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五月综合激情久久爱-色噜噜视频-色噜噜色噜噜天天拍一拍-色噜噜人体337p人体-色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网站-色噜噜狠狠在爱丁香

新聞中心
News
聯系我們
 

電 話:86-755-82910368

傳 真:86-755-82910673

郵 箱:[email protected]

郵 編:518001

風投,大轉彎

時間:22-03-21 來源:騰訊科技

風投,大轉彎

201611月,嘈雜的電視機里傳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消息。徐傳陞(shēng)立即找張穎表達了一絲憂慮。

這位美國房地產富豪長達一年半的競選演說,讓不少人擔心,中美關系有可能進入不可預見的沖突中,甚至波及商業業態。

整個2016年,經緯創投兩位GP(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和徐傳陞——還面臨另一些挑戰。從外部看,這家機構此時花了8年,從移動互聯網浪潮崛起,在中國風投業扎穩腳跟,本可以高枕無憂;但是,一些危險信號令他們不能忽視。

彼時,經緯投資的半壁以上江山都是移動互聯網項目,但在這個周期下,模式創新機會變得蕭條。更令人頭疼的是,整個市場儼然變成一場角逐游戲,從O2O到共享經濟到社區團購,這些小浪潮層出不窮,爆發得愈加兇猛而短促。一個新機會剛露頭角,所有人如群蜂般撲上去,行業轉瞬淪為血海。

“這種所謂的資本無序擴張,讓我們發自內心覺得,很多事情沒有意義,”徐傳陞說,“又結合我們當時覺得,需要在科技創新那邊發揮更多的力量。”

現在,一切有了變化。

這篇文章以經緯為藍本,看現代風投二十年的命運、中國特色,以及從賭注模式創新到押注中國核心技術的一次大轉彎。

| 荒蕪之地

現代風投還沒抵達中國,徐傳陞就來了。

此時,他剛滿24歲,兩年前從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加入軟件企業Lotus(后被IBM收購),是一名系統工程師。

那是中國企業服務混沌的起步期,盜版率高達99.99%,本土軟件公司如用友、金蝶也剛成立不久。對Lotus而言,中國市場尚處一片荒蕪,歸東南亞總裁一并管理,急需一位人士開墾。四下一看,徐傳陞是最優人選:不僅會說中文、懂計算機,更難得的是,他是團隊唯一的單身漢。

1995年秋,徐降落到只有一個航站樓的首都機場。新加坡派遣來的任務是:來支持剛成立的中國分公司半年。

沒多久,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深圳民營企業,引起了他的注意。Lotus在華大客戶主要是銀行、國企等,民營企業當時購買盜版是常態,這家民企不僅買正版軟件,而且一下單就是幾千套,還雇IBM做咨詢。這是個什么公司?這么有錢?他心想。這家企業叫華為。

在百廢待興之地,徐以罕見速度擢升——從工程師到管理數百人的區域總經理,只用了四年半。他有著職業經理人的自律和拼搏精神。但是,這份有優渥酬勞和光鮮外表的外企工作,開始喪失其魅力。他的目光被一團混沌的新興事物吸引了——1998-1999年,騰訊、阿里、新浪等成立,中國互聯網的浪潮來了。不少外企年輕人,都在張望下海創業的機會。在新世紀轉角上,徐做出決定:離開大企業,加入這股創業潮。

就在這時候,一家剛成立沒幾年、叫華盈創投的新加坡創投VC找到他。新加坡深受90年代美國互聯網造富神話的沖擊,勵志打造亞洲硅谷,美國的風投文化也滲透進去。華盈創投的投資重心是東南亞、美國,但他們嗅到了中國市場孕育的巨大潛力。徐對風投一知半解,只是簡單地想:過去待個一兩年看看,可以學習怎么創業、創始人怎么做事。對一部分初代投資人來說,借投資看項目順勢入場創業,是踏入VC行當的初衷。

