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沸騰中的深圳跨境電商:賺錢,出名,他們全都要
時間:21-02-04 來源:界面新聞
沸騰中的深圳跨境電商:賺錢,出名,他們全都要
“賺1億,以前覺得好遠,但現在發現自己也可以做到。”陳耀宏手夾一根雪茄,躺坐在沙發上。樓下的停車場放著一輛藍色的阿爾法·羅密歐,那是他的新玩具。
如果不是他親自證實,很難想象這位梳著油亮側背頭的陳老板,是一名僅僅25歲的年輕人。
陳耀宏的公司通過自建站向歐美用戶賣原創設計品牌的廚房刀具。2020年,半年時間,8個人,賺了2000萬。
“太差了”,陳耀宏笑著擺了擺手,認為這個數字不值一提。幾天前,他立下了新一年的目標:1個億。
事實也正如陳耀宏所說,這些看起來令人艷羨的財富增長,只是瘋狂跨境電商中的冰山一角。
疫情的快速恢復以及穩定的供應鏈體系,讓全球的采購訂單都轉移到了中國,無意中按下中國外貿的增長引擎。
“從二三、三四月份的口罩,到五六月份的呼吸機,到后面的家居用品以及其他一些復工復產的產品,還有第三世界戰略轉移的一些訂單,比如印度、越南的訂單又重新流回到國內,這些對中國的外貿都是有增長的。”深圳澤希包裝董事長文希岳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
據海關總署網站1月4日消息,2020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驗放進出口清單24.5億票,同比增長63.3%。
全國70%以上的跨境電商產品通過珠三角出口,深圳作為全國外貿最集中的城市,大量創業者在今年收獲了爆炸式增長的外貿紅利,包括了金錢,流量,地位。
記者在深圳外貿公司聚集的產業園區發現,這里停放著不少百萬級別的豪車。坊間甚至傳言,“今年深圳灣的房子都被做亞馬遜的給搶了。”
在跨境電商這個賽道,也正在誕生出征服海外用戶的新興品牌。
谷歌與凱度聯合發布的“2020年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顯示,有數家中國跨境電商品牌上榜,其中包括Anker(安克創新)、AUKEY(傲基)、ZAFUL、Gearbest、SheIn。
這些品牌在國內難見蹤影,但值得一提的是,榜單上這個叫做安克的品牌,在海外知名度上,甚至超過了家喻戶曉的大疆和騰訊。
陳耀宏生于廣東陽江,第一次創業是做阿里巴巴國際站,放棄后去跨境電商公司上了兩年班。2020年1月,陳耀宏創辦了弘啟科技,開始第二次創業,再次瞄準跨境電商。
去年年初,疫情來襲,計劃打亂,公司到6月份才開始運作起來,從開始的兩個人、三個人,包括設計、財務、運營人員等,到目前才8人。
陳耀宏從小對刀具就感興趣,且經過市場調查后,他發現刀具迭代比較慢,可以作為一個長期的事業來做。于是他開始組建了團隊,自建獨立站,沒有入駐任何第三方平臺。
在流量方面,除了常規的廣告投放,圈子里面高管朋友們的幫忙是個關鍵,比如幫他做Facebook推廣,這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
陳耀宏非常注重社會化營銷,歐美主流的社交平臺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都是其用戶流量的來源。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的生意規模就躍升到了千萬級別的規模。
可這仍然使陳耀宏覺得很難受,因為沒有達到預期。他的預期是4000萬,結果只做到2000萬。
按照大多數創業者的說法,由于同類產品國內外價格懸殊,基本不需要太高級的能力,早年甚至只要把國內產品掛到eBay上便可輕松實現“躺賺”。
看上去,這個行當的鏈條并不算太復雜:低廉價格的產品,便捷的出海物流鏈條,穩定的供應鏈,海外營銷。
雖然這是一項門檻并不高的產業里,但因為廣闊的全球市場,加上疫情下的市場紅利,讓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涌入了這個行業。
天眼查APP顯示,我國今年前10月已新增超過9.5萬家跨境電商相關企業,同比去年增長79.22%。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超過3.5萬家相關企業,環比增長58.8%。
中國跨境電商看華南,華南跨境電商看深圳。天眼查APP顯示,廣東省的跨境電商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近39萬家,占全國的68.20%。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之地,外貿企業聚集的重鎮。
