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礦商擔憂“超級周期”結束
時間:12-08-29 來源:FT中文網
全球礦商擔憂“超級周期”結束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為礦業企業的業績報告定下了一個陰沉的基調。不斷下跌的價格和不斷上漲的成本打壓了該礦業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業務,使盈利減少了一半。
上月,在即將公布業績的全球主要多元化礦企中,英美資源第一個削減了對大規模增長型項目的支出計劃。如今隨著財報季節接近尾聲,減支已成為一個人們所熟知的主題。
礦業面臨著很多負面因素,它們正擠壓收益、減少現金流并迫使企業管理團隊做出更艱難的選擇。
這些暗淡無光的業績處于這樣一種背景之下:人們擔心,在多年來中國需求不斷飆升,同時幾十年投資不足導致供應受限,從而推高銅、煤炭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以后,所謂的“超級周期”是否正告一段落。
這場辯論對于礦企及其投資者而言至關重要。長期而言,礦業股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相關。隨著價格的上漲,成本(特別是薪資和繳納給政府的稅收)上漲往往滯后于利潤增長,因此該行業的盈利能力未來面臨嚴重壓力。
礦企首席執行官們辯稱,中國對于用于煉鋼的大宗商品、鐵礦石和焦煤、銅和其他金屬的需求將仍然旺盛。
“牛市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埃森哲(Accenture)礦業董事總經理雷切爾?巴特爾斯(Rachael Bartels)表示,“但對于大宗商品的基礎需求不會消失。中國和印度還沒有完成城市化,非洲甚至尚未啟動這一過程。”
然而礦企面臨的挑戰甚至比一年前都嚴重得多,它們的最新財報突顯出關注該行業時,要注意的問題。
包括斯特拉塔(Xstrata)、英美資源和歐亞自然資源公司(ENRC)在內的礦商今年削減了增長型項目的支出,很多公司還承諾對未來計劃進行評估。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削減的規模更大,該公司已暫停其200億美元的Olympic Dam擴張計劃,聲稱該計劃不再具有經濟合理性。
“6個月前,(礦商)像猛沖出大門的公牛一樣,想比一比誰能夠花出更多的錢,”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股票分析師羅伯?克利福德(Rob Clifford)說。“如今,他們謹慎得多了。”
高管和分析師辯稱,削減計劃背后的真實原因是該行業的現金流大幅減少。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潛在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現金流的替代指標——下滑了20%到40%。
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指出,力拓(Rio Tinto)的每股收益同比下滑約五分之一,營運現金流減少60%,接近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一些礦商上半年的現金流無法滿足資本支出和股息支付。預計該行業的負債水平將繼續上升。“如果目前的狀況繼續保持下去,我們可能會使用一點點資產負債表手段,”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Marius Kloppers)表示,“這是資產負債表的用處。”
多數礦商將只是減少支出或擱置尚未批準的項目。因此,該行業不斷上升的債務水平可能會讓人們擔心,該行業可能會再次面臨資金短缺,就像2009年危機時那樣,當時Xstrata和力拓以及其他礦商不得不從股東那里尋求更多資金。
德意志銀行的克利福德表示,礦商正步入低迷階段,但此時的資產負債表依然強健,預計今年下半年債務將不斷增加。他表示:“但速度稍快于預期。”
瑞銀(UBS)分析師邁爾斯?埃爾索普(Myles Allsop)指出:“在當前不確定的宏觀環境下,我們預計會看到,投資者將青睞更具防御性的多元化企業,而非單純的單一大宗商品集團。沒有人預測到鐵礦石會出現過去6周那樣的劇烈下跌,就像今年上半年熱煤所經歷的那樣。”
盡管前路艱難,但最大幾家礦業集團今年上半年仍提高了分紅,而銅礦商Kazakhmys等多元化較差的企業則減少了分紅。
大型礦業集團希望建立一種投資組合,可以平衡任何一種大宗商品波動帶來的風險,這意味著,在波動時期,它們的表現應好于專注于一種產品的公司。
“必和必拓被視為防御性公司是有原因的,”克利福德表示,“該公司擁有良好的投資組合;它是所有礦商中最多元化的公司,具備對沖能源波動的能力,銅業也發展得不錯。”
必和必拓的資源組合中包含鐵礦石、煤礦、銅、鋁、能源以及鉀礦等。該公司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從密集消耗鋼材的投資驅動階段,向需求更多銅、鋁、鎳、鋅的消費驅動階段轉型,自己也將從中受益。
英美資源現已擁有鐵礦石、銅、煤炭等礦產,也具備多元化特征,但其在南非的鉑礦遇到了麻煩。它已通過購得戴比爾斯(De Beers)的控股權擴大了自身在鉆石市場的影響力——必和必拓與力拓正試圖退出這一與奢侈品消費有關的領域。
近期鐵礦石價格崩盤引發了市場對力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Vale)的擔憂情緒,兩家公司都高度依賴鐵礦石業務。在過去的三個月中,鐵礦石價格下降了約四分之一,至每噸101.5美元,創2009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
但分析師指出,力拓在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的低成本運營將在鐵礦石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情況下為其提供保護。據估算,力拓在皮爾巴拉生產一噸鐵礦石的總成本約為40至45美元。
力拓首席執行官艾博年(Tom Albanese)表示:“我完全致力于多元化戰略,但我同樣明白公司應將資本配置于能產生最高回報的領域——就目前以及可以預見的未來而言,這將是皮爾巴拉地區。”
埃森哲的巴特爾斯指出:“對于資源多元化的一流礦業公司來說,找到并開發生命周期長、成本低的資產,對于公司應對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起伏波動的能力至關重要。”
近期與礦產企業相關的一條好消息是,其生產成本迅猛上升的勢頭似乎正在減弱。成本上漲使礦企利潤受到侵蝕并推高了大型項目的開發成本。
隨著石油、橡膠以及化學品等投入品價格上漲的放緩,英美資源預計下半年生產成本將上升約2%,幅度低于今年上半年的4%以及2011年的8%。
瑞銀分析師埃爾索普指出:“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放緩,同時礦業公司的自助措施開始發揮作用,我們確實感到成本上漲趨勢現已有所放緩。”他所說的自助措施是指裁減人員以及關停生產成本較高的礦場。
埃爾索普表示:“巴西和南非的礦產企業還從本國貨幣匯率疲軟中受益,澳元匯率持續強勢則對在澳大利亞開展業務的礦企構成負面影響。”澳元兌美元匯率在1:1水平上下持續窄幅波動,并未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走軟。
勞動力成本也是一個問題,有經驗的工程師以及操作員持續短缺,在南非、澳大利亞以及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勞動力市場,工人們還要求提高工資水平。
巴特爾斯指出,鑒于未來礦產價格或將承壓,管理層的成本控制能力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她表示:“礦業集團也許無法掌控自身收入,但他們能夠控制自身成本。”
風險因素在于,礦商裁減人員以及投資支出的幅度可能過猛——正如它們在20世紀90年代的漫長下行周期中所做的一樣——以至于在經濟重新復蘇時面臨人手不足以及缺乏成長機會的窘境。
巴特爾斯稱:“成本控制不是裁員減支,而是更加明智地選擇所要從事的業務以及業務的開展方式,無論大宗商品市場是漲還是跌。”
摘自—FT中文網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何不用社保換教育和醫療? | 銀行承受中國轉型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