可是,他怎么也不會料到,站在千禧年的路口、投資生涯的起始點上,黑夜驟然而至。

20003月,徐成為投資人僅僅一個月,遭遇了美股大崩盤。納斯達克到達峰值5048點,隨后是長達30個月漫長而絕望的滑坡。納斯達克的崩潰向全世界宣告,美國互聯網泡沫破了。這對29歲、剛轉型的投資人來說,打擊巨大。

他返回新加坡半年,在慘淡的光景下艱難募資,費盡千辛萬苦,才籌措到一筆規模不大的錢——3000萬美元。這年底,他帶著得之不易的資金第二次到中國,將辦公地選在浦東。這時候,上海金茂大廈剛竣工營業,被譽為中國大陸最高樓。徐回憶說,他也去這棟高聳的大樓里轉悠了一圈,但很快就發現自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太貴了,根本租不起。他在一旁招商局大廈,租了一百平、只有兩個會議室的小間,以頗不豪華的五人陣容,開始了投資之路。

打擊接踵而來。第一次出手就是痛苦和教訓。他以250萬美元,投資了一家由斯坦福畢業生創立、做短信和彩信管理系統的公司。項目有華麗的創始人履歷、濃郁的海歸和技術氣質,也順延徐自己做to B軟件業務基因,一切看起來很完美。他坐鎮董事會,每周和創始人溝通,就像在生意場上扶持的第一個新生兒,傾注慈父般的心血。后來,項目失敗了。

第一筆投資落敗,逼迫他深刻反省:第一條就是,水土不服不能投;其次,不能迷信技術,產品、銷售、運營若缺乏進攻,技術帶來的先發優勢會喪失殆盡;最后,回歸到人。項目的創始團隊是三名同學,保持了同學會的烙印——股份均分,少數服從多數。

過分民主帶來要命的難題:沒有靈魂人物。他意識到,公司至少創業階段,一定要有靈魂人物。在生死存亡的困境面前,必須有一個人有勇氣力排眾議做決策——前方可能是柳暗花明,也可能是萬丈深淵。

他認可過去十年,美國企業發展中一種論調:創始人持續主導的公司表現最優,如特斯拉;如果創始人年齡過大或過世,繼任者最好是深受創始人精神洗禮的門徒,如蘋果——庫克是喬布斯近20年的門徒。

這些如今聽起來稀松平常的投資理念,當年習得都付出了真金白銀的代價。不過這是后話了。

IDG創始合伙人熊曉鴿來華更早,是1993年。作為首家進中國的外資風投,IDG一連7年沒有任何項目退出。這些從海外歸來,想大展拳腳的中國初代投資人們,滿懷期許地向大地撒下一把種子,精心施肥、靜心等候,然而黑壓壓的貧瘠土地上沒有一片綠芽。內心的失落和倉皇可想而知。

徐傳陞說,長達兩年多,他腦海中最大的疑問是:自己是不是踩錯路了?中國風投到底有沒有未來?

| 艱澀落地

現代風投在中國可追溯至1998年。有中國風險投資之父美譽、時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先生,提出一號提案(《關于盡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建議組建中國的納斯達克。這項提案,為往后20年風起云涌的中國風投拉開了帷幕。

一夜間,眾多海外VC全都來中國了。但這股熱流沒持續多久,美國互聯網泡沫突然破滅,中國剛冒出泥土、吐露一絲生機的創投市場受到牽連,立馬凋敝下去。VC紛紛撤離。

2001-2004年,大陸創投市場彌漫在萎靡不振的氛圍中。放眼望去,在浩瀚的國土上,投資機構只有零星十幾家。2001年第一屆清科創投舉辦VC行業聚會,全部到場嘉賓只能坐兩三桌人。投資數量也驚人得少,一家機構,一年就投2-3家公司。

投資人那時一兩個月才出一次差,大多數情況還能回家吃晚飯。投資人出差要么坐經濟艙、要么坐綠皮火車硬座,遇到不能直達的情況,還要背著雙肩包從一列火車跳上另一列,吭哧吭哧到達目的地,住的酒店也很簡樸。