深圳緊鄰香港,交通物流發達,信息高效流通,背后又有珠三角強大的供應鏈基礎。自1993年開始,深圳外貿出口便一直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
弘啟科技所在的深圳華南城——深圳跨境電商公司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這里藏龍臥虎,涌現出業界知名的公司,"賽維、傲基、通拓、有棵樹"在業內并稱華南城四大天王。
深圳另一個跨境電商聚集點在龍華坂田,由“藍思網絡、澤匯、寶視佳、公狼、揀蛋網絡”五家公司組成的坂田五虎,在圈內赫赫有名。
亞馬遜上有三分之一的第三方中國賣家在深圳。據估計,這是世界上亞馬遜賣家數量最多的城市。
這里的中小賣家通過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站、速賣通、Lazada、eBay等第三方平臺或自建獨立站開店,幾乎占據了中國跨境電商的半壁江山。不少國際電商平臺,也將進入中國的第一站設在深圳。
因為看好深圳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身為騰訊第5號員工的貢海星在2012年創辦了跨海俠,為全球電商創業者提供建站及供應鏈服務。2020年的疫情推動了海外電商的創業潮,個人創業型客戶增長迅猛。跨海俠集團作為國內眾多跨境出海大軍的一員,在2020年也收獲了高速的增長。
“再加上政府陸續出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利好政策,中國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黃金時代。”貢海星說。
但同樣也因為低門檻、發展迅猛,質量問題曾經困擾著這個行業。
2020年4月13日,商務部在一則通報中點名批評了兩家進行防疫用品出口的中國企業:北京啟迪區塊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愛寶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并且停止了兩家公司的防疫用品出口。
在商務部的通報中,愛寶達被批評為:“因產品質量問題被外方退貨,擾亂防疫用品出口秩序,嚴重影響國家形象”。
不賣一塊錢的鼠標
10年前的一場飯局上,一群最早嘗到跨境電商甜頭的中國賣家圍坐一團,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怎么樣一美元包郵向全球賣鼠標,還不虧本?”
行業大佬們興致盎然地討論起來。那年的陽萌是一個剛從硅谷回國的貿易公司小老板,盡管當時最簡單也最主流的掙錢方法就是到華強北低價拿貨,然后發向全球,但他不愿意把中國制造和便宜、質量差聯系到一起,他想的是:“我們‘不便宜’。”
十年后,陽萌在2011年創立的海翼電商已經以“安克創新”的名字,于2020年8月登陸A股創業板,三個月內,市值突破了700億。這家公司2019年錄得營收66億元人民幣,其中97%以上來自海外。
國內消費者或許對安克創新還不甚熟悉,但在海外,安克旗下的中高端充電品牌Anker幾乎長年霸占亞馬遜充電品類銷量榜首。2017年起,這個品牌每年都登上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
陽萌的生意最早萌芽于在美國時幫妻子賣貨的經歷,賣的是筆記本電池。他回憶,那時原裝電池價格在100美金左右,網上最便宜的替代品賣20美金,而他賣自己能找到的最好品質的電池,價格定在40至50。
20美元的價格差異的確被消費者感受到了。對于亞馬遜上的海外消費者而言,他們并不知道這個新品牌made in China,只知道Anker的產品比原裝便宜一些,但又比真正的“便宜貨”要高一個檔次,接近于原裝品質。找準了市場空缺,Anker很快獲得了不少老外的“自來水”。
要注意的是,亞馬遜與國內重視賣家營銷投入的電商體系不同。亞馬遜的推薦機制是,用戶主動好評越多、評分越高,產品的排名就越靠前。在中國同行們都賣三星級產品時,Anker把產品評價做到了四星半。很快,在業務發展的第二年,2012年,Anker就獲得了亞馬遜的“Best Seller”(一種依賴銷量的自動推薦機制)。
在這樣的機制下,積累下的好評與銷量能進一步鞏固老品牌的優勢。Anker之后幾年順勢推出了更多的充電類產品,均是在市場現有產品上做了微創新,并將它們打造成了爆款。
但最開始,想做一個賣得貴,還能讓消費者心服口服的品牌并不那么容易。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想賣好產品,但沒有工廠供應。
即使是在3C產品供應鏈足夠完備的深圳,陽萌想做一條足夠優質的數據線也是件難事。工廠習慣了大批量產“9塊9包郵”的低質量產品,升級工藝等于拉高成本,他們不愿冒險。
