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蓋茨的資本主義精神
時間:08-06-30 來源:世紀海翔
蓋茨的資本主義精神
約翰.D.洛克菲勒總是固執地相信,自己只是受上帝的委托,為上帝可憐的子民們暫時保管那誘人的財富,因為,大部分人是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那些男人們會把自己辛苦一周,從工廠中賺到的錢花費在街盡頭的小酒館內,他們很兇地抽煙,飲酒的間隙大聲喧嘩。回到家里,他們則欺負老婆和孩子。他們需要洛克菲勒這樣的人來幫他們管理多余的財產。
強盜大亨的這種自信讓新聞記者們恨得牙癢癢。更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是,這家伙還真不是個偽君子。他和同樣聲名狼藉的大亨卡耐基甚至展開了行善的競賽。卡耐基留下了遍布全美的公共圖書館和卡耐基基金會;洛克菲勒的遺產是芝加哥大學和洛克菲勒基金會。
資本主義從它誕生那一刻起就具備了兩面。反對它的人總喜歡引用馬克思的話,它的每個毛孔里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擁護它的人像哈耶克一樣真心認為,它以利潤作為驅動,在推動歷史車輪前行的同時,造福了所有人。
而杰出的資本主義實踐者,那些偉大的商人和企業家們,同樣認為資本主義精神具備兩面性,它不僅僅是記者和作家們指責的貪婪殘酷和謀求暴利,或者是破壞性創新和辛苦工作,它同樣代表著為公眾服務的奉獻精神。正如相信自己代替上帝在人間從事財富分配的強盜大亨們,他們首先實踐了資本主義精神的前一面,勤奮、創新、斂財;然后另一面,慈善、奉獻、慷慨。
對于微軟的創始人來說,他已經不必再擔心自己在歷史上的形象。洛克菲勒和卡耐基曾經為此憂心忡忡。比爾·蓋茨在商業史上的地位必定能同洛克菲勒、亨利·福特等偉大商人比肩,他們都用自己的公司或者公司的產品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歷史,他們的影響也超出了商業領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和生活。
他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最佳闡釋者之一。正如我們所知,這種精神中有眾多的含義:機會的均等讓每個人都有上升空間、他們個人的企業家氣質、還有他們身上的創新精神等等。
不過,從洛克菲勒和他同輩的強盜大亨或者偉大商人們開始,資本主義精神就始終具備著另一面的光輝。個人奮斗、破壞性創新、企業家精神、耀眼的成功和金錢帶來的巨大名聲只是資本主義精神這枚閃閃發光的硬幣的一面,而另一條賽道上的競賽同樣激烈——那些成功占有了巨大財富的商人,他們不僅僅要同自己的同輩人競爭,還要同他們光輝的前輩們競爭。
對于比爾·蓋茨而言,在商業領域,他甚至難以再同自己的過去競爭。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另一種結果是,新型的企業家們積累財富的速度越來越快,他們取得成功的年齡越來越小。如果要想超越自己同時代的出類拔萃者和名聲依舊的前輩大亨,他們必須轉換賽道。
53歲的比爾·蓋茨的選擇是令人贊嘆地捐出了數額驚人的財富。他甚至沒有為自己和后代留下15%——他的朋友沃倫·巴菲特承諾捐出自己85%的資產,但巴菲特的偉大之處在于,他絕非沽名釣譽之輩,因為他沒有建立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會。
更讓人贊嘆的是蓋茨決定將自己此后的時間和精力全部貢獻給慈善事業。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慈善家都是在自己年老時才決定捐獻出自己絕大多數的財產。他們都沒有捐獻出自己的時間和才能。盡管他們的后代可能將管理基金會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的長子。因此我們無從知道,那些歷史上最杰出的斂財大亨們如果將自己的才華和企業家精神全部用在管理慈善事業上,會帶來怎樣的效果。只需要假設一下,如果投資天才巴菲特去管理一家資助型基金會,以他對企業家 (之前是商業企業家,現在是社會企業家)的判斷、對風險的掌控能力和賺錢的天分,這會是怎樣一家基金會?現在,當代最杰出的企業家之一決定在他53歲時,全力去管理以他和妻子命名的基金會,這會帶來怎樣的神奇效果?
他的舉動至少再一次闡明了,資本主義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決不僅僅表現在商業行為中交易的天分、創新產品及服務的能力、革新組織以及卓越管理上。這兩種備受贊揚的品格還表現在一個人能夠在慈善或者非商業范疇內多大程度地改變社會,讓整個人類社會受益。
摘自—經濟觀察報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不能以通脹為代價來保護一個產業 | 必須調整油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