除了市場環境差、創業者供給少之外,他們還面臨缺乏退出渠道等市場不成熟的瓶頸,讓VC寸步難行。

不過,身處寒冷大環境里,投資人們倒是沐浴在一片祥和中。各家基金的錢不多,一個項目出來往往幾家湊單一起投,獨食少,更沒有搶項目之說。同行會和睦地互換信息。

而且,整個中國市場沒什么競爭,讓徐傳陞有機會在基金規模那么小時,參與投資百度B輪。2004年,他們本來要領投,谷歌半路殺進中國,揚言對百度戰略投資。水漲船高,百度估值瞬間翻到2億美元,最終方案是谷歌領投,徐轉跟投。這是他的第三筆投資,但已是成名作。這筆投資讓他投資生涯萌生轉機。

與此同時,市場迎來解凍。

最先回暖的是創業端,2003年的北京和上海,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業者出現,比如陳天橋。接著,暖流流向資本端,2003年末-2004年,攜程、騰訊、盛大等公司上市,為市場帶來一針久違的振奮。

2005年起,中國風投已成為勢不可擋的超級大潮流。海外VC紛紛在中國設立機構(如紅杉中國),本土VC也如雨后春筍(如高瓴)。誰能想到,經過多年艱澀發展的中國VC,將迎接一場大繁榮——中國將擁有和美國一樣多的獨角獸企業,穩坐全球第二大風投市場的交椅。

這一年,徐傳陞投資的瑞聲科技、百度、分眾相繼上市。他募集第二支基金,金額是上次的四倍。

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出生于改革開放的年份,和張穎、徐傳陞一樣是70后。當早期投資人在黑暗中摸索時,他走了一條相反道路。北大畢業后,他前往美國,沿著學術階梯一路攀爬。他把研究方向之一定為風險投資,刊發學術論文,是哈佛教授美國風投史著作《風投》的翻譯者。

在學術界,他把1998-2009年總結為:中國現代風投的萌芽期。之所以比2005年的說法遲4年,是因為這段時間還誕生了幾件里程碑事件,一點一滴改善了中國風投業的貧瘠土壤——2007年,中國頒布《合伙企業法》,合伙制企業能避免雙重課稅,使所募集資金全部用于投資;2009年,創業板成立,大大降低了企業掛牌上市的要求,創業公司在國內有了退出渠道。

田軒說,在這以前,中國VC長期存在的現象是兩頭在外。合伙制和創業板扭轉了局面,人民幣基金慢慢占據主流。

市場復蘇和政策到位前,徐傳陞和團隊苦捱五年。行業不振、內心搖擺時,他沒有立馬跳回職業經理人的老路,支撐的想法很簡單:至少把募來的錢認真投完。

回想起來,徐很感激坐冷板凳那五年。崩潰的市場給一切按下減速鍵,讓他有時間學習和打磨,為下一階段儲蓄能量。

“我們都是熬過來的,”徐反復重申一點,“真的是熬過來的。”中途,他看到無數人離開宴席、流散各地。最終挺過寒潮、穿越周期、存活下來的人,最頑強的生存技能只有一條——苦熬。

相較而言,張穎要幸運些。2003年中,在SARS陰霾剛剛散去后,他直接站在了中國風投黎明前的夜晚。

| 兩種David

2005-2007年是冰河解凍后最火熱的年份,所謂強龍壓境,土霸王崛起,海外和本土資本拔地而起,北京國貿遍地創業大會。經緯屬于這股浪潮冷卻前,入局較晚的一個;是窗口關閉前卡著門縫里進的。

張穎和徐傳陞有一模一樣的英文名,David——一個叫DZDavid Zhang),一個叫DSDavid Su)。但兩人有著完全相反的習性。

DZ留胡子,性格外放張揚、愛憎分明,這個屋子有五平米,他的氣場有六平米。他表面雷霆脾氣,但與之密切共事的人發現,他的心思有出乎意料細膩的一面——遇到服務員、保潔阿姨,往往會卸下兇狠,即使在沒有小費文化的中國,也一如既往地掏小費。他熱衷越野摩托,更熱衷特立獨行。他是外界熟悉的張穎。

