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布斯的封閉與開放
時間:11-03-04 來源:世紀海翔
喬布斯的封閉與開放
蘋果的封閉是結果而非原因
當媒體還在嘀咕喬布斯只有六周生命的時候,喬布斯又活靈活現的出現在世人面前。在幾乎全球IT業的圍觀下,因胰腺癌而大為消瘦的喬布斯得意洋洋地為蘋果公司的新作品iPad2做廣告,同時,還不忘習慣性地譏諷一下他的老對手微軟、三星等。
去年,喬布斯領導的蘋果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球售出的1600萬臺平板電腦中,1500萬臺是iPad。之所以沒能賣得更多,是因為“受制于產能”。在過去數年中,蘋果開發的產品與在線服務,已逐一顛覆了音樂、移動電話、媒體和視頻游戲業,使之成為IT業最賺錢的公司。
這一切都離不開喬布斯的功勞,很多人甚至把蘋果的輝煌成就歸功于喬布斯及他天才的設計美學和市場觸覺。《商業周刊》曾把喬布斯比做馬克斯·韋伯提出的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一類人,他們的影響力幾乎是來自超自然的洞悉力和想象力,他們能呼喚起追隨者可為之獻身的忠誠。以至當喬布斯病危消息傳出后,人們開始懷疑,蘋果公司是否還能繼續維持欣欣向榮。
喬布斯的反對者也大有人在。在iPad2的發布現場外,就有人示威譴責喬布斯試圖掏空出版業的錢袋。蘋果可能變得像當年的AT&T一樣“作惡”,扼殺創新,盤剝同行,喬布斯正在索取太多的控制權,40年前參與發明個人計算機的他可能也是主要參與消滅它的人。至于用戶,又有多少不對蘋果操作系統這個封閉的“監獄”煩惱。
在開放與共享成為時代精神的今天,蘋果以“封閉”為特色的商業模式的成功可稱為異數,但由于這一成功過于輝煌,“異數”甚至有逐漸成為主流的趨勢。從長遠角度講,如果整個產業的成功而走向封閉的話,那絕對是個悲劇。
但蘋果果然是成功于“封閉”嗎?從表面上看,“封閉”確實是蘋果產品生態系統的一大特色。不管是手機、平板電腦、操作系統、還是芯片平臺,乃至蘋果封閉管理的APP Store,蘋果產品始終自成一體。這種封閉甚至成就了蘋果獨特的APP Srore商業模式,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盈利和開發都更容易實現。事實上,蘋果的“封閉”是作為結果,而不是作為原因出現的,如果沒有硬件銷售的成功,APP Store大廈將轟然倒塌。
在iPad2發布會上,喬布斯說,“很多人正在涌進平板電腦市場,把它當作下一個PC,他們的軟件和硬件由不同的公司完成,像PC時代那樣強調速度。我身體里的每一根骨頭都在說這條路是錯的。”這段話頗能體現喬布斯大搞“封閉”的苦心,他不放心別家公司生產的硬件和軟件,而事實證明,他這么做也并非沒有道理。
從惡的一方面理解,在后工業時代,喬布斯堅持把一切封閉在蘋果之內,體現出一種前工業時代工場作坊主似的貪婪心態,他想把所有環節的錢都賺走,而且似乎也確實做到了。但如果從好的角度理解,喬布斯卻是在以一種現代社會罕見的對待產品的態度進行工作,這種類似藝人與工匠的心態,使其產品不是立足于技術,甚至也不是設計,而是在如何追求更完善地滿足人的需求。20年前,喬布斯遭遇失敗時如此,今天他依舊如此,在理解人性、滿足顧客方面,喬布斯有遠比那些緊跟商學院教科書的同行更執著、更開放的心態。
沒必要擔心蘋果會把風氣帶壞,開放和共享已經是互聯網時代的絕對主流,如果說喬布斯能以其天賦而成就異數的話,那么他的繼承者主要任務則應是,考慮如何在封閉的完美產品及開放共享之間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契合點。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再造騰訊 | 2011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