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萬億資金將至?最強降準信號來襲,降息也值得期待?中概股暴跌,比特幣遭血洗 ,A股咋開盤?
時間:21-12-06 來源:券商中國
重磅!萬億資金將至?最強降準信號來襲,降息也值得期待?中概股暴跌,比特幣遭血洗
,A股咋開盤?
重磅信號來襲,A股又迎來關鍵窗口期。
剛剛過去的周末,“降準”無疑是A股的最熱話題之一。當前市場最關心的三大焦點或許是,降準何時落地?釋放的資金規模會有多大?降息會不會有?
根據過往規律,一般在國常會或高層明確提及降準后的2-11天時間內,央行便會宣布相應的降準方案。因此,機構普遍預期,本次或將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規模約1萬億元。國泰君安認為,降準并不是政策寬松的盡頭,在2022年上半年經濟壓力邊際加大的階段,降息仍然值得期待。
其實,上周五A股收盤后,外圍市場并不平靜,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集體遭遇重挫,虛擬貨幣市場也被血洗,一系列消息影響下,A股將怎么走?
降準將至?
12月3日盤后,市場傳出了最明確的降準信號。當天,李克強總理在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時表示,中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制定政策,適時降準。
降準信號一出,A50指數出現了一波小幅拉升,即將開盤的A股將進入“降準窗口期”。接下來,市場最關心的三大焦點或許是,降準何時落地?釋放的資金規模會有多大?降息會不會有?
根據過往規律,一般在國常會或高層明確提及降準后的2-11天時間內,央行即會宣布實施相應的降準舉措。在臨近年底提及降準的歷史,分別是2018年12月24日、2019年12月23日,之后央行分別在2019年1月4日、2020年1月1日官宣降準。
國泰君安認為,2022年除夕是在1月31日,春節假期集中在2月初。降準應對春節跨年資金緊張的可能性較小,本次降準大概率符合以往政策操作節奏,因而12月上旬或中旬公告降準的可能性較大,歲末年初存在跨年資金面壓力,是啟動降準的較好時機。
光大證券則表示,結合歷史經驗以及當前經濟運行壓力來看,李克強總理提及“適時降準”后,央行可能會在一周左右時間“官宣”,或將于12月15日正式落地。
那么,此次降準的規模會有多大?
光大證券預計,結合7月的降準方案來看,本次或將通過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規模約1萬億,并置換部分MLF的方式可能性更大,既可以降低銀行體系負債成本,引導銀行從資產端讓利中小企業,又能夠避免流動性過度寬松,進而引發資金淤積和套利。
與此同時,國泰君安同樣認為,此次降準幅度大概率與2021年7月降準一致,調降或達50個基點,大概率將釋放長期資金1萬億元,若考慮MLF的到期量,則后續凈投放的流動性約在6000億元。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銀行成本,但是相比之下,降準信號更為重大。
未來一段時間內,降準落地已是大概率事件,這是否意味著,央行政策寬松窗口打開?資金價格能否下行?
