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大跌、A股翻紅的投資提醒
時間:20-06-16 來源:星石投資
美股大跌、A股翻紅的投資提醒
6月11日美股大跌帶動全球股市下跌:但A股由于前期反彈幅度遠低于美股,今日并沒有“跟跌”,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收盤時僅微跌,創業板指翻紅,收漲0.51%。
我們認為,這一輪的美股反彈幅度,背離了其基本面恢復情況,主要得益于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所以埋下了大幅波動的種子。
具體導火索有三:①美聯儲議息會議后,進一步寬松的預期落空;②前期美股大幅反彈,回調需求的集中釋放;③市場對美國疫情二次爆發的擔憂。
投資最終的正確與否,與短期虧賺直接關系不大,更重要的還是中長期邏輯是否正確。因此與其關注一天的波動,倒不如關注一些更長遠的東西,他們構筑了A股的機遇所在:
① 政策面:
-貨幣政策雖不會更寬松,但預計流動性會保持合理充裕,財政政策會持續發力;
-資本市場改革舉措不斷,正構筑著A股的長牛;
-外圍方面,在美國大選前預計將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②經濟基本面:宏觀經濟已經漸次修復;
③資金面:增量資金持續匯入;
01
一、漲跌同源,大跌因為大漲缺乏足夠的基本面支撐
昨日全球大跌,道瓊斯跌幅達到6.9%;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跌幅超5%;歐洲三大指數——英國富時100、德國DAX和法國CAC40跌4.0%左右。今日早盤亞太股市也大幅低開,日經225指數盤中跌幅一度臨近3.0%;韓國綜合指數跌幅超過4.0%。
整體來說,這一輪的美股反彈主要得益于美聯儲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缺乏基本面的支撐。正因如此,大幅波動也不可避免。
具體來看,大跌主要和以下因素有關:
(1)美聯儲議息會議對經濟預期悲觀,而政策表述方面“中規中矩”,市場對進一步寬松的預期落空。
近期有一句話廣為流傳,“悲觀的經濟前景預期,但是沒有新的貨幣政策出爐,這等于在鼓勵華爾街拋售美股”。
根據本周三結束的美聯儲議息會議,美聯儲預計2020年美國GDP將收縮6.5%;但是卻沒有新的貨幣政策出臺,特別是前期市場寄予厚望的收益率曲線控制(通過對長短端利率上下限控制來控制整體收益率曲線)。
(2)前期美股大幅反彈,回調需求的集中釋放。
自3月23日美元流動性危機緩和以來,美股道瓊斯指數反彈已經超過40%;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創出新高(也是我們羨慕的“別人家的股市”)。
短期內快速的上漲,帶動美股估值重回高位,積累了獲利了結的需求,這些需求的集中釋放也導致了大跌。
(3)德州、加州等地區疫情加重,引發疫情二次爆發的擔憂。
根據報道,在各州解除封鎖措施并重新開放經濟之后,德州、加州、亞利桑那州、得克薩斯州等地新增確診人數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前期的樂觀情緒。
02
二、從中長期邏輯看,A股當下是良好的布局窗口期
相對于美聯儲的“大水漫灌”,國內貨幣政策更多的是“放水養魚”,前期反彈的幅度也遠遠低于美股。所以,此次美股大跌,A股表現出了明顯的韌性。
我們認為,A股當下是良好的布局窗口期,主要原因在于:
(1)政策面:貨幣政策邊際上或有所弱化,但是財政政策會持續發力,外圍則維持“斗而不破”。
前期貨幣寬松導致宏觀杠桿率跳升,到時貨幣政策邊際上可能會有所弱化,但是,《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隱含的經濟增速并不低,預計貨幣還是會維持在比較寬松的狀態,且財政政策會接棒。
另外,資本市場改革舉措不斷,構筑著長牛的基礎。
融資端來看,上市公司質量專項行動計劃將實施;創業板注冊制通過更加嚴格的退市制度淘汰那些質地不佳的公司。
投資端來看,拓展長線資金入市渠道、豐富金融工具、加強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等等,都是當前改革重點。
外圍方面,美國 “大選”結束之前,中美之間將整體維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2)經濟基本面:宏觀經濟已經漸次修復。
生產端已經明顯修復,6月鋼鐵、水泥等工程物資產量、銷量、價格均已持平甚至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需求端,汽車等大宗可選消費也都明顯修復,5月乘聯會乘用車銷量增速已回升轉正至1.8%,中汽協口徑下的銷量增速也有望回到正增長區間,行業需求已恢復至和去年同期水平相當。
(3)資金面:增量資金持續匯入。
公募基金和外資是當前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根據Wind數據,1-5月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發行規模達到5258.8億份,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5333.4億份)。
而北向資金自3月24日以來,凈流入總量已經超過1200億元。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目前是全年較好的布局時點,科技、周期和消費三個類別都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可精選其中競爭格局好、具備較強護城河的優質公司。
摘自—星石投資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肖風:區塊鏈時代,“公司”將不復存在 | 十倍醫療器械大牛股完整分析 |