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小理:三兄弟反目成仇
時間:23-06-13 來源:虎嗅APP
蔚小理:三兄弟反目成仇
“曾經關系有多鐵,如今就有多狗血”——用這句話來形容今天的“蔚小理”毫不為過。
6月9日下午,蔚來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并不漂亮。在當天晚上8點開始的蔚來財報電話會上,李斌正忙著給投資者們“打雞血”,而李想卻在8點26分時發出了一條微博:“產品毛利率遠低于預期,毛利率波動較大,并不是企業定價良心,而是需要改善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以及持續擴大規模。”
擺出一副老師上課姿態的李想,在這條微博末尾寫到:“僅針對整個行業的看法,不針對任何企業,切忌:不要被迫害妄想癥發作!”而這時,蔚來的財報電話會仍在繼續中。
事實上,曾經的新造車三兄弟,早已“反目成仇”。
不久前的5月24日,是蔚來的大日子,肩負“走量任務”的全新ES6將舉行上市發布會,公布售價并開啟交付。而被戲稱“忘記微博登陸密碼”的蔚來創始人、CEO李斌,終于在這一天的下午4點發了一條微博:“今晚七點見!
李斌用了整整1小時的時間,全面地介紹了蔚來對ES6這款產品的思考和期待。在ES6的價格公布之后不到半小時,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發了一條微博:“理想L7今年十月份做到2萬輛/月,提前給團隊設定一個小目標。”
翻譯一下就是:看完ES6的定價,理想L7銷量穩了。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5月24日那天忙著召開一季度財報電話會,沒來得及卷入蔚來與理想的內斗。但在電話會上,何小鵬預告了今年的另一款重磅新產品是“7座純電MPV”,命名為小鵬X9——與理想即將發布的純電MPV(內部代號W01),擠進了同一條細分賽道。
曾經的“蔚小理”,是一致對外的三兄弟,是一起訴苦的難兄難弟,更是產品矩陣都要刻意錯開彼此禁臠的family。但如今,這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之間,少不了的是暗諷、互掐與廝殺。
01
只要成績好,說啥都是對
上一波互掐,始于2021年底。
2021年12月,蔚來在NIO Day上發布了新車型ET5。為了宣傳ET5上基于VR/AR技術打造的全景數字座艙,李斌在發布會上直言:“其實車上不需要那么多大屏。”而在隨后的溝通會上,他更是強調:“我一直的夢想是消滅車內屏幕。”
而何小鵬當時選擇站在蔚來這邊。他在訪談節目中就表示:“我是很堅定地反對汽車里有很多屏幕的,屏幕多的基礎是車內有很多人,但一臺車,多少時間比例由多少個人,再乘以一個比例系數,他們再用不同的屏幕,投入產出比,這個沒太大的價值。”
此言一出,主打五屏交互的理想汽車徹底坐不住了。
李想在微博上開啟了反擊:“最近出現一種觀點,號稱有了VR設備以后,車內就不需要屏幕了。”他還說,“不要輕易定義那些你連用都沒用過的產品。”甚至略帶指向性地說道:“在產品定義前,請務必確保自己掌握最基本的VR理論知識和足夠的使用經驗。不要輕易用概念誤導消費者。”
不過上一輪的互掐理想并不得勢。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的全年交付量數據,小鵬和蔚來都高于理想,而從財務數據上看,蔚來的營收規模,更是甩開理想和小鵬好幾條街。彼時,只有一款理想ONE在賣的李想,只能忍氣吞聲。
但風水輪流轉,在經歷了2023年初的價格戰之后,蔚來和小鵬都虧麻了,理想卻賺麻了。
從今年一季度的交付量看,理想汽車達到52,584輛,是三家中最高的。而蔚來交付了31,041輛,小鵬交付了18,230輛。而交付量的差距,直接體現在了營收數據上。理想一季度營收規模達到187.9億元,蔚來為106.8億元,小鵬則是40.3億元。
論賺錢這件事,蔚來和小鵬合起來也沒打得過理想。
