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在淘寶頭頂的劍
時間:11-03-02 來源:世紀海翔
懸在淘寶頭頂的劍
繼阿里巴巴因存在欺詐而高管辭職后,售假訴訟蔓延到了淘寶網站,廣州市芳奈服飾有限公司起訴淘寶網涉嫌售賣假“芳奈兒”的網店多達4000余家。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近日也將百度和淘寶網等列入假冒和盜版產品的年度“惡名市場”名單。
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零售平臺,淘寶曾經一度享有幾近“崇高”的社會聲譽,這一聲譽不止局限于為中國互聯網業爭光,甚至看起來已關乎國計民生:它解決了就業問題,用馬云的話說,“淘寶是真正的國有企業,屬于所有老百姓”。按淘寶發布的最新數據,2011年1月,淘寶網創造了164萬個直接且充分就業機會,2012年淘寶將為中國創造超過1000萬個就業機會。
但在淘寶的“大善”背后,卻也隱藏著一個“惡”的問題:假貨。假貨猖獗屬于中國特殊國情之一,淘寶網有假貨當然不足為奇,從這個角度講,淘寶有其被國情連累而“共辱”的一面。但在一些人看來,淘寶還有與假貨“共榮”的一面,假貨交易推動了淘寶的壯大,淘寶則促進了假貨交易的“繁榮”。以前,由于信息不對稱,人們對假貨交易往往又愛又怕,而淘寶創新的信用支付模式則填平了買賣之間的信任鴻溝,使消費者不再憚于購買假貨。80元的阿迪達斯鞋、25元的歐萊雅乳液等等,商家從不承認賣“假貨”,但也不否認這是所謂“高仿商品”。假貨為淘寶營造了一種更吸引消費者的低價選擇,也為投機性賣家提供了生存土壤。
盡管假貨背后有商業利益和市場,并且中國市場的法律環境寬松,但假貨終究是假貨,一家合法的企業與違法物品長期關聯都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馬云還想把淘寶做成一家“偉大的企業”。有人將假貨比做懸在淘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認真清查假貨其損失絕不下于壯士斷腕,但繼續包容的話,卻又不知道它何時會落下。更重要的是,假貨使淘寶很難在境外上市,因為假貨可能引起大量訴訟。
淘寶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近年它逐漸將重心從C
一味站在道德制高點譴責淘寶沒有意見義,不是淘寶,而是整個社會有沒有勇氣直面假貨。在民生與就業幾成政府頭等大事的今天,即使受到指責,淘寶頭上的那把劍也未必就一定會落下。馬云還說過,淘寶出了問題,可能幾百萬人會失去就業,幾百萬家庭都受到影響,這話雖然有點要挾的意思,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假貨可能會一直存在于現階段的中國,淘寶之類的企業日子也不會一下子變得艱難,但對于那些夢想鑄就偉大公司的中國商人來說,或許必須思考:柳傳志曾經把本土的經營環境比喻成一片泥濘的“烏龜沼澤地”,只有做烏龜才能夠生存,如果周圍環境是壞的,我們是否除了一起變壞之外別無他法?如果我們的視野還遠及沼澤地之外,又如何從一只匍匐的烏龜,成長為踩過沼澤地的大象?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B2B的天花板 | 暴利與微利的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