安克只能自己下場做研發。針對用戶普遍反饋的蘋果數據線易破損、接口處易斷等問題,陽萌說,團隊測試了上百種材料,最終選定了與防彈衣同等材質的材料,將數據線做到極致結實。
最后做出來的Anker PowerLine數據線被網友戲稱為“拉車線”——它能拉動1.5噸的汽車,承受80公斤的重量,引起一眾國外博主的測評風潮,用它吊杠鈴片、拉著它做引體向上等等。
安克自2012年嘗試搭建研發團隊,到2019年,其研發費用率達到5.92%,而其他同行都在2%以下,研發人員占總人數53%到822人。
根據隱馬數研的報告,在亞馬遜站內,安克創新很早就吃透了北美市場線上信息流的路徑和亞馬遜的推廣規則,形成了以產品力為支撐,從公域流量發現用戶到私域流量產生轉化,最終贏得品牌認可的模式。
在站外,其營銷模式可歸納為:社交平臺維護培養先行,借助專業論壇和紅人營銷做品牌曝光;在粉絲積累的過程中,逐漸再往平臺和獨立站導流。
在海外市場,安克大量聘用當地人以實現快速本土化。陽萌介紹,安克的日本團隊有約50人,其中僅一兩位中國人,美國近100人的團隊也幾乎全是當地人。
這家公司發展迅速,早年“銷售額幾乎是每年成倍增長”。在深圳南山新興產業園的一棟大廈,從2012年租下一間辦公室開始,今天的安克創新已在南山區的一棟大廈包下四層樓,在全球各地擁有近2000名員工。
這款24K鍍金數據線賣到了100美元,圖源:安克跨境電商,換個姿勢再來一遍
“國內的電商走得非常靠前,換個時間,換個空間,可以再發生一遍。”一名跨境電商創業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按照光大證券研報總結,中國跨境電商在2014年進入了3.0階段,前兩個階段分別是:1999年以阿里巴巴成立為代表,開始了線上展示、線下交易的信息服務模式;2004年實現了跨境電商在線交易,B2B模式興起。
如果說深圳往前30年的關鍵詞是做工廠,那過去10年,則屬于跨境電商。
陽萌恰好踏在了跨境電商的起點——在海外,跨境電商B2C模式才剛剛開始普及,在國內,御泥坊、韓都衣舍等“淘品牌”已經成長起來,有不小的影響力。
在大部分中國賣家走著去品牌化的低價替代品路線時,他嗅到另一種味道:“在美國大家只覺得亞馬遜上可以賣東西,但國內的電子商務已經跑出一批品牌了。”
大家還沒有感知到,一個新生渠道是會催生一批新興的品牌的。把中國的經驗和美國情況一結合,我就覺得美國也可以做‘淘品牌’。”回憶起當初的判斷,今天的他仍頗有信心。
在中國出海品牌的歷史中,讓人熟知的主要有手機、PC和部分食品酒類。代表的公司是聯想、華為、小米、OV、茅臺、馬應龍、老干媽等。
接受采訪的跨境電商創業者都認為,賣貨只是短暫的生意,要想基業長青,還是需要占領消費者心智的品牌。當然,品牌意味著更高的溢價、更高的估值。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研發投入。
過去跨境電商行業普遍都是以價格競爭的方式爭奪海外市場,如今紅利期已過,海外市場想要利用價格競爭的方式獲取利益,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已經越來越大。
在行業越來越趨向于精細化運營的今天,鋪貨的方式已經不再適合中小賣家,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和關注,做品牌幾乎成為跨境電商行業的一個必然選擇。
眼下,越來越多細分品類開始萌生了全球化品牌的趨勢。
快時尚跨境電商 SheIn 2020 年營收接近 100 億美元(約合 653 億人民幣),這也是該公司連續第八年營收實現超過 100% 的增長。SheIn在全球的應用下載量排名遠超H&M,Zara等快時尚品牌,2020年估值超過 150 億美元。其崛起之快,令人驚訝。
安克創新也已經從最早的亞馬遜跨境電商銷售實現了全球全渠道銷售。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涉及智能家居、無線音響設備等多個領域。陽萌認為,假設消費電子是一片大海,深海市場包括手機、PC等等,而淺海就是他所處的這些小品類。
深海耕耘的廠商面臨的是一場“大仗”,而做淺海生意,要打許多場小仗。例如,在充電領域有許多細分品類,充電線、充電頭,每個品類都不到百億美元,甚至僅幾十億美元的市場,但是一旦在這些品類打勝仗,也能獲得不錯的回報,甚至能持續打勝仗的團隊也有機會成為偉大的公司。
不管是自己做產品,還是吸納其他創業者進入公司開拓新路線,他還是秉持10年前的準則,不斷對員工們說:“我們要‘弘揚中國智造之美’”,不做“便宜貨”。
“淺海上,還是有很多珍珠貝殼可以撿的。”他說。
摘自—界面新聞
上一篇 | 下一篇 |
---|---|
2021,美國繼續天量印錢,意味著什么? | 優秀投資人是這個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