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開放專利背后的野心
時間:14-06-16 來源:中國金融共濟會
特斯拉開放專利背后的野心
僧哥曰:
其實,僧哥覺得,當你有了核武器,你根本不在乎開放小米加步槍的制作方法,都想太多了,公布專利的真相一定是手上有了更好的,等著吧;
6月12號,現實版鋼鐵俠Elon Musk在Tesla官方博客宣布,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Musk說過去很擔心如果沒有專利保護,那么汽車制造巨頭們會用龐大的制造,市場和銷售力量來擊垮Tesla。
但是在過去的幾年Musk發現,雖然Tesla 的純電動汽車Model S賣的挺好,但幾萬輛的銷量和全球將近1億輛傳統汽車銷量相比,微不足道。他本來目標是想顛覆傳統汽車,結果發現100年也沒法實現目標。
所以Musk不再把專利捂著藏著,在圍城里頭自個兒玩自個兒的。Tesla要拆掉圍城的墻,希望更多的玩家進入到BEV領域,來顛覆傳統汽車行業。
Tesla的優勢
Tesla的純電動汽車Model S直接與傳統豪車競爭,以超大中控屏幕,媲美超跑的百公里加速性能,超長續航里程及超級充電站等優勢,在傳統豪車市場(奔馳S級,寶馬7系等)得到了富人的青睞。其車型在北美數次取得豪車月銷量冠軍。這樣的成績使Tesla股票從2013年初的40美元一路漲到了200美元(如下圖)。谷歌,戴姆勒,豐田等巨頭都成為了Tesla的股東。
Tesla的優勢是電池管理系統先進(電池容量大,續航里程多,可以支持更好的加速性能)以及其先進的Supercharger(超級充電站)技術,可以在1小時時間充滿一輛Model S。這些技術優勢奠定了Tesla成功的基礎。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Tesla開放專利背后可能的原因,我們先了解一下電動汽車的動力之源,即充電標準。
電動汽車的充電標準-1級充電和2級充電
1級充電,車主可以直接拉一根充電線,一頭接家用插座,一頭接汽車充電即可。由于家用電壓電流限制,以尼桑Leaf的24kwh(度電)為例,要充10多個小時,以支持130公里的續航里程。
而2級充電(240V)需要安裝單獨的充電樁,但4小時便可充滿。 Tesla的2級充電插頭和主流是不兼容的,需要一個適配器才可以在非特斯拉充電樁上充電。
電動汽車的充電標準-3級快速充電
3級快速充電,大概半小時可以充滿電池的80%。目前有三個標準,分別是歐美(福特、通用、大眾、奧迪、和戴姆勒等)主推的SAE Combo標準,日本(尼桑,三菱等 )主推的CHAdeMO以及特斯拉主推的超級充電站。
3級充電標準之爭
3級快速充電標準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快速充電技術才能有效保障BEV的長途旅行(半小時充滿80%續航里程)。這就好比加油站的加油嘴標準,沒有哪家車廠愿意生產只能用指定加油嘴加油的車型。
三種快速充電標準之爭,最后也許只有2家或者1家成為全球的主流。所謂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在如今電動汽車的發展剛剛起步的條件下,爭奪全球統一的快速充電標準,是任何汽車巨頭必須重視的戰略。而對于Tesla這樣一個年銷量僅幾萬輛的純電動汽車公司來說,這更加重要而且緊迫。
特斯拉的困局
傳統汽車巨頭們發展電動汽車,是為了在法規上滿足全球越來越嚴格的碳排放標準。所以他們的戰略方向是發展PHEV,可以作為家庭的第一輛用車;以及發展有合適續航里程的BEV,和ICE互補,作為家庭的第二輛用車。這樣做,第一對續航里程(即大容量鋰電池)要求沒那么高,可以降低汽車成本;第二對快速充電要求不高,用戶可以在住處或者公司慢慢充電。現在公共充電樁依然數量不足,所以這個方向也可以降低對充電樁的依賴,而且正好有時間去爭奪快速充電標準的統一。
Tesla的方向則不同。從一開始,Tesla的方向便是取代ICE,即大容量鋰電池管理系統以及超級充電站技術。大容量電池來支持BEV的超長續航里程,和“加油”一樣方便的超級充電站來降低續航里程焦慮癥,充電時間越短越好。所以他更依賴于3級充電標準以及公共充電樁的數量。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卻很骨感。由于快速充電標準的差異,Tesla的電動汽車無法使用公共充電站,其它電動汽車也無法使用超級充電站。為了滿足全球幾十萬Tesla車主(Tesla計劃到2020年生產50萬輛電動汽車)的出行要求,Tesla只能自己投資建造超級充電站,這既燒錢又不掙錢。這樣的商業模式顯然是無法持續的。
如果超級充電站在全球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網絡,那Tesla的另外一項主要專利技術,大容量鋰電池管理系統也失去了意義。既然超級充電站網絡無法全面滿足Tesla車主的長途出行需求,Tesla的車還是主要依靠家里或者公司充電,那480公里的續航里程也只能成為富人的玩具。
特斯拉的野心
Elon Musk在博客宣稱是為了全人類(降低碳排放)而奉獻出所有專利。在筆者看來,更多的是為了爭取在充電標準上占著先機。在Tesla股市神話還沒有結束,Model S全球銷量依然不錯,未雨綢繆,通過開放大容量鋰電池和超級充電站技術來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汽車行業,來支持其超級充電站標準發展。只是不知道這星星之火,能否燎原。
Musk也留了后手,汽車同行必須善意的使用Tesla的專利。如比亞迪王傳福“分分鐘造出一輛特斯拉”,去復制了Model S,那Musk肯定翻臉告到法院了。
假如Tesla的超級充電站標準成為主流的話,那這對其計劃投資的50億美元超級鋰電池工廠又是一個利好。這將形成一個非常有利的正循環,也是其續寫股市神話的一個美妙的好故事。
Tesla的開源對國內汽車制造商的利弊
雖然國家幾年前便從國家層面出臺了促進電動汽車發展來彎道超車的諸多政策,但時至今日,在電動汽車的品牌建設,電動汽車本身的性能以及充電標準等方面,國內的汽車制造商又有被落下的苗頭。
對比亞迪等國內技術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來說,Tesla的開放專利也許并沒有太大的幫助。過去數年各個車廠在電池電機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完全推翻去采用Tesla的電池技術,也許并不是最好的選擇。而對于快速充電標準,由于現在支持每種充電標準在全球的公共充電站依然數量很少,并且由于各方的角逐勢力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頭,很難說Tesla的超級充電站,SAE Combo和CHAdeMO里頭,哪一個會成為主流。可能對國內汽車制造商來說,伺機而動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摘自—中國金融共濟會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美國購物中心:生于城市化,死于互聯網 | 萬達對AMC收購案中的五大關鍵細節設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