從毛利率表現看,蔚來和小鵬抱在一起“摔坑里了”。理想最近幾個季度毛利率,都穩定在20%左右;而經歷了銷量震蕩期的小鵬毛利率跌到了1.7%,蔚來的毛利率同樣跌到了1.5%的低位。但這也情有可原,因為小鵬的主銷產品所處價格段正面臨激烈的價格戰,蔚來在用戶服務和補能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也不能戛然而止。
讓毛利率重返健康狀態,難,但又必須解決。
穩定的毛利率,讓理想率先進入了賺錢模式。一季度,理想凈利潤達到9.3億元,而小鵬凈虧23.4億元,蔚來凈虧47.4億元。而現金儲備方面,截至2023年3月31日,蔚來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7.63億元,同比減少了25.77%;小鵬汽車則跌到了341.2億元的水平;只有理想的兜里鼓鼓囊囊,現金儲備達到650億元。
雖說蔚來和小鵬的日子苦,但再苦也不能苦員工,再窮不能窮研發。一季度,蔚來的研發投入依舊處于30.78億元的高位,理想為18.5億元,小鵬為13億元。而從研發投入占比數據來看,小鵬是最不惜投入的(32.3%),其次是蔚來(28.8%),理想是最摳的(9.8%)。
對于蔚來和小鵬而言,擺脫窘境的唯一方式,就是新產品大賣。
產品打架,只會越打越激烈
早期的“蔚小理”,之所以能夠和平相處,主要是因為產品沒有重疊。
蔚來的第一代產品ES8、ES6和EC6,都是主打的40萬元以上的豪華車市場。而小鵬的G3、P5,以及曾一度熱銷的P7,都是聚焦于10-30萬元區間的主流市場。而留給“插班生”理想汽車的生存空間,只剩30多萬的高端車市場了。
但和平發育,只維持到2022年。
蔚來在2021年12月底發布的ET5,通過BaaS電池租賃方案,將購置門檻拉低到了小鵬P7的主力區間:25萬元。2022年6月,理想L9將售價定到了45.98萬元,并迅速攻入了蔚來曾經穩穩吃住的中產消費群體。緊接著,2022年9月,小鵬G9將主銷價位又定在了30萬-40萬元區間中。緊接著,理想L8提前發布,與理想L9一起完全覆蓋了小鵬G9、蔚來ES6/7、EC6/7的價格區間。
就這樣,三兄弟扭打在了一起。
從“蔚小理”接下來的產品規劃看,三家的纏斗會愈發激烈。先從價格區間來看,“蔚小理”三家接下來將會在20萬-30萬元區間里,拼個你死我活。
蔚來將通過第二品牌“阿爾卑斯”,將售價下探到20萬-30萬元;而第三品牌“螢火蟲”,更是計劃將價格下探到10萬-20萬元。再加上現有品牌,蔚來將在10萬到65萬元區間進行全面覆蓋。
小鵬未來幾年,將聚焦在15萬-35萬元區間進行產品布局。
何小鵬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透露:“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到2025年的矩陣。在同一個平臺上,2023-2025年小鵬產品矩陣大概有10款車型。我們在20萬以下和30萬以上會有少量的布局,但是我們最主要的目標群會把20到30萬以內做好,這是我們的核心目標。”
理想此前的規劃,是主攻20萬-50萬元。
李想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明確表示:到2025年,理想汽車將形成“ 1款超級旗艦車型+5款增程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品布局,面向20萬以上的市場,全面滿足家庭用戶的需求。
除了價位重疊度越來越高,細分車型的切磋也將愈發頻繁。
前不久,何小鵬在微博中提到:“除了G6之外,小鵬也將于四季度正式推出首款MPV產品X9,并強調打開“年輕態”的MPV市場。”而理想汽車的首款純電車型W01(內部代號),同樣定位是MPV車型,同樣也計劃在第四季度發布和交付。
當然,產品打架之余,“蔚小理”未來還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在“路線之爭”上面。
02
蔚來向左,理鵬向右
“換電”還是“超充”,三兄弟之間為此爭論不休。
2022年8月,小鵬汽車超級補能發布會上何小鵬聲稱:“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純電動汽車可以依靠超快充、高續航和自營充電站淘汰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而這一觀點,既指向包括了采用增程式方案的理想汽車,也暗戳主打換電的蔚來。
