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政治聯盟不會導致“德國的歐盟”
時間:12-06-0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深度政治聯盟不會導致“德國的歐盟”
德國不應讓歐元無奈瓦解
日前G7召開了緊急電話會議協調措施,盡管沒有發布公告,但在G7電話會議前一天,德國表示會支持歐元國家集合資源應對困境國家的債務難題,為G7會議的討論做了良好鋪墊。
德國希望在歐元區更深的政治聯盟的條件下,促進貨幣和財政的同盟。也就是說,歐盟成員國家的財政預算權,需要在相當程度上移交到歐盟層面的統一預算機構,那么德國就愿意為歐盟區的貨幣同盟和財政同盟承擔更大責任,對類似歐元區共同債券或者共同債務償付基金的機制予以支持。包括德國政界在內的歐盟政界,深知這一政治連盟的成型,需要經歷修改協約和各國投票等復雜程序的難度,因此短期內,很可能是以建設歐元區范圍的存款保險等機制,先共同穩定歐元區的銀行業。在共同承擔債務、降低高負債國的借債成本方面,更容易得到德國國內立法和司法機構認可的方案,則可能是針對現有的存量債務,建立歐元區統一的償債基金機制,集合核心國家和外圍國家的資源一起,分十幾二十年逐步償還債務。
在德國內部,在野黨社會民主黨和默克爾的基民盟相比,更加支持法國社會黨總統奧朗德的政策思路,看重歐盟范圍內的就業和增長。而包括默克爾在內的歐盟政界,也沒有誰希望自己是那個讓歐元垮掉的政治人物。但是如果德國遲遲不行動,靜等周邊國家被迫逐個退出歐元的話,結果將是一片混亂的。而且,這些國家退出的話,匯率貶值的同時,以歐元計價的債務也會迅速暴漲。相比那些困境國家,德國更能夠承受恢復馬克所帶來的本幣相對歐元和其他貨幣的升值,以及德國因此遭受的以歐元計價的債權損失。那些外圍國家利用歐元的相對貶值和寬松政策,經濟可以加速恢復,并且以本幣計價的債務規模不會被放大。但是現在,核心國和弱國之間,完全還有方法共渡難關,德國也不需要讓歐元無奈瓦解。
事實上,西班牙已經作出呼吁,希望大家把更大的財政預算集中到歐盟委員會。最近愛爾蘭的公投結果,也支持了德國所要求的財政紀律約束協約。更深度的政治聯盟,并不是要去被動建立一個“德國的歐盟”,而是一個更深度的“歐盟化”是所有人的最好出路。對于那些外圍國家的選民而言,在國家經濟財政和民生遭遇困難時,本國的權貴富紳們可能急急忙忙的先把自己的財富都轉移走了,逃脫各種稅務責任、不愿共渡難關,反而是德國法國這樣的歐盟大國和國際社會,在對歐盟外圍國家困境中的弱勢人群施加援助。希臘上一次投票中左翼政黨的興起,并非是單純對歐盟財政緊縮政策的反對,還包含了希臘人對本國那些長期掌權的政治精英們的深度失望。只要德國法國深度合作,積極的利用各種機制和輿論去引導這些困境國家中的多數選民,歐洲的選民會認識到,通過深度的政治聯盟把財政主權讓渡給歐盟,并非是要建立“德國的歐盟”,而是所有人的歐盟。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貶值策略并不可取 | 現在降息是步“錯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