DS是一個謙遜刻進骨子里的人、在馬來西亞長大,體型胖乎乎的,戴一架圓框眼鏡;他更沉默、安靜和內向,對人每一個毛孔充滿耐心。有合伙人曾見識過這位David溫柔的怒火——帶著他獨有的跳躍的中文口音,笑著說:老兄,你不能這么干。他愛讀書、科幻、收藏藝術品,偶爾陪太太去滑雪。他是外界不熟悉的徐傳陞。

經緯是罕見至今仍施行“雙GP”治理結構的基金。也有人說,張穎是外表強悍,內心善良柔情,徐傳陞正好互補,屬于外柔內剛。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是,很長一段時間,開除員工都由徐出面。

以《孫子兵法》論,張穎是“掠如火”,徐傳陞是“不動如山”。

兩個David相識于2003年。那時張穎30歲,剛由中經合集團外派來。他初中隨父母到美國,本科畢業后研究了三年醫學,而后在西北大學讀碩士、轉行投資。此時,他給人的印象是陽光的大男孩

徐傳陞比張穎年長兩歲,他們共同出現在分眾傳媒B輪融資上,由此結識。雖然,分眾是那些年二人唯一共同下注的項目,但他們保持了親密的同業關系。張穎到上海,或徐傳陞到北京,他們都會共度一杯咖啡的聊天時光。

四年后,張穎告訴徐,希望創立經緯創投。兩人很快決意搭伙。

張穎熱情、天馬行空、熱衷于擴張,適合做一個有感染力的外向型掌門人;穿越過周期讓徐傳陞更審慎和面面俱到,擅長框架化管理。以200818日為始,他們開啟了掌舵經緯的新征程。

第一筆募資,很順利就到賬了。正當他們準備大干特干的時候,烏云再次壓境。

| 狂奔和群狼戰術

2008年夏天,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了。

好在這次有驚無險。沒等低迷情緒侵蝕中國,政府注入4萬億刺激,隨即驅散了恐慌。但是,這波危機嚇退了,本想踩著經緯腳后跟入場的新VC。從這個角度,擠在2005-2008年上旬窗口期入局的VC們,反倒有點因禍得福的意味。

然而,即使成立快兩年,經緯始終沒有打消心頭的困惑。

中國PC互聯網經過了十年發展,BAT巨頭格局業已穩固,創投機會少之又少。經緯沒有趕上PC浪潮的尾巴,在時代的轉折點上,投資變得散亂——文娛、B2B、醫療器械……不一而足。雖然也有不錯的成績,但缺乏大方向和系統性,撐不起揚名立萬的雄心。站在2009年底,面對嶄新的十年,徐感到茫然。

這年冬天,經緯合伙人有一次集體出游。除了兩個David,參與者還包括左凌燁、萬浩基兩位合伙人,他們也來自中經合。12月,他們來到廈門一家酒店。

這時候,市場看到了蘋果帶來的移動變革,安卓使移動設備普及化大有可能,全球手機行業面臨洗牌。幾位合伙人隱約覺得這里有大機會,或許能踩準時代的迭代,打出閃耀標簽。就在這次為期3天的會議上,經緯確立從2010年開始,all in移動互聯網的戰略。

經緯開始“招兵買馬”。他們拒絕拿來主義,策略有別于其他機構招募金融從業者,他們青睞一線戰場上的人。

兩年時間,經緯招募十幾位年輕人,包括:學信息管理、正在搜狐做IT記者的王華東,在百度銷售體系做管理的肖敏,在騰訊和阿里做產品經理的熊飛。他們都沒做過投資人,甚至有些從沒想象過成為投資人,人生就此轉變。

其中,最快證明自己的是王華東。他1985年出生,誤打誤撞步了熊曉鴿的后塵——從記者轉型投資人。他有著一名記者的敏銳,和廣交節點人脈的覆蓋能力。他以天使輪,代表經緯投資了同樣是媒體人出身的唐巖。陌陌這筆投資,讓經緯聲名鵲起。王華東以29歲的年紀,晉升合伙人之列。

