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移民路線
時間:12-09-2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新移民路線
為什么向美加移民成為主流方向?
近日,美國眾議院以412票贊成、3票反對的絕對優勢通過EB-5投資移民法案延期3年,至2015年9月。而此前美國參議院已經通過該法案。
美國人說,美國EB-5投資移民政策對美國經濟和就業改善發揮了特有的作用,其實EB-5就是花大價錢買綠卡,錢投到美國政府規定的項目中。2011年75%的EB-5簽證申請來自中國。美國和加拿大是中國富豪移民的首選地,據說中國60%的富豪都在美國和加拿大有房產。
中國現在移民方向是真正全球性的,富豪去美國加拿大、技術工人去歐洲日本、冒險型小企業主去拉美和非洲,構成了一幅激動人心的畫卷。海外中國人將變成一支非常重要的群落,現在已經達到5000萬,總資產接近20萬億美元。
中國的移民大潮,應該是從19世紀的清朝開始,當時中國遭受到殖民主義入侵。美國需要很多勞工去建鐵路,而當時福建和廣東的窮苦農民因為太平天國導致的戰亂,再加上殖民者的哄騙,踏上了魂斷異鄉之路。勞工打開了個缺口,清朝被迫同意移民,很多福建人開始往較近的東南亞遷移,這一遷移路線成為海外中國人的主體,目前東南亞的華人大約占海外華人一大半以上,光泰國曼谷就有290萬中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后,移民潮暫時中斷。1984年英國同意將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刺激了中國新一輪移民潮,主要是文化精英移民,他們的目標地大多是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但這一波移民后來有不少回潮。而在1990年之后,種族移民開始頻繁,比如中國東北朝鮮族人大量移民到韓國,據說現在已經有40多萬人。
2000年之后,中國進入世貿,徹底成為全球貿易體系活躍分子。中國人開始向全世界出擊,目標只有一個:做生意。以前遠東(俄羅斯)是沒人去的,但隨著中俄貿易加深,大量中國商人為俄羅斯人提供各種生活用品,西伯利亞的中國人已經超過60萬,形成了巨大的遠東群落。
很少有人能預測中國人會大規模出現在非洲。確實,中國人為了生意可以去世界任何角落。西方經濟勢力在非洲退卻,而中國在非洲卻努力耕耘,短短時間內75萬中國人在非洲從事各種商業貿易和交流。他們強烈改變了非洲的經濟和基建,使得非洲迎來“最重要十年”。
有意思的是,由于歷史原因,美國和東南亞一開始的中國移民都是以粵語為主,即使后來的移民講普通話,但有時也占據不了主流,比如美國和加拿大都是以粵語普通話作為主要漢語類別。相反,小企業主扎根的非洲、拉美和遠東(俄羅斯),則是以普通話為主,因為它沒有這個歷史過程。
現在,大部分人都覺得中國人總是移往美國和加拿大。我們認為,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中國經濟強勁增長以及貧富差距擴大,導致小企業主生態不佳,小企業主是不太愿意移往美加的。所以,大家比較注意到移往美加的富裕人群;其次,由于東南亞普遍有“排華現象”,而中國人在東南亞有點像猶太人在歐洲,人數很少,但占據了經濟的70%以上。他們擔心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沖突,于是東南亞的富裕華人也開始向美加移民。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改變居民收入增速“墊底”現象 | 擺脫危機有賴于財政 大規模投入社會性基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