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投資人是這個時代、
時間:21-02-04 來源:投資人記事
優秀投資人是這個時代、
這個市場最稀缺的“核心資產”
張坤、謝治宇、朱少醒這三位國內頂級公募投資人,怎么幫我們賺錢的?借著新出爐的2020年四季報,我們要再一起摸一下“象腿”。
從去年6月29日上線至今,”雅選”成立207天,收益率是51.64%。
小雅大致對比了一下各類公開組合,這可能是同期收益最高、創新高次數最多的公開組合,跟投的朋友賺得都很嘿哈~~~
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雅選”組合里的這三個投資人,管理資金大約2123億。
其中,張坤以1255億管理規模,成了國內首個千億主動管理的權益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規模超過500億,朱少醒管理規模超過300億。
這三位投資人業績并沒有因為規模大而倒,“雅選”組合去年四季度漲幅18.32%,應該高于大多數基金和基金組合。
當然,圖表里的“歷史最高”是去年的,今年“雅選”又一次次創了新高。
本來這是一個長跑冠軍們的組合,沒想到短期也這么能打,小雅也是驚喜,A股市場果然充滿著意外。
但還是希望跟投的朋友放平心態,沒有任何基金和組合是在任何環境下、任何階段都有很強的爆發力,有耐力長跑才是真的好,追求快錢、喜歡做波段的資金千萬千萬別跟投~~~
現在新基金一個又一個爆款,很多投資者也在各種追問,這好不好,那能不能買。
小雅一直想說,市場很復雜,盡量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真正找到幾個讓自己放心的優秀投資人,就別到處看了。
然后,我們再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細看他們的季報、中報、年報,比別人都了解他們,市場中的各種噪音,可以做到置之不理了。
比如,四季報出來前,很多媒體在猜寫,說張坤換倉了,把白酒都賣了。等四季報出來,還是那些媒體又寫,原來張坤沒賣白酒股。
還有很多理財師一直在說,張坤持有那么多白酒股,白酒股漲那么多了,市場風格要調整了,勸大家贖回張坤的基金。
這跟基金經理買茅臺一個道理,有些人是因為茅臺漲得好,為了追逐趨勢而買入,那些真正敢一直拿著茅臺的,并不是躺贏,而是真的花時間去了解和驗證茅臺的邏輯。
我們持有一些投資人的基金,要想有定力敢于一直持有,減少市場噪音影響,就要多觀察和了解他們,真正的信任來自了解。
總之,優質投資人才是這個時代、這個市場最稀缺的“核心資產”,多花時間了解,不要隨便跟著投資人跑,也不要輕易放手最頂級的投資人和他們管理的產品。
別說自己是小白看不懂季報,小雅陪你們一起看。
張坤:一直在買買買白酒,近四成資金投港股
對于張坤,直接先說結論。
1,他是國內首個千億主動管理的權益基金經理,四季度末管理規模1255.09億。
2,張坤四季度繼續加倉白酒,“1月減倉白酒”的猜想大概率也是YY。
3,他是真的猛人,非常敢下重手:藍籌精選的7只重倉股各下單逾60億。
細看他的三個代表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下簡稱“藍籌精選”)、易方達中小盤(下簡稱“中小盤”)和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基金(下簡稱“優企三年”)。
茅臺持股市值:藍籌精選65.24億,中小盤39.96億,優企三年10.76億,超過百億市值;
洋河持股市值:藍籌精選64.19億,中小盤39.41億,優企三年10.62億,超過百億市值;
五糧液持股市值:藍籌精選63.79億,中小盤39.05億,優企三年10.36億,超過百億市值;
瀘州老窖市值:藍籌精選62.65億,中小盤39.13億,優企三年10.40億,超過百億市值;
美團持股市值:藍籌精選64.94億,優企三年10.32億,超過75億市值;
騰訊持股市值:藍籌精選64.18億,優企三年10.19億,超過74億市值;
4,但你別再說是張坤是白酒基金了,兩只能投港股國內基金的港股投資占比約4成。
5,四季度,“巨無霸”藍籌精選規模又漲了快一倍,凈申購資金大約200億。
6,但也別太擔心規模影響啊,四季度藍籌精選凈值增長28.57%。
換句話說,藍籌精選四季度新增的340億資金,有140億是漲出來的。
嗯,這么感人的收益率,還說受到規模拖累,怎樣才叫不拖累呢?
