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開始反轉?
時間:08-04-26 來源:世紀海翔
美元開始反轉?
周四,美元久違的出現大幅上揚走勢,歐元兌1.5683美元,而在周二,歐元曾一度攀升至1.6020美元的歷史高點。美元重現強勢帶動美股走高,但拖累了石油價格,原油期貨每桶下跌逾2美元。自從2002年以來,美元兌一攬子貨幣已經挫跌了40%左右,美元是否已觸底反彈,目前看難下結論。
推動此次美元走強的因素主要是美元利率預期發生變化。
其次,美歐經濟形勢的變化也是美元走強的因素之一。周四美國公布的就業報告并不像預期中的悲觀,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意外下降。而下周將有580萬美國國民收到退稅支票,單身納稅者將獲最多600美元退稅,每對夫婦獲得最多1200美元退稅,這可能創造約5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而大洋彼岸的歐洲則經濟前景不太明朗,由于歐元區經濟增長放緩,歐洲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這將縮窄美歐之間的息差,從而推高了美元走勢。
顯然,市場基于微弱的預期順勢在一個不太明朗的環境中做出了選擇,而非建立在美國經濟穩定與反轉的基礎之上,因此,暫時走強的美元前景不明。盡管次貸危機給美國金融系統帶來的創傷已逐一暴露,并可能停止傳染,仍在衰退之中的美國地產業以及信用緊縮卻可能導致經濟短期內難以穩定和恢復。但是,如果美元不停止貶值,則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可怕的災難。
美元貶值最嚴重的后果是世界性糧食價格的飛漲,自今年初以來,亞洲大部分地區主食的白米價格已上漲了68%。由于糧食生產的周期性以及易受天氣等自然災害影響,進而出現對糧食短缺的恐慌,這種恐慌又導致世界各國停止出口糧食,加劇了糧食危機,已經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引起混亂和人道災難。如果要制止全球性通脹預期,降低糧食恐慌,美元則必須停止貶值,冷卻大宗商品市場,降低通脹預期——美國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美元因“政治需要”開始反轉,中國則面臨兩個可能的風險:其一,大量熱錢可能立即出逃,引發資產價格的崩潰以及流動性緊縮;其二,美元的走強意味著大宗商品市場也將如地產、股市一樣面臨泡沫的破裂,輸入性通脹預期降低,出口增速或回暖,加上大量熱錢的存在,可能以外圍環境變好為由炒作資產價格,從而完成投機資本最后的瘋狂出貨行情。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融資融券并非利好 | 減稅無關救市 治病理當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