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一男會成為下一個雷軍嗎?
時間:15-06-23 來源:i代言
李一男會成為下一個雷軍嗎?
i代言:他曾是一位追風少年,被稱為通信業的傳奇天才。20多年前,他只有23歲,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華為,兩天時間升任華為工程師、兩年被提拔為華為公司總工程師、26歲坐上了華為公司的副總裁寶座。
他就是李一男。
26歲成為華為常務副總裁,2000年離職創辦港灣網絡,后被華為收購。此后,他先后出任百度首席技術官、中國移動旗下12580 CEO;2011年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創投。如今45歲的他已然是一位中年大叔。他在創業路上再出發,創辦的小牛電動6月15號剛上線5小時,就眾籌3100萬元,引起人們高度關注。
職業生涯:像坐過山車一樣地顛簸向前
“我叫李一男,再過幾天就45歲了,回顧我這40多年,走過的路我自己都覺得挺有意思的,尤其是這20幾年的職業生涯,用一句話形容我自己就是上上下下、起起伏伏。
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我像坐了一個過山車一樣地一路顛簸向前。工科研究生的時候我就去了華為實習,當時的華為遠沒有今天那么有名,沒過多久,就帶領20多人的團隊,做了一個挺重要的項目。當時感覺到的是沉甸甸的責任。特別幸運的是,我們居然真的把這個項目做成了。這段時間給我的一個感受就是‘敢當’,面對職責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李一男就是靠帶領團隊研發數字交換機,在與上海貝爾的激烈搏殺中一戰成名的。早期,上海貝爾以市場領先者的角色自居,向中國電信市場提供主流交換機產品。在國際通信巨頭看來,華為還是不入流的小角色——華為的交換機只能賣到農村市場。
不過,當時的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耐心地實施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的“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同時,李一男則與華為研發人員一道加緊研制的步伐,加上華為鍥而不舍響應客戶需求的人海戰術,使華為終于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完成了從緊跟上海貝爾,到與上海貝爾勢均力敵,再到全面超越上海貝爾的過程。
自立門戶,雖敗猶榮
“因為熱愛,我選擇了創業。年輕的時候就想拼一把,30歲的時候我來到了北京創業,當時非常非常的努力,最后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失敗了。”
2000年,30歲的李一男出走華為自立門戶,創辦港灣網絡,在此后的六年里,華為的“鋼鐵統帥”任正非和“奇才少帥”李一男演繹了一段精彩絕倫的恩怨情仇。長期專注于中國企業研究的資深媒體人,財經作家冀勇慶,還專門以這段激蕩人心的歷史,撰寫了商業小說《狼戰》。
冀勇慶描述當時的《狼戰》細節:“李一男創業以后,特別是他做了光通訊產品以后,確實觸及到了華為的核心利益,那么這個華為,就成立了一個‘打港辦’,對港灣進行打擊,這個打擊面是全方位的。
一個是從業務層面來說,港灣的產品賣、到什么地方,華為就要跟著到什么地方,還不僅是華為,當時華為還和3com成立了華3,那么華3呢,產品從低端市場,也對港灣進行圍剿,有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時運營商有一次招標,當時港灣已經中標了,產品也不錯,那么華為呢,就找到運營商的高層就表示說,這個產品我們不要錢了,我們直接送給你。就這樣讓港灣很不容易拿到的一個標,就被廢掉了,這是第一個從業務層面。
第二個呢,是從產品和研發層面,當時港灣的研發部門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北京兩個地方,北京這邊主要是做數據通訊產品的,華為就不斷的開出高薪,采用各種手段來挖港灣的研發人員,那么最厲害的,就是有一次,華為基本上將整個港灣北京研究所產品線上,所有的研發人員一次性都挖走了,致使港灣的北京研究所基本上陷入癱瘓狀態。
還有就是從資本層面。當時,港灣在業務發展還不錯的時候,就啟動了一個上市,已經準備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了。這個時候,我們突然看到從媒體等各方面爆出了一些材料,就說港灣提供的上市的財務數據是有問題的,致使美國監管機構對港灣提出了一些質詢,一來二去,就耽誤了不少時間,等到把這個事情澄清完畢以后,這個港灣的業務已經收到了很大的打擊,已經錯過了上市的最佳時機,導致上市失敗。
后來港灣又在尋求別的方式,比方說去電信設備商去談被收購的事情,華為又再次出面跟這些電信設備商進行交涉,說如果你們要收購港灣的話,就會影響到和我們華為的這個合作關系,致使港灣的最后一條資本通道也被關閉,那么港灣沒有辦法只能被華為收購。”
創辦小米,一舉躋身頂級的商業領袖隊伍
李一男:“我想年輕就是努力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論結果是什么樣。機緣巧合,2008年的時候我得以加入到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大潮,百度和12580的工作經歷,給了我新的視野。”