相信負責任的基金經理吧,如果真的感受到規模對凈值的影響,他們會有所為的。
好了,說完結論,我們來簡單觀察一下張坤基金的持倉。
復盤持倉,不是為了鼓勵股民“抄作業”,是我們觀察張坤在不同階段的思考,重倉股只是“象腿”上的腳趾,大致看看就好。
2020年四季度末,張坤管理的三只代表性國內基金持倉有比較大的不同。
藍籌精選和中小盤僅有四只重倉股重疊: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五糧液和瀘州老窖。
其中,藍籌精選重倉了四只港股:美團、騰訊、港交所和頤海國際(新進重倉股),中國生物制藥則退出了其前十大重倉股。
張坤也是國內為數不多在季報中主動公布港股持倉比例的基金經理。
四季度末,藍籌精選通過港股通投資的港股市值為267.67億元,占凈值比例39.54%。而三季報時,藍籌精選港股投資資金是138.33億元,占凈值比例40.76%。
另外,藍籌精選的兩只重倉股??低暫蛺蹱栄劭埔矝]在中小盤的重倉股當中。
小雅猜想,這跟中小盤的產品限制有關,中小盤對這兩個公司應該也有持倉,但它們都沒有進入中小盤的前十大重倉。
再來對比藍籌精選和優企三年的投資范圍和邏輯一致。
從重倉股來看,優企三年重倉了錦欣生殖和青島啤酒。跟藍籌精選一樣,優企三年大幅增加了港股美團的持倉,中國生物制藥退出重倉股。
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優企三年的港股市值為47.46億元,占凈值比例43.92%。
三季報時,張坤已經表示:“我們認為,在人民幣資產可投資的范圍內,港股通內的優質公司股權是很有吸引力的權益資產。”
優企三年的重倉股跟藍籌精選有較為明顯的差別,估計跟資金進入時間有關系。
優企三年于2020年6月成立,是封閉管理,去年三季報時已經滿倉,四季報時,張坤只是對重倉股做了微調。
而藍籌精選是開放的,該基金資產凈值從三季度末的339.38億增長到677億。
規模的一部分來自凈值增長,另一部分來自基民的熱情申購。
盡管藍籌精選已單日限購10萬元,但去年三季度末,藍籌精選基金份額是152.24億份。到了四季度末,基金份額為236.22億份,凈申購約84億份。
按照去年四季度藍籌精選的單位凈值區間毛估估,四季度該基金的凈申購資金估計大約200億。
簡單說,這200億是四季度加倉買進來的,藍籌精選的持倉更反映四季度張坤對市場的思考和反應。
看上圖中的藍籌精選持倉變動可看出,張坤對四個白酒股都是加量的。
市場猜測張坤減持白酒股,當然只是YY,然后市場又在猜,應該1月份減持白酒了。
推薦你再看看張坤訪談(小雅深訪 | 易方達張坤最完整投資思路:至少應跟全市場對抗過兩三次)。
張坤在新出爐的四季報中也再次強調,要看5-10年后公司產生的自由現金流將顯著超越目前的水平。
一個看未來5到10年的基金經理,在4季度剛剛加倉白酒股之后,在接下來的1月份馬上就減倉了,你們相信嗎?反正我不信。
還有很多人在問,再次翻倍的資金規模對藍籌精選的影響。小雅的理解:
一是,從結果來看,目前藍籌精選的規模并沒有拖累業績,去年四季度凈值增長28.57%,實在太彪悍了!
我們要相信基金經理,如果真的對業績有明顯拖累了,他們會做保護動作的。
二是,從過程來看,凈申購可能讓基金經理做得更順手。
從持倉來看,重倉股為藍籌精選的業績做了重大貢獻,但這些重倉股幾乎都是到了接近單一持股比例不超過基金凈值10%的監管紅線,漲漲就面臨被動減倉的狀況。
新認購資金降低了基金經理被動減倉壓力,反而可以從容地加買自己看好的公司,節奏是比較順的,這是一種正反饋
三是,很多人擔心,會不會這么大資金量一旦減持,會進入自我砸盤的負反饋?
這些被重倉的公司,市值都有足夠的容量空間
比如,茅臺總市值2.6萬億,百億持股市值也不是一筆賣光,能“砸盤”到哪兒?
小雅理解,市場對“抱團股”執念太深了,“抱團股”的概念也被玩地很混亂。
茅臺成為所謂“抱團股”非一日之功,過去十年不斷進行著;現在每個機構持有茅臺的邏輯也各不相同,哪兒就這么容易“抱團”賣出了?
