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防美國在財政和國債問題上走鋼絲
時間:13-10-0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謹防美國在財政和國債問題上走鋼絲
最大問題是美元地位動搖,對人民幣匯率的沖擊
近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要求美方在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實措施,及時解決國債上限爭執,防止美國國債違約,確保中國對美投資安全,并強調,一旦發生債務違約,美方應首先確保國債利息的支付。日本財政部的一位高官也表達了對美國債違約的擔憂。
目前政界和市場傾向于認為,美國政府不會違約,目前僵局只不過是華盛頓的政治鬧劇,最終會在危險來臨前解除警報。但由于還看不出雙方有妥協跡象,這必然會給市場帶來一些不安和混亂。如2008年9月美國眾議院起初否決7000億美元拯救金融業法案就曾引起軒然大波,2011年8月因美國會的國債上限爭執導致標準普爾調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美國財政部為避免債務違約所采取的非常規措施只能維持到10月17日,屆時財政部將僅有約300億美元資金。即便美國財政部會首先保證國債利息的償付,但這只是權宜之計。
美國出現了兩種相互矛盾的努力,美聯儲以推遲退出QE政策繼續刺激經濟,而美國會則正在打擊經濟增長。但是,更糟糕的是美國違約風險的外溢,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人們可能會拋售美元,推高美國長期債券利率,導致美國乃至全球借貸成本將大幅度攀升,從而嚴重打擊脆弱的世界經濟。
脆弱的歐元和日元可能遭受沖擊,而剛剛由資本外流引發動蕩的新興經濟體可能再次面臨風險。全球金融市場將會因美國違約而動蕩,資本在尋找安全資產的過程中將產生類似“核爆”的反應,正是這樣的后果,人們更愿意相信美國不會違約。
中國公開表現出憂慮,是因為美國債務違約最大的受害者將是中國,中國持有巨額美國國債,一旦美國債務違約,不僅存在還本付息、按期償還的違約風險,美國國債的暴跌將讓中國投資美國債的1.2773萬億美元外儲陷入不確定中。而最大問題在于美元地位如果動搖,會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產生極大不確定性沖擊。早在1971年尼克松就曾宣布放棄金本位,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以實質的違約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其最直接沖擊就是日元匯率大幅上升以及日本經濟的大起大落。
中國正處于當年日本的角色,但是與日元升值相比,中國最主要的問題是匯率形成機制,目前仍是準盯住美元且波幅有限。由于國內持續通脹及人民幣名義匯率水平不斷上升,人民幣匯率已存在高估風險,國內出現資產泡沫,一些資本正向外部轉移。如果美元暴跌倒逼人民幣繼續升值,或者說中國被迫放棄盯住美元的有管理匯率浮動機制,都將對中國目前經濟形勢產生巨大沖擊,這使中國不得不警惕美國債違約風險。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來往”是阿里必賭的局 | 中國需重構市場經濟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