形成;明年是創業板注冊制第一年,主板也開始實行注冊制,IPO退出加快會大大解決人民幣基金LP退出壓力,是巨大利好。
新冠疫情給所有的創業項目進行了一次“免費體檢”,更重要的是,高質量的創業項目層出不窮,新興行業熱點不斷。在中美關系新格局下,自主可控、進口替代是未來十年最強勁的創業及投資主題,更硬的“硬科技”,更新的“新消費”,是當前形勢下最具活力的投資方向。
諾亞研究認為,國產替代將成為中國科技行業進一步自主自強的長期主線,政策支持將成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長期的重要基石與穩定器。
“出行世界,在未來10年將會是百年的巨變。”
——徐炳東
GGV紀源資本 管理合伙人
從未來若干年的技術投資定位來看,前沿科技及智能硬件板塊,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機器人自動化、企業全棧技術及應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七大主線潛力巨大。
其中,出行世界在未來10年將會是百年的巨變。所以最近一年時間里看到特斯拉、小鵬、蔚來和理想汽車在資本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估值從幾十億美金到幾百億美金,像特斯拉已經到了數千億美金,這就是投資人包括大量科技創業者都看到了,出行領域在未來10年是一個巨變的過程,這個巨變是百年一遇或者是百年未遇的。
企業云服務板塊,SaaS服務是下一個萬億級的機會。對比美國現狀,我們認為未來的5年時間,最多不超過10年時間,中國企業服務將被整個移動互聯網重構,是一個具有巨大增長空間的變革點。
產業互聯網板塊,我們比較看好工業品、面料、食材、藥物和汽配5個行業。在中國沒有小行業,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萬億級的機會。而中國的產業互聯網,事實上很多行業都是全世界的產業互聯網,說明中國互聯網相當一部分可以代表全世界形勢的發展方向。
所以產業互聯網在中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故事,在全世界可能除了中國、美國、日本和韓國以外,可能找不到這樣的故事、這樣的市場。關于產業互聯網,我們認為是中國未來5年獨特、絕無僅有的機會,而且過了這個時期可能就不再有這個機會。
諾亞研究認為,在看多中國經濟的大背景與大趨勢下,作為財務投資者仍需更加敏銳的洞察市場,在理解市場的同時剔除短周期的影響,捕捉有能力真正產生的“阿爾法”的投資機構與產品。
“醫療需求增長、醫療技術演進和醫療政策變革三大因素的驅動下,醫療健康行業長期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
——林 佳
歌斐資產醫療行業負責人
私募股權高級投資董事
在“疫情”黑天鵝和全球經濟下滑的宏觀環境下,眾多行業都遭受了巨大的沖擊與影響,但醫療健康領域作為典型的抗周期性行業,無疑獲得了2020年投資圈最大的關注。
《2021諾亞財富上半年資產配置報告》顯示,2020年三季度,醫療健康領域交易數量同比上漲220%,為本季度 VC/PE 重點關注投資領域,交易活躍度高居各行業首位;交易規模大漲 652%,單筆交易均值猛增135%。
根據十八屆五中全會戰略制定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醫療行業總規模指標,2020年突破80000億元;2030年突破160000億元。
醫療需求增長、醫療技術演進和醫療政策變革三大因素的驅動下,醫療健康行業長期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疫情突發事件加快了創新藥械和裝備國產化的進程、加速了醫療健康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加速對于落后企業的淘汰。
同時,醫療健康板塊受到政策傾斜及疫情剛需推動,退出市場表現活躍,進一步刺激醫療本土創新及一級市場投融資,形成醫療板塊一二級市場聯動發展。
2020年三季度,醫療細分賽道生物制藥、醫療信息化及體外診斷呈現高活躍度,說明數字化及互聯網化的醫藥醫療應用逐步得到行業認可,未來可能會進入新階段,因此我們非常看好數字化醫療、醫療信息化帶來的產業變革機會。
創新生物技術和創新藥仍然是我們重要的關注賽道,此外醫療信息化對于藥品流通及商業醫保的重大推動意義,商保已經成為重要的支付補充,醫藥患險將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進口替代的存量市場和分級診療基層的增量市場有望持續疊加驅動國內器械和診斷市場快速發展,同樣是我們的重點關注領域。
未來,擁有全階段投資的頭部醫療基金將更具競爭力,黑馬醫療專業基金也會不斷涌現,在早期創新領域增加布局,同時醫療醫藥基金LP結構逐步呈現典型的機構化、專業化等特征。
“未來10年,中國的住宅商品房銷售市場依然還是會維持在每年10億平米以上的銷售面積。”
——李 萌
歌斐資產地產高級投資董事
2020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無論是住宅市場還是寫字樓市場,可以用一個詞來表示,基本上就是喜憂參半,住宅總體呈現量優利平、玩家深度分化的特征,寫字樓則是交易市場冷淡,租賃市場第三季度逐漸企穩回升。
疫情下,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呈V字型分布。在2020Q2同比止跌回升,表現出全國商品房銷售市場在城鎮化進程中的良好承壓能力。
根據相關預測,未來10年,中國的住宅商品房銷售市場依然還是會維持在每年10億平米以上的銷售面積,從住宅中期看,我們認為是比較平穩的量優的市場。同時,三道紅線力度空前,限房價、限地價鎖死了住宅開發利潤空間,整個行業開發利潤的水平逐漸回到了制造業的合理水平,也就是所謂的利平。
總體而言,我們對住宅和寫字樓的宏觀判斷主要基于政策和城市分化、行業規模巨大、需求分化以及企業分化四個點。2021年我們整體的市場洞見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就是選時機、選城市和選資產。
展望未來,住宅項目投資上,受“三道紅線”政策影響,開發商負債規模受限,對于銷售回款會更加看重,銷售回款加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平緩企業負債指標。預計未來半年報及年報節點前,定點捕捉可短期獲利的市場機會。寫字樓項目投資上,需跨越未來3-5年的供應承壓周期,擇機布局,長線持有,關注具備稀缺資源的資產,升值空間更加可期,可關注低密度、配套好的市中心舊改、DBD商業園區以及品質較好的新建項目。
諾亞研究認為,在市場馬太效應加強的背景下,擁抱白馬基金依然是私募股權投資人的常規策略。有優秀投資業績或聚焦領域受資金市場青睞的GP擁有的子彈更充裕,在募集和投資端形成良性循環,在退出端也最容易獲得政策紅利,提升退出效率與更高的收益分配。
在上一次的投資策略報告中,諾亞研究提出了資金的投融、政策利好的退出與中國經濟與行業的前景三浪共振,經過近半年的市場數據跟蹤,我們認為這一趨勢仍在繼續加強。
摘自—諾亞財富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復盤2020:那些隕落和崛起的公司(崛起篇) | 柔宇科技IPO沖擊科創板:一場反“卡脖子”的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