朱少醒反復強調:優質股不等同于明星股
關于老將朱少醒,小雅也只簡單羅嗦幾句。
1,天惠規模增長到306.81億元啦!三季度末是241.40億元,增加了60多億。
2,四季度天惠申購25.75億份,贖回15.82億份,凈申購9.93億,按區間凈值估算,四季度凈申購資金大約30億多一點兒。
3,天惠的規模增長中,一半來自申購,一半來自凈值增長。
四季度,富國天惠凈值增長12%。好的基金,規模都是管出來的。
4,朱博士非常有投資紀律,即便對市場的的極致程度有些擔心,但也始終高倉位、均衡投資,四季度末的股票倉位93.24%,持股集中度仍然在36%。
5,從持倉來看,天惠去年四季度沒有很大的動作,新增中國平安進入前十大重倉股,寶信軟件退出了前十大重倉股。
簡單粗暴理解,略微增加了低估值的非銀金融配比,略降低了軟件股。
盡管一兩只股票的進出,對凈值影響并不大,但似乎可以看到一點點組合風險收益比的思路。
(要了解朱博士投資方法論的,點擊查看 小雅深訪 | 15年逾20倍!重溫富國朱少醒最完整的投資邏輯)
6,需要說的是,市場一直在說均值回歸,在談“抱團股”,但朱少醒反復強調,“優質個股和大家耳熟能詳的明星股不應該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簡單說,好公司并非簡單只是明星股,有些市場追捧的明星股也未必是好公司。
小雅理解,均值回歸,也不等同于向所謂的“低估值”公司做價值回歸。估值很重要,但有些成長股會被證明是偽成長,但有些低估值,可能會被證明是價值陷阱。
估值本身是一個動態的詞,不是靜態的。
謝治宇四季度大調倉,大幅減持隆基股份
看謝治宇的四季報,小雅還是用概括性的話來描述。
1,四季度,謝治宇管理的三只基金規模增長到561.82億元。
其中,合宜302.78億,合潤205.98億,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持有期53.06億。
2,四季度合宜申購28.53億份,贖回16.58億份,凈增12億份,按照四季度的凈值區間估算,四季度申購資金剛剛超過20億。
換句話說,合宜四季度增加的60億規模,只有20億來自凈申購,大多是凈值漲出來的。
其實,看這三位投資人,你可以看到,優秀投資者對規模都是極度克制的,他們的規模都是管出來的,不是賣出來的。
3,四季度,合宜的收益率是15.82%,合潤收益率17.78%,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持有期的收益率是18.77%。三個產品略有差別,但差別不大。
4,謝治宇曾提醒基民要降低2021年的收益預期,他在四季度末略微減倉了,但倉位變化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在訪談時也曾談到過對控風險和控回撤的理解。
(小雅深訪 | 7年半年化收益28.5%全市場第一!謝治宇最完整投資框架:投資的三個層次和兩個假設)
四季度末,合宜股票倉位是87.88%,三季度末是90.34%。合潤股票倉位86.21%,三季度末是88.98%。
5,四季度合宜增加了一位基金經理,很多人一直在問,會不會謝治宇要離開了?今后合宜是不是要交給新基金經理了。
為了打消疑慮,興證全球基金公司還特意發了一篇文章,說這是公司“傳幫帶”帶新人的方式,而且也不止這一只基金,公司旗下好幾只基金同時做了這個動作。
但市場始終不相信,后臺來問的讀者太多。小雅無權代基金公司發布信息,也確實沒有關于謝治宇去留的所謂“內幕”。
但作為一個常年跟基金公司溝通的媒體從業者,以自己的理解做個推演:
(1)主動型基金主要選人,“師徒制”是最好的培養人的方式,但也是成本最高的培養方式,愿意并且真正能做到的機構不多,興證全球是為數不多這樣做的機構。
(2)不讓新人上手就管基金,也因為控制新基金數量、讓新基金經理沒產品可管,新人要先打下手,再獨立管新基金,這是負責任的做法,應該點贊,而不是擔心。
(3)謝治宇倘若真有離開之意,他管理這么大規模的資金,基金公司不會用文章來變相澄清他不會走,因為一旦真的走了,等于公開“打臉”,而且另幾個帶新人的基金經理去向也會成為話題,得不償失。
(4)合宜即便是增加了一個基金經理,謝治宇還是排名第一的基金經理,為基金的主要責任人,不用擔心合宜換人了,況且這么大規模的基金,也不可能簡單交棒給新基金經理,至少目前還看不到交給新人單獨管理或主管的可能性。
6,合宜在四季度做了比較大的調倉:
一是,大幅增加了對騰訊、中國平安、三一重工的持股。
二是,大幅減持了隆基股份。去年四季度,隆基股份股價大幅上漲,合宜持有隆基股份的市值從三季度末的17.4億,降至四季度末的8.05億,規避過熱和估值風險的態度明顯。
三是,海爾智家、雙匯發展、美的集團新進合宜的重倉股名單;美團、領益智造、匯川技術退出了合宜前十大重倉股。
7,不能買港股的合潤與能買港股的合宜,持倉大同小異。
合宜的持股集中度是36.28%,合潤的持股集中度是41.52%。
能買港股的合宜在港股買的比亞迪,不能買港股的合潤在A股買的比亞迪,兩只基金買的比亞迪股份比例基本一致。
不能在港股買騰訊的合潤,前十大重倉股增加了晶晨股份,晶晨股份也在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持有基金的重倉股名單上。大概率合宜也有,只是沒進前十大重倉股。
總而言之,三位優秀投資人言行一致,過去的一個季度依然在幫我們努力賺錢。
我們試著去了解這些投資人,想要了解他們的風格、持倉邏輯,他們在不同階段可能的思考,而不是鉆研他們買了哪只股票賺了多與少,或去猜測哪個板塊或股票加減倉了一點點,對基金凈值有多大影響。
正如張磊在《價值》一書中所寫的:“要研究大的問題,追求大問題的模糊正確遠比追求小問題的完美精確要重要得多?!?/SPAN>
摘自—投資人記事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沸騰中的深圳跨境電商:賺錢,出名,他們全都... | 快手暗盤暴漲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