對此,國泰君安認為,此次降準如果落地,并不是政策趨松的盡頭,在2022年上半年經濟壓力邊際加大的階段,降息仍然值得期待,2022年額外再降息仍然需要經濟進一步下行、或信用風險發酵嚴重作為催化劑。
光大證券則認為,從穩定房地產市場銷售、護住中小企業基本面、保障民生領域的角度出發,通過利率放松刺激總需求,防止經濟滑出合理區間,進一步緩釋房地產市場風險形成的衍生效應,仍是可選項。
外圍市場巨震
其實,在上周五A股收盤后,外圍市場并不平靜。首先是,中概股集體崩跌,周五晚間,受滴滴從美股退市消息的影響,滴滴股價開盤大幅下挫,隨后一路走低,當天大跌超22%。
與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于12月2日宣布通過一項法規修正案,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細節,即使信息是來自相關外國司法轄區。
這一新規則被認為響應了美國國會于2020年12月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旨在確保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遵守美國的法規,可能會降低部分中國公司對美國投資者的吸引力。
受此影響,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出現集體大跌。截至當日收盤,網易有道跌超17%,霧芯科技跌超16%,理想汽車、愛奇藝大跌超15%,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百度的跌幅超7%。指數方面,美股三大指數也集體下挫,納斯達克指數大跌近2%。
另外,周六虛擬貨幣也慘遭血洗。12月4日午間,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42000美元/枚,24小時跌幅超20%。以太坊跌一度破3500美元/枚,24小時跌幅超21%。
隨后稍有回升,截至發稿,比特幣報價約49400美元/枚,相比11月初的高點累計下跌超27.8%。此外,EOS幣一度暴跌逾28%、艾達幣一度跌逾22%、門羅幣跌逾20%、狗狗幣跌逾22%、幣安幣(BNB)跌近13%。
據統計數據顯示,12月4日暴跌的當天,共有41.7萬人爆倉,數字貨幣全網合約爆倉金額達到了25.84億美元。其中,光是比特幣24小時內的爆倉金額就超過10億美元。
有分析人士表示,虛擬貨幣暴跌的背后,可能是多因素的共振:包括美聯儲加息預期(短端利率飆升)、滯脹悲觀預期、Taper加速預期等等。此外,風險因素還包括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新變種的不斷擴散。
另外,有業內人士稱,虛擬貨幣市場的高杠桿或許閃崩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世界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幣安為用戶提供所謂“杠桿代幣(LT)”,用戶可以在不需要任何抵押品、維持保證金和擔心清算風險的情況下擁有杠桿頭寸,市場泡沫化和投機情緒比較嚴重。
A股怎么走?
綜合來看,周末的消息面非常密集,且復雜,都將對即將開盤的A股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么逐一來看:
首先,降準信號對A股顯然是一個好消息。而降準對A股的影響程度關鍵在于,市場是否有充分預期,此次降準信號來得較為突然,是略超市場預期的。另外,回顧過去歷次降準,短期內對股市、債市均有向上支撐。有機構人士表示,當前還疊加降息的可能性,貨幣政策工具可能會在“總量、結構、MPA”三個方面,助力寬信用發力。
天風證券認為,根據當前的情況(盈利增速下行、信用逐步見到底部,但還沒有擴張,且即便擴張,力度可能暫時不確定),現在可能正處于“信用收縮后期”向“信用擴張前期”過渡的階段,對應市場仍是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復盤周末大部分機構的觀點,此次降準將對銀行板塊構成一定的利好。參考近10年以來的數據,降準后,銀行股有望迎來上漲行情。近10年以來,銀行股降準后一周、兩個月、半年分別平均上漲0.6%、1.9%、1.6%。而與當下環境相似的2014年末、2018年末/2019年初,銀行板塊降準后半年分別上漲8.3%、16.9%。
浙商證券認為,“適時降準”釋放更加明確的寬貨幣、寬信用預期,2021年11月起至2022年一季度,寬信用發力下,信貸數據有望超市場預期,銀行行情環境非常友好。
其次,中概股的這一輪暴跌對A股的影響,主要還是通過外資。在暴跌前夕,外資仍在瘋狂買入A股,上周累計凈買入達151.17億元,尤其是12月3日(上周五)更是加速進場,全天凈流入超92億元,創近一個多月以來新高。而對于中概股的監管新規,外資機構已有預期,因此對外資凈流入的影響或許并不大。但香港市場或許將再度面臨考驗,尤其是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快手等新經濟巨頭。
12月5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期,個別媒體報道中國監管部門將禁止協議控制(VIE)架構企業赴境外上市,推動在美上市中國企業退市,這完全是誤解誤讀。據證監會了解,一些境內企業正在積極與境內外監管機構溝通,推進赴美上市事宜。在中美審計監管合作方面,近期,中國證監會與美國SEC、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等監管機構就解決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坦誠、有建設性的溝通,對一些重點事項推進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市場錯誤解讀,并緩解了市場資金的擔憂情緒。
最后,虛擬貨幣的集體暴跌,對A股或許不是一件壞事。今年7月以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持續大漲,再度走出翻倍式上漲行情,吸引了大量短線資金流入,而這一輪暴跌,或許會使得部分投機資金從虛擬幣市場出來,一部分資金將會回流股票市場。
摘自-券商中國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十大首席經濟學家展望2022:趨勢、挑戰、變局... | 被嫌棄的中概股的一生|巨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