移動互聯網是經緯建立的根據地,彼時他們每年約投20-30家公司。除了陌陌,他們還投了有贊、餓了么等,后來深度參與到那個時代錯綜復雜的巨型交易中。

在一個app就能行走天下的年代,VC信奉的投資哲學是投人。經緯偏愛率真、原汁原味的創始人。我們認為最好的創始人,他有缺陷,甚至有時沖動、魯莽,可是他不會因為討好你而去變化。創始人很難面面俱到。他面臨的壓力和選擇非常不確定。如果老想跟經緯說一套話,跟另一個人說一套話,又跟合伙人說一套話,他太累了,很難做到很好。他花了太多心思在琢磨人上。徐傳陞說。

此時,團隊里也有失意的人。和王華東同齡的熊飛自稱一名理工男、一個nerd(雖然他看起來性格熱烈)。2011年加入后,他先是散著看移動項目,發現判斷標準太感性,看不懂,全無戰功。2012年,張穎找到他,他第一反應是:要被優化了。

但是,張穎說,要不死馬當活馬醫,你看看to B吧。往后很多年,他都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出路還是末路,不過好在有了一條路。他從大部隊分叉,另辟一條小路。企業服務是經緯在移動大本營外的第一個分叉。

移動互聯網是中國創投史上的一股巨浪,誕生了一系列百億甚至千億美元巨無霸。經緯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通過占領微博、公眾號等移動端發聲渠道,張穎成為創業者心目中一個符號——經緯系投資人及創業者,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

但是2016年,在一片喧囂繁華中,張穎和徐傳陞抑制不住地感到焦慮。這是一個速生速朽的時代,任何一個細分行業都有數十家企業廝殺。一個機會剛露出苗頭,其他人的跟進速度令人瞠目結舌,而模式創新沒有壁壘,競爭維度只剩下兩點:更多的錢和更快的速度。

早、中、晚期的財務投資來了,大、中、小企業的戰略資本也來了。但凡一點火苗,所有人都卯足了勁向里加油,行業瞬間爆掉——身處其中的人,都裹挾在狂熱中無法自拔。“Money chasing deal,說白了就是擊鼓傳花,田軒說,但是,當市場絕大多數人都這樣做,擊鼓傳花總有最后一棒——音樂停了、燈亮了、泡沫破滅了。

經緯決心離開這個以燒錢換規模的斗獸場。

最后一根稻草是共享單車。“我們更堅定地覺得,不想參與了。”徐傳陞說。這是經緯投注移動互聯網的最尾聲,后來社區團購等混戰,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

經緯第二次轉型沒有標志性會議,但內部一直在持續探討。最終,他們決定啟動一場變革。從2017年起,他們將合伙人分散出去,各自認領一個還處于寂寞期的新賽道。一方面,移動浪潮的紅利正在消弭;另一方面,他們實在厭煩了,一遍又一遍重復的游戲。

- 首先是兩大先進制造業:王華東和萬浩基進軍電動車,左凌燁主動請纓看商業航天——賭注超長周期的航空航天,被認為是富有理想主義色彩、有冒險精神之舉;

- 徐傳陞著手搭建醫療團隊,經緯第一位有博士學位的喻志云帶隊,賭注創新藥在中國的生根;

- 肖敏開始看產業互聯網;

- 熊飛則繼續耕耘企業服務。

VC都是時代的VC。在大時代的潮起潮落中,一家VC如何崛起,并以集團軍持續捕獲新浪潮?我從對經緯GP和合伙人的采訪中,總結了9條方法論。

1、穿草鞋階段:all in 一個賽道,之后將經驗復制到其他賽道。

2、多元化下注階段:保持警覺,更前置地探索前沿。在行業剛有苗頭時,派出一個分隊躬身入局,先人半步扎下來,體驗從邊緣走到中央的心流,待行業大熱時回撤。

3、一個判斷標準:如果判斷項目是依據市場行為、媒體消息,意味錯誤信號;領先對手進入賽道,忍耐一兩年孤寂是最佳狀態。

4、組織建設: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體。GP負責,把控基金方向和設定游戲規則;Partner負責,肩扛一個賽道的覆蓋和業績指標;Managing DirectorDirector負責,深耕所在賽道的一個垂類,保持延續性;投資經理、VP負責,單點突破。點、線、面、體各司其職,保證系統通體運行、快速協作和迭代。