當時人們普遍對李一男加入百度抱有厚望,但他并沒有做出超越在華為時期的輝煌成就。2010年元旦剛過,在百度新總部“搜索框大廈”七層,李彥宏的辦公室,李一男向李彥宏提交了辭呈,他要去有中國移動背景的12580做CEO。“你真想好了嗎?有特殊背景的公司一般難有大成呀”。李彥宏站起身,兩眼筆直地盯著比他小2歲的李一男。盡管李彥宏極力挽留,但李一男去意已決。不幸被李彥宏言中,李一男在12580并沒有太多建樹,不久又從12580離開。
“我想起《音樂之聲》中老師的一段話:當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打開一扇窗。辦法總是比問題更多的,只要足夠的任性執著。2011年8月,我非常幸運地加入到金沙江創投,在這期間我接觸到許許多多的項目和許許多多的創業者,大凡都是年輕人,他們那種追夢,敢想敢拼,不解決問題誓不罷休的勁頭,深深地讓我感動。”
李一男的創投經歷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另一個典型人物——雷軍。1969年出生的雷軍只比李一男大一歲,兩人的資質稟賦、成長背景,尤其事業軌跡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
2007年金山上市后,雷軍轉行做天使投資人,雖然投了像YY、UC這樣成功的公司,早就躋身億萬富翁行列,但是離馬云、馬化騰等一線商業大佬還有距離。他大學期間受《硅谷之火》一書的影響,發誓要做一家世界級的企業。一直在二線大佬上徘徊的他,在40歲的時候義無反顧地再出發,創辦小米,一舉躋身最頂級的商業領袖隊伍。
李一男在金沙江做投資這幾年也在蟄伏,他一邊做投資,一邊物色小米一樣的商業大機會,他內心是否也有像雷軍一樣要攀上一座高峰,成就一番偉業的心力呢?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瑋是小牛的投資人,她對李一男的內心在熟悉不過:“我跟雷軍也認識很長時間,我跟一男也認識很(長)時間,在這個點上他們有類似之處。他們都很有經驗,在行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可是在他們創造小米跟小牛之前,其實雖然都有財務自由,但我覺得他們還沒達到心理的最高點。但今天互聯網這個時代,我覺得給他們重新的一個機會,像小米讓雷軍在移動互聯網,重新可以建立創造出一個新型的,你說第三代的互聯網大佬,我覺得這是他們渴望的,每一個創業者到了一個高峰的時候他們不會停在那邊的,頂尖的創業者他要的是第二個高峰、第三個高峰。
李一男:沒有理由對最好的時代失望
李一男:“我相信他們的未來,充滿著無限的可能。這是一個年輕人的世界,這是一個無限可能的時代。我想用這樣一些關鍵詞來對我的過去和未來做一個小結,也許不那么正確,學生時代愛追夢,進入職場以后不知天高地厚,承擔了許許多多自己承擔不起的責任。30歲的時候想創業,年輕時候就想拼一把,然后中間犯了許許多多的錯誤,我也摔過很多跟頭,您要問我心里面疼不疼,說句實話我一直想著真疼啊,但是我想誰沒有在年輕的時候經歷過徹骨的疼痛呢?只要是足夠的韌性執著,即便是到了我這樣的年齡,我相信依然有無限的可能。
這是我這次創業在我的聲明中寫下的一段話,無論對多少事情失望,也沒有理由對最好的時代失望。這也是我內心的真實寫照。我選擇了創業路上再出發,那我愿意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里面,重新開始從零開始。然后我就做了這樣一個東西,電動車。這我估計也是上天的一種安排,許多朋友問我,為什么做電動車。我想一個能解決兩億人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為什么不值得我們認真的探討,這是北京每天早上的交通地圖,我相信在座的每個人都不陌生,因為你們今天早上就是這樣過來的,這是下班的交通地圖,這是洶涌的地鐵,這是公交車排隊苦苦等候的人們。在五公里之內,在中國絕大部分城市的出行占到了汽車出行的44%,行車難、停車難、環境污染,相信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心里面清楚都體會過。電動車是一種自由環保的出行方式,已有的電動車每一年已經為這個國家節約了4200萬噸的碳排放量,相當于70億棵成年大樹,種植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之中。我們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用最好的材料和最新的技術,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一點,哪怕就是一點點。”
創業:小牛科技最為關鍵
“一男要做的這個事,小牛科技這里其實是最關鍵的,后續的物流,從我在網上下單之后怎么把這么一個大的箱子,因為手機是一個小箱子,一個電動車是一個大箱子,基本上像冰箱一樣大的箱子,怎么把這個箱子很好地從你訂貨開始,幾天內就能完美送到你的家庭,之后如果你不滿意怎么退貨,整個物流流程對一男來說,對小牛來說,都是比較大的挑戰。如果能夠把這個細節這個環節做好的話,我相信他可以解決。每一個人想買時就可以到網上去,15天內就能夠達到。這塊其實是最難的。如果他能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他就能打破這個格局。”
摘自—i代言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揭秘妖股背后10大PE:九鼎是最大贏家 同創偉業... | 2年虧12億美金,美國生鮮o2o電商Webvan沉重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