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好太多,眼睛不夠用了……
時間:22-01-20 來源:劉曉博說樓市
利好太多,眼睛不夠用了……
本周,是2022年的第三周。
在這一周,利好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用我幾年前創造的一個詞匯表述就是:政策的“羞澀期”結束了,全面發力開始了。
梳理一下:
首先是周一,也就是昨天(1月17日),央行不僅超量續作了7000億元的1年期MLF,還超量續作了1000億元的7天逆回購。
更令大家興奮的是,上述兩項政策利率雙雙降息了10個基點。而之前,央行降息常常是5個基點。現在達到了10個基點,雖然跟歷史上一次標準降息25個基點沒有辦法比,但還是帶來了驚喜。
然后是今天,央行官員出席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解讀金融數據闡釋政策,至少有5個亮點:
1、“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
在1月18日下午的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說:當前政策的要求是發力。
具體是三個方面:
一是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
二是精準發力,要致廣大而盡精微,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主動找好項目,做有效的加法,優化經濟結構;
三是靠前發力,要抓緊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
發什么力呢?他表示,一是保持總量穩定增長。二是促進結構穩步優化。三是推動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他還透露了央行將繼續壓降存款利率,“要下大力氣維護存款市場的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點評:“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意味著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降準降息都會繼續做,目標是“避免信貸塌方”。
為什么“寬貨幣”下,“寬信用”(大家愿意貸款)仍然遲遲沒有出現,說到底是預期變弱了。所以要通過繼續降準、降息,改變大家的預期,讓大家愿意擴大再生產或者消費。
央行甚至要求銀行“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也就是“拉貸款”。
2、還有降準空間。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發布會上還說:2021年,人民銀行分別于7月與12月兩次全面降準各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2.2萬億元。降準之后,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8.4%,這個水平已經不高了,無論是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與我們歷史上的存款準備金率相比,應該說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都不高了,下一步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了。
劉還說:“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空間變小了但仍然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
點評:“空間變小了但仍然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這明確告訴我們,央行今年還會擇機降準。
而且我認為,一季度就可能再降準一次。至于降息,如果按照每次5到10個基點來操作,年內還能降息2次。
降準可以增加市場資金,降息意味著資金變得更便宜,這對于實體經濟構成利好,對股市和樓市也構成利好!
3、從杠桿率上看,貨幣政策有空間!
根據央行數據,中國到2021年末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上年末下降7.7個百分點。
劉國強副行長說,“杠桿率下降,意味著為我們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空間變大了。”“當前宏觀杠桿率持續下降,為未來的金融體系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創造了空間。”
點評:杠桿率就是負債率,包括政府部門杠桿率、企業部門杠桿債和住戶部門杠桿率。
中國杠桿率偏高的,是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桿率,基本上全球最高,主要是國企負債,以及個別特殊民企負債率高(比如恒大)。
中國的政府杠桿率,目前仍然是主要經濟體里偏低的;住戶部門杠桿率超過了警戒線,比其他新興經濟體高,但跟發達國家比仍不算高。
經濟好的時候,壓低杠桿率;經濟不好的時候,適當加杠桿。但這杠桿要加到促進經濟轉型上去,給更有效率的企業、行業,這才是正確的。
“為我們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再次告訴大家,如果需要,央行的政策紅包會繼續發。
4、1月20日會降息
1月17日,兩項重要的政策利率都降息了10個基點,那么1月20日的LPR利率是否會降息?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說:
此次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體現了貨幣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力,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通過LPR傳導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促進債券利率下行,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有助于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支持國債和地方債發行,穩定經濟大盤,保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
點評:1月20日LPR利率降息(也就是正式降息),已經板上釘釘了。唯一的懸念是,5年期和1年期的降息幅度是否一樣。
如果1年期和5年期降息幅度一樣,對樓市將構成更大的利好,說明樓市不在被“歧視”了。
5、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回歸常態
在1月18日的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回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從數據上看,2021年末,全國房地產貸款余額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點評:最近幾個月來,央行多次單獨發布房貸數據,顯示了對房地產市場的重視和支持。
2021年9月之前,央行是把壓降房地產貸款增速作為成績的,但你看上面的表述,是把提升房貸增速作為成績的。這就是巨大的變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列舉了10個方面的消費,其中第八點是住房消費,文件這樣說: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以人口流入多、房價高的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最近很多地方都放松了公積金貸款政策,比如給二套房使用公積金貸款降低首付,提高額度等。
如今的房地產行業如同一個丟失多年后被找回的孩子一樣,各方紛紛送上溫暖,鮮花著錦、笑臉繽紛,令人目不暇接。
所以,今天的房地產板塊出現了大漲,而大盤也終于再度走穩。
政策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時期結束了,現在就是發力、發力、再發力!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幻想樓市V形反轉,能持續溫和回暖就不錯了。而且,你要抓住機會調倉,撤離人口增長乏力的、低層級的城市,回歸“有顯著人口增量的、高級別城市”、回歸中心城區!
摘自-劉曉博說樓市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央媽今天的話,你聽懂了嗎? | 王興:越專注,越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