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立家講改革
時間:12-06-1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竹立家講改革
社會改革風險加大?
“中國社會改革風險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前景預期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下一步改革的共識進一步流失。這是我們目前整個學術界的現狀和社會的現狀。”
日前,在國家行政學院首屆科學報告會上,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公共行政學專家竹立家以“不確定性狀態下的改革邏輯”為題,講解了改革的挑戰與對策。
在他看來,改革正處于“價值空置、制度空轉”的狀態,而中國改革的邏輯,首先必須要重視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
對于這種空置,竹立家認為最典型的就是,官員在臺上認認真真地講假話、大話、空話,下面在認認真真地聽假話、大話、空話,大家心照不宣、共同做假,回去該做什么做什么。
所以,竹立家認為,中國當下的改革,首先要在頂層設計方面,確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究竟是什么,究竟要堅持什么樣的原則、價值,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么。
對于改革的目標,在竹立家看來,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是不是沿著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向改革的,這是需要把握的最根本的東西。
按照這個邏輯,中央強調需要頂層設計,確定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導向,否則價值空置現象將繼續存在。
對于制度空轉,竹立家提出的解決辦法是理念落實到制度上,現在制度運轉的很多方面是按照個別官員的想法和理念來運轉的。在這種情況下制度運轉效率低,改革路徑不清晰。
“社會主義是一個穩固的結構體系,這個結構體系(在中國)運轉了60年,可以說行之有效。但是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必須承認,這些問題有價值方面的,也有制度方面的,但是價值模糊和制度不確定,將使得中國進入一個風險社會和不確定狀態社會。”竹立家說。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忍受“創造性破壞”陣痛 | 歐洲轉向: 從緊縮到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