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方達年報,張坤虧麻了
時間:22-04-07 來源:喬令財經
易方達年報,張坤虧麻了
根據廣發證券年報顯示,其參股公司易方達2021年營收145.57億元,同比增長58.14%;凈利潤45.35億元,同比增長64.92%。
2021年絕對是基金公司大賺的一年,當然這個大賺不是指產品收益,而是管理費。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取管理費,在各家費率沒有太多差別的情況下,管理費的多少是由基金規模決定的。
從收入的角度來看,規模越大賺的管理費也就越多,基金經理知名度越高,發產品的成本也就越低。
01.粉絲基礎行業第一
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易方達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67萬億元,穩居公募第一。旗下最知名的產品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規模676.23億元,管理人是張坤。
1. 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去年實現管理人收入12.39億元,給基民虧了103.91億元,2022年至今再次回撤近18%。
2. 易方達優質企業管理人收入1.61億元,給基民虧了8.88億元,2022年至今回撤近20%。
3. 易方達優質精選混合(原中小盤混合)管理人收入0.99億元,給基民虧損6.57億元,2022年至今回撤16.24%。
4. 易方達亞洲精選管理人收入0.54億元,給基民虧損15.97億元,2022年至今回撤5.96%(上年虧了29%)。
下面這張圖充分解釋了張坤為啥這么火,粉絲基礎是真的大,單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這一只產品,就有602.6萬戶持有者,中報是713萬戶。
從持有人戶數變化來看,2020年年報只有190.65萬戶,而2021年中報直接增加到713.25萬戶,這就說明有500多萬戶套在了山頂上。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個人投資者占比為97.2%,機構投資者占比2.78%,但機構的減倉幅度比較大,份額從中報30.27億下降到年報的7.29億。
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的投資組合一直在重倉港A兩市的龍頭公司,茅臺、騰訊、??档?,騰訊已經加倉至第一大重倉股。
易方達優質精選的持倉和藍籌的持倉差不多,重倉的也都是茅臺、騰訊、海康等。
易方達優質企業的持倉也差不多,第一大重倉騰訊,第二大重倉???,之后是茅臺、瀘州、五糧液。
其實這三支產品的重合度很高。
易方達亞洲精選主要持倉是港股,重倉股有港交所、騰訊、京東、阿里、美團等。
02.自由現金流概念
張坤在年報中,提到了新的估值概念,即企業的價值是生命周期內所有現金流的折現。
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巴菲特提出的,邏輯就是通過企業未來可能產生的現金流折現值,來計算企業價值。
比如年收益10%,一年后的自由現金流110萬元折算成今天的現值就是100萬元,以此類推。
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法估值,那白酒、啤酒、牛奶以及日常剛需消費的行業龍頭公司基本都符合標準。
消費行業幾乎都具備了投入低產出高,而且現金結賬概不賒賬,現金流相對充足,比如五糧液賬上有731億元現金。
對比房地產行業,反差就很大了,地產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基本都是負數,收到的錢大部分要拿去再投資,以及償還債務,這樣的模式抗風險能力就很差。
張坤在近一年來的每個報告中反復提到最多的就是"3-5"年,"未來的現金流折現",其實就是表達了對短期市場的不樂觀,可能出于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大怕投資者恐慌,不能表現出太多的悲觀情緒。
03.價值投資的陷阱
從去年1季度開始,幾乎所有的抱團類基金全線回撤,年初至今百億級別以上的公募產品大多數都在虧錢,這是由市場風格決定的。
長期堅持價投的模式一定是正確的,但企業盈利的波動對短期股價的影響無法避免。
內地市場除了茅臺、伊利以及頭部那幾家消費以外,很少有能像蘋果、亞馬遜及微軟一樣長期持續保持5年至10年以上的穩健增長。
其實國際化從來都不是消費行業的問題,中國有14億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整個歐洲人口也就7.4億,出幾家市值大的消費公司是合理的。
但市場的每一次炒作情緒都用力過猛,消費行情到來時,一口氣能把白酒拉到幾十上百倍的估值,新能源賽道也是百倍估值起步,每一次都是透支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空間。
每一次的調整,市場也都在思考是不是邏輯有問題,是不是商業模式的崩塌,其實基本面并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市場情緒一直在變。
而當下的大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
1. 宏觀層面的影響導致互聯網、醫藥、教育等行業的商業模式發生分歧,部分行業可能面臨生存危機。
2. 大宗原材料價格暴漲,加上疫情對人均收入增速的影響,導致中游企業成本高企,漲價困難,盈利能力下滑。
消費的見底信號必定是業績見底,其實這次疫情的反復對消費行業影響是巨大的,而新能源高增長行業也要等到最新季度報的再次驗證。
拉長時間周期,仍然相信滬深300還會漲回來,但這個時間可能要很久。
摘自-喬令財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投資人7輪押了10多億美金的獨角獸,涼了? | 強悍!兩年投了19家公司,王傳福掃貨高精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