5、有章法的群狼戰術:共40人投資團隊;一個賽道一個合伙人把控,共有7位合伙人;賽道下面再分垂直賽道,由MD/D負責;普遍來說,一個合伙人帶5-7人團隊(如,企業服務團隊是5人,醫療團隊是7人)。

“我們是垂直領域的群狼。7個合伙人,所謂的七匹狼。每個狼認領一個領域,不是亂竄的狼。下面又有中狼,中狼認領一個更垂直的領域。一位合伙人解釋說,類似于聯產承包責任制

6、為了刺激內部大、中、小狼的狼性,他們每一段時間會給7位合伙人根據IRR排名,每一年要看看自己的得分牌怎么樣,同級賽馬給合伙人壓力。

除了IRR排名的定量判斷外,也會結合合伙人在所在賽道的表現做定性判斷——比如,和其他5-7家一線基金對比,或者看10個優秀項目是投中了4-5個,還是1-2個。

一位合伙人曾說過,在經緯,每個人頭頂上有一個信用賬戶,戰功會往里充值,反之減值。張穎對內有一種說法叫“能者上”,如果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干了一年半到兩年,沒有成績,可能就會換人。

不過,由于每位合伙人負責截然不同的板塊,條線分明,不會有叢林競爭的撕扯和內耗,給他們注入了一定的安全感。

7、后備力量:延續不空降、只內部培養的早期方法(醫療賽道除外,因為過于專業)。從VPDirector到合伙人,都是自己培養,這樣不會堵死年輕人的上升渠道。

經緯注重提拔年輕人:每位合伙人都有緊密配合的年輕人;如果年輕投資人項目通過合伙人推不上去,可以直接推給GP;對于重點栽培的VP/D,張穎會把他們叫到北京,花兩三天時間,讓他們貼身跟自己參與所有會議,了解一家風投機構的完整運作。這些動作有助于組織新陳代謝,讓年輕人有機會冒出來,讓合伙人不躺在功勞簿上。

8、高度重視投后:經緯有80多人投后團隊。他們認為,過去錢少,VC是批發商,把LP的錢批發出去給創業者;現在錢多了,VC是服務商,只有服務才能產生粘性(他們自稱是乙方)。

服務大致有六個層面:前置性診斷(爭取在踩坑前預警);招聘做重(在各個投資小組中新設垂直職能的HR);投資投后產業鏈協同(搭建上下游客戶體系);政府事務、緊急醫療服務小組(為創始人提供緊急醫療服務);盡職調查小組(為被投的投資與收購提供盡調判斷);億萬創業營(搭建智囊團,培訓與認知輸出)。

9、一把手是機構的絕對靈魂。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我采訪的經緯各級別人士中,大部分人都效仿張穎,要么穿始祖鳥,要么穿Patagonia,要么穿優衣庫。除此之外,就是印有Matrix(經緯)logo的黑色夾克文化衫。

| 一次集體性轉彎

大轉彎的風投不止經緯一家,這是中國VC一次集體性的投資重心升級。擊鼓傳花的時代結束了。

我們身處一個歷史性復雜周期之中。中美關系進入微妙時代,互聯網大平臺面臨整頓,疫情的陰霾還未散去,而中國高精尖科創企業的活力正在釋放。

對照美國VC發展史,中國VC跳過了一段艱辛歷程。美國VC肇始于1946年,此前投資重心都集中于真正的技術,如半導體、計算機、生物技術,直到90年代轉向軟件和在線服務。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浪潮站在美國的已有技術上,直接迎來大爆發。而現在,容易的事做完了,必須掉頭做困難的。

