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暴跌預示著什么?
時間:13-04-16 來源:FT中文網
黃金暴跌預示著什么?
“黃金生銹之時,泥沙俱下之日。”杰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cer)曾言。
市場拋售黃金標志著貨幣戰的展開;極端悲觀氣氛反映金價接近重要底部。同時,金價波動率持續上升顯示股市波動率即將飆升;在全球貨幣戰爭的負面影響下,中國股市處于風頭浪尖。
法蘭克?鮑姆的《綠野仙蹤》是一部兒童文學名著。此書在1900出版時,卻鮮有人參透出作品其實是一個有關美國貨幣政策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桃樂絲住在美國堪薩斯市,是一個天真的農村姑娘。因緣際會下她踏著金黃色的磚頭路來到奧茲國 (奧茲為英文”Oz”的音譯,是黃金盎司的簡稱)。奧茲國境內的翡翠城人民全都需要戴著鑲金邊的綠色眼鏡,這些描述都含有以金本位為基礎的美元的隱喻。然而,魔法師奧茲(即金本位的標志)卻只是金玉其外,唯有桃樂絲的銀鞋子 – 即金銀雙本位制 - 才能最后帶她回家。1900年也正是美國國會通過黃金標準法案之年。隨著南非、阿拉斯加及科羅拉多等處發現多個金礦,金銀雙本位制的倡議逐漸失勢,最后只剩下了一部具有文學欣賞價值的作品。
金價于上周五錄得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跌幅,是受到美國疲弱的PPI數據以及塞浦路斯拋售黃金的消息影響。由于貴金屬的波動大致來自于市場對資金流向的預期,因而其表現暫時遜于那些受經濟數據影響的成長型商品。
上周金價的大跌反映了市場對黃金極端悲觀的情緒。而黃金長期情緒指數在過去40年里僅在1976年、1983年、1998年、1999年及最近出現過5次類似的極端悲觀情況。每次出現如此極端悲觀情況時,金價均處于或非常接近一個重要底部。近日塞浦路斯及對沖基金的大甩賣、黃金ETF的贖回、悲觀的賣方研究報告以及金價下跌,均顯示買賣方、對沖基金及散戶都對金價已經完全不抱任何幻想。因此,對于逆向投資者來說,最近金價的暴跌是一個逆勢買入的信號。黃金交易補頭寸的需求或將在短期內繼續對金價產生負面的影響,不過勇者可看到其中的交易的機會。
在通過兩個歷史性的法案后,美國最終放棄了金本位制度。羅斯福于1933年終止了國內美元的黃金兌現,以支持經濟復蘇,而金價從每盎司20.67美元沖高至每盎司35美元。后來,尼克松于1971年完全終止了國內和國際的黃金兌現,以支付越南戰爭,金價隨后攀升至每盎司42.22美元。美元從此走向沒落。黃金是央行紙幣的背書。隨著美聯儲、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競相以巨額量化寬松的方式進行貨幣競爭性貶值,紙幣的內在價值相對于黃金將繼續貶值,甚至演變成暴跌。上周五美國疲弱的經濟數據顯示美聯儲仍將持續量化寬松,而日本央行也將前仆后繼,盡力貶值日圓。
金價波動率持續上升顯示股市波動率即將飆升。市場共識一直認為中國股市將受益于全球寬松貨幣政策。然而,香港市場在2010年11月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以來一直未能再創新高,而中國股市更只有“死貓反彈”,不過美國和日本的股市卻表現出色。也就是說,沒有貨幣競爭性貶值的市場似乎在承擔貨幣戰爭的代價。事實上,上證綜指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基本一致。隨著量化寬松政策繼續打壓美國國債的長端收益率,中國股市將持續承壓。
此外,我們注意到平靜的股市波動率掩飾了許多與匯率相關的資產的價格動蕩,如日圓、日本政府債券,石油和近期的黃金。這些資產的波動率將會加劇,并最終蔓延到其他資產類別。從歷史上看,金價的波動率持續上升,預示著未來數周中國股市交易將大幅波動。2011年8月時當金價從1,900美元左右的水平開始暴跌,引發全球股市交易的波動率飆升是最典型的案例。近期中國通脹數據和貿易數據疲弱,顯示著國內和海外需求疲軟。盡管信貸數據超預期,一些新增信貸被用作清還舊債和支付利息。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的壓力將會迫使政府于未來數月控制信貸增長。一旦市場開始意識到經濟復蘇疲弱的真相,增長型商品和風險資產面臨的打擊將比上周五貴金屬的暴跌更嚴峻。
摘自—FT中文網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中國經濟不應繼續增加杠桿 | 鳳凰古城門票啟示錄: 莫把治權當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