負責能源業務的蔚來副總裁沈斐,當即就表達了不滿的情緒,他轉發小鵬相關消息并評價道:“充電快當然好,但不能茍同這比換電好。“同時,他進一步揭露了超充當時存在的短板:超大功率對電池要求更高,只有頂配才充的快;單站的整體效率低,建設很糾結;用戶每次糾結,是充幾分鐘,還是多充會。
上一集,小鵬和蔚來的爭論未分勝負。下一集,理想就帶著小鵬起飛了。
2023年上海國際車展,理想發布800V超充純電解決方案——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的充電體驗。到2023年底,理想汽車目標建設完成超過300座高速超充站,到2025年,目標建成充電場站3000座以上。
“理想汽車不會選擇換電”,理想汽車總裁兼總工程師馬東輝在車展上明確表示。“無論是液態的石油還是無形當中的電,它們是沒有物理邊界的;但是如果說換電的話就要換整個PACK(電池包),它是存在物理邊界的。而要在不同車型、不同品牌上做兼容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挑戰,我覺得不符合我們效率優先的原則。”
本質上,小鵬和理想選擇的“超充路線”,與蔚來所堅持的“換電路線”,并不是矛盾和對立的關系。蔚來也曾多次提及,自己也在布局超充網絡,前段時間蔚來也發布了800V高壓500kW功率的超充樁。蔚來也反復強調,自己是可充、可換、可升級。
就補能體驗而言,蔚來的換電確實好過小鵬的超充。但最尷尬的地方在于,蔚來現在NT2平臺車型,仍處于400V平臺——無論是充電效率,還是整車能耗都很難進一步優化。蔚來曾透露,800V高壓平臺電池包將在2024 年推出,并計劃搭載到蔚來第三代平臺(NT3)的車型中。這意味著,蔚來今年的在售產品與800V平臺幾乎無緣。
而小鵬的G9和G6都是800V高壓平臺的產物,基于扶搖架構的后續車型,也一樣會標配全域800V平臺。理想之所以遲遲未量產純電車型,也正是在等800V平臺的供應鏈和產能,達到其需求的標準。除此之外,路特斯、極狐、阿維塔等品牌也都在量產和交付高壓平臺車型。
很多人認為,高壓平臺只是讓車充電更快,僅此而已。本質上,高壓平臺最大的優勢,是讓整車的效率得以提升。而充電快,僅僅只是補能效率的體現。從產品定義的角度來看,高壓平臺能夠讓純電動的能耗降低,無論是兩驅還是四驅。這意味著,實現相同的續航里程,800V平臺可以比400V平臺帶更小的電池包。反過頭來,會讓車重更輕、讓成本更低。
如果將800V高壓平臺比喻成手機中的5G,那么現在市面上的400V平臺就是4G手機。當5G手機開始慢慢普及,4G手機的價值也將會逐漸的縮減。
寫在最后
“蔚小理”的內斗,是必然的過程。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精髓,有競爭才會有創新和繁榮,沒有壓力就沒動力,只有更好的產品、更優秀的技術、更創新的體驗,才能在淘汰賽中生存。”這是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6月8日召開的比亞迪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所發表的最新觀點。
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革命的窗口期并不長,從目前看可能也就未來3年至5年。正確的方向尤為重要,如果弄錯方向,就會浪費時間、浪費機會。
李想也曾說過:“智能電動車的三年淘汰賽(2023-2025年),技術、產品、交付三大綜合能力往死里卷,木桶理論,缺一不可!至少在中國市場,2025年的CR5(業務規模前五名的公司)大概率就是2030年的CR5,只不過CR5的市場份額還會不斷的擴大。這個行業最過癮的三年正式開始了!”
“蔚小理”之間廝殺最慘烈的三年,也將正式拉開帷幕。
摘自-虎嗅APP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紅杉資本分拆啟示錄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