在剛過去的2021年,資本異常活躍,以經緯為例,他們投資總數達到有史之最——120個。

投資組合也有了結構性變化。最近一年,經緯在新能源產業鏈、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投資占比接近50%,生物醫療占比30%,企業服務占比20%。而移動互聯網占比清空為0。大方針是,重倉中國科技創新的崛起。

不過,在時代輪胎轉軌的過程中,在一個個數字背后,充滿了當事人的艱辛。

新能源:合伙人的艱難轉型

即使是29歲就升合伙人的王華東,2016年也經歷了焦灼。

2015年前后,他建議兩個David拿出一筆錢,小金額投資一些技術公司。他們投了幾家,都不成功。這是王華東從投移動向技術轉換的開端,痛苦期持續了小半年。

一年后的2016年,外部不斷唱衰移動互聯網。作為吃移動紅利長起來的投資人,他開始思考未來究竟做什么?一個話題跳入腦袋——過去十年VC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上掙了不少錢,但沒有人在設備上賺過錢。假設未來十年再出一個顛覆性設備,會是什么?基于這個粗淺的想法,他開始研究汽車。

在汽車產業,智能化是共識。一開始,他把目光聚焦自動駕駛,但很快有了第一個判斷:只有算法,沒有落地場景,技術優勢會被抹平,軟硬結合是未來。

可這件事的難點在于,做硬件的同時要把智能化做好。基于對手機產業的觀察,他有了第二點判斷:能把硬件和智能化同時做好的創始人,一定是互聯網背景。

20172月,他見到李想,半年后投資。經緯以B輪投資理想,估值90億元人民幣。另一位經緯合伙人萬浩基投資了小鵬汽車。新能源三家風頭正盛的公司(蔚來、小鵬、理想),經緯投中兩個。布局完車以后,他們擴展到上游產業鏈,這讓他們在電動車建立起根據地。

作為經歷過10年周期的投資人,他時常會把過去10年自己的Portfolio拿出來看一看。他會自責地問自己:你當時為什么會犯錯?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教訓?不要犯第二次了!穿越過第一個10年,他的經驗是:不要陷入自己當前短暫的成績里要保持斗志

不管處于波峰還是波谷,他都10點半睡覺、5點半起床。

企業服務:漫長的等待

熊飛在候補的位置上等了5年。

他是從經緯成長起來的另一位合伙人。剛畢業在騰訊、阿里做產品經理,26歲拿到經緯offer。然后,前兩年都生活在被優化的忐忑中。

進賽道之初,他畫了一張表,一列是美國IPO的企服公司——100億美元、50100億美元、1050億美元公司及其分布行業。另一列是中國,當一個領域對標美國布局完,他就鄭重地把那一列標黃。這是刀耕火種的早期投資策略:照搬美國、西學東進。第一次出手是在1億多人民幣估值投北森,對標剛上市的Workday

2013年,中國企業服務一片混沌,他帶著北森創始人紀偉國去美國取經。經緯安排了行程并全程陪同。在會議室里,紀偉國問:“SaaS公司究竟是做大客戶還是小客戶?對方滿臉疑惑:能做小客戶嗎?這是他們溯本清源的開端,往后每年都帶被投企業到美國交流,成為一項傳統。

美國經驗全面貫徹他的思維,給他帶來了眼前的豐收,也帶來了日后的苦悶。2017年有段時間,他感覺好極了,有點金勝手,因為對標美國頭部WorkdaySalesforce等中國公司,全讓他投了。他以為自己熬出了頭,但立馬就遇到投資生涯第二段低迷。

這一年他錯過了數兩個后來的獨角獸(一家做數據分析,一家做電商領域)。“當時的理由非常啼笑皆非,就是美國沒有,特別教條主義。”中國to B經歷了從copy to China到中國獨有創新的過程,這和to C發展規律一致,而且基于中國to C移動互聯網的超強爆發,中國很多生態(比如電商)比美國更繁盛。市場開始分化。分水嶺是2017-2018年,他發現早期投資策略失效了。

2018-2019年起,他開始投大量美國沒有的公司(如PingCAP、班牛等),形勢逼迫他更新方法論。目前,他投的北森和太美醫療即將IPO。等了10年,36歲,他終于迎來自己的上市公司。

根據他的投資經驗:“忍受多大的寂寞,才能立多大的戰功。”

創新藥:博士的豪賭

合伙人喻志云一度后悔自己讀書時間太長。很長時間,他在投資行業是稀少的有博士學位的人。但現在,在醫療賽道上,博士是標配。他擁有經緯學歷最豪華的團隊。

醫療情懷來自兩位David。張穎本科學生物,一度在實驗室穿白大褂當技術員。他一直想重回實驗室提取DNA,重溫舊時光。而徐傳陞重視生命健康的技術發展。

一開始,經緯只投醫療器械,14年起投互聯網醫療,18年大舉進軍創新藥。這是一場真正的豪賭。下賭注的人,幾乎全是博士生。喻志云從本科到博士后的路線是:北大、哥大、耶魯。投資人博士化,這個現象在受時勢造英雄文化熏陶的VC行業,過去很少見。喻志云說,他的團隊是按一家創新藥公司來配置。

經緯稱,他們會延續重視投后的做法。但是,當服務對象不再是年輕人,而是一批平均年齡在35+的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創業者最需要的幫助也變了。(1)

中國風投重心發生根本性轉變,這意味著更艱難的技術、更緩慢的速度,以及整個社會對成功、金錢、名利一定程度的降噪。

田軒說,中國VC一個顯著特征是,LP的存續期短。普遍而言,美國一期基金退出是10+2年,中國一期基金從3+2年擴展到了5+2年。風投從投資模式創新轉向高精技術后,整個社會需要更多耐心——耐心的資本、耐心的LP和耐心的存續期。他鼓勵更多deep pocket的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等)入市,鼓勵長錢進來。同時在社會文化上,對失敗有更高容忍度,唯有此才能滋養創新。

一家機構容納了一部中國風投簡史,集納了不同代際投資人的剪影。

初代投資人徐傳陞,從24歲的青年,到如今51——落地生根、安家立業、生了華發。中國VC還有諸多徐傳陞和張穎,他們從天南海北而來;也有眾多王華東、熊飛、喻志云等中生代投資人,他們36歲到40歲出頭,想在時代大浪里博一個更大的潮起。當然還有數不勝數的新生代。但不論是哪一批人,他們的個人命運都與中國的國運不可分離。

中國有近2.46萬家私募基金。然而,他們只是改變潮水方向的一小股力量。

就像徐傳陞說:“我們未來10年、20年的命運就在中國,不糾結其他。如果思考透徹一點:要懂得放下。我們的重點是聚焦中國,在各種本土核心技術上盡全力投到最偉大的創始人。如果間接能幫助到行業的崛起,那很好。可能僅此而已。

對今天在新的時代轉折點上掙扎的年輕人來說,先行者煎熬著走過的每一步腳印,或許能對當下境遇有一點點啟迪。

摘自-騰訊科技

   
上一篇 下一篇
又一不眠夜!剛剛,中概股集體遭血洗,背后原...多進工廠少送外賣?靠使命感扭轉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 午夜成年人视频 | 日韩欧美第一页 | 欧美性videossex柔术 | 免费精品在线 | 成人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爱爱视频网站 | 婷婷色在线观看 | 黄色录像大片毛片aa | 特黄一级大片 |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 | 看一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资源 | 四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洲在线 |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 卡通动漫亚洲综合 | 在线免费看片 | 亚欧乱色精品免费观看 | 特一级黄色毛片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不卡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日韩专区在线播放 |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国产一级片大全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看 | 成人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节毛片 | 亚洲精品午夜 | 免费日本在线 | 黄视频网站免费 |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 欧洲一级毛片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看夜夜看 